“这便是所谓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么?——嘿!哈!哈哈哈哈哈……”
从始至终,安陵王李承面色波然不惊,眼眸中亦不曾露出半点惧色,哪怕是坠身的那一瞬间。
而在阁楼外底下,李延与那数十名皇陵龙奴卫清楚地听到了小兄弟李承那猖狂而又畅快的笑声,谁都知道,那代表着李承已经完成了他此生的夙愿。
“走吧……”微微叹了口气,李延与那数十名龙奴卫转身离开了,尽管他有心将李承的遗骸运回皇陵,但是,以眼前这般火势而言,他也清楚找回李承以及李慎尸体,这都是一个奢望。
“轰——!!”
就在李延与那数十名皇陵龙奴卫转身的瞬间,那幢四层的阁楼坍塌了。
李延下意识地转回头去,却发现眼前只是一片火海。
“承……”
——与此同时——
在襄阳南城门城墙上,漠飞与苟贡并肩站着,神色复杂地望着远处那座早已陷入一片火海当中的城守府官邸。
“嘿嘿!”不知为何,苟贡忽然阴测测地笑了。
“怎么了,二哥?”漠飞疑惑地望了一眼结义二兄。
苟贡摇曳着手中的精致小金扇,低声说道,“方才,李承向为兄讨要了一粒毒药,要求药性刚猛、见血封喉……”
“然后呢?”漠飞不甚理解地问道。
“然后……”舔了舔嘴唇,苟贡阴测测地笑道,“为兄给了他一粒补药……”
“是为大人炼制的那种?”
“啊!”
“哦……”饶是心性冷漠的漠飞,嘴角亦不由扬起一个弧度。
大周景治四年十一月十六日,三王之乱叛首、秦王李慎兵败,畏罪**于襄阳城城守府阁楼,这意味着三王之乱终于被大周平息。同日,安陵王李承亡故。
截止当日,先皇帝李暨膝下九位皇子,有六位亡故,其中,皇长子李勇、前太子李炜、皇三子李慎、皇五子李承不曾留下子嗣。
数月之后,八贤王李贤得知此事,轻叹一声,提笔书写了八个字作为对兄弟的祭奠。
'败亦枭雄、死亦豪杰!'(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五章 三王之乱平息
“是么,五殿下最终还是……”
距襄阳之战打响三个时辰后的傍晚,谢安终于来到了那座已烧成废墟的城守府官邸,望着那片恍如废墟的焦黑残骸,谢安暗暗叹了口气。
预感成真了,昨日在周军北营的相会,果真成为了他与安陵王李承最后的会面。
那个曾经一度有机会将皇位揽在手中,也具备足以成为大周天子武略才能的男人,终归还是选择了这条路。
“是松了口气吧?”
就在谢安暗自唏嘘不已时,身旁传来了某个略带嘲讽的轻笑声,只是,这笑声听起来未曾有半点的轻松惬意。
转头一瞧来人,谢安当即拱了拱手,恭敬地唤了一声。
“延殿下……”
“……”皇陵龙奴卫实际上的年轻领导者瞥了一眼谢安,复杂的眼神似乎想表达着更多的含义。
“……”谢安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些什么,但是最终,他还是没有说出什么话来。
在失去了安陵王李承后,谢安终于领会到皇陵龙奴卫的冷淡,就好比眼前的李延。记得前一阵子安陵王李承尚在时,李延给谢安的印象着实不差,说话也感觉和和气气,但是如今,谢安却乍然察觉到他与李延之间那道无法被消除的隔阂。
一方是现任大周天子李寿所亲近、信任的权贵,即帝党;而另一方却是永生被压制在大周李氏皇陵内的李氏宗族子弟,说他们是一世也无法得到自由的奴隶也不为过。若不是安陵王李承作为了沟通的桥梁,二者间根本不存在任何的共同话题。
“不应该感到庆幸么?”瞥了一眼谢安,李延冷冷说道,“承,具备着成为王者的器量与才能!”
似乎是察觉到了李延话外深意。谢安拱手恭敬说道,“延殿下言重了,虽说五殿下的行事有些许诡异、不近人情,但是撇开这些不谈,谢某对五殿下还是极为敬重的!——唾手可得的皇位,并不是人人都有魄力舍弃!——如延殿下所言。似五殿下那般的豪杰,不应该死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