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道缘儒仙真费事 > 第139部分(第2页)

第139部分(第2页)

她本来就极美,此时更是光彩照人、明艳不可方物,一颦一笑都有着莫大地魔力。

那种美丽可以说是千年难见的惊艳,令人神魂巅倒,食不甘味。

连阅历极丰的范蠡也看得痴了,不由自主地从心底爱上了她,好生后悔三年前将她举荐给越王勾践。

西施也一直没有忘怀初次见到范蠡的情景。她也同样对聪慧贤明地范蠡十分钦慕。

从越国到姑苏,每走一天,两人的心都更加贴近一分。短短的半月行程很快结束了。两人虽然没有山盟海誓,却已是心心相印。

眼看就要到吴国都城。范蠡牵着西施的手又痛又恨,又怜又惜,依依难舍,伤心欲绝: ‘罢了。阿施,跟我逃走吧。西施眼泪汪汪,然而神态却很坚决:“越国百姓日子好苦,我不能走。先生之情,但愿来世再报!’随后她便入了馆娃宫 一入宫门深入海,从此范郎是故人。

说到这里,风先生语声断续,连呼吸也变得极为艰难起来。

叶昊天和兰儿早巳知道风先生就是范蠡,虽然没有觉得十分奇怪,但也为美丽的故事吸引住了。

王爷、王妃和殷东平都听得迷迷糊糊,怎么也没有想到面前说话之人就是范蠡本人。

兰儿见风先生停了下来,连忙在旁边提醒道:“后来呢,西施是怎么逃出来的?范蠡又是何时开始修仙的?”

风先生也清楚叶昊天和兰儿知道自己的来历。因此他没有刻意隐瞒,先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尽力使自己平静下来,然后接着说道:“范蠡一向自诩为大丈夫,一直到三十岁时都没有把儿女之情放在心上。西施赴吴的那一年他三十一岁,就是从那时开始,他终于明白什么是刻骨铭心地伤痛了。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得到的东西不知道珍惜,只有失去的时候才知道宝贵。

一想起西施进入馆娃宫前凄婉的笑容,范蠡就觉得仿佛有一根针刺在心里,可是他只是个文弱书生,虽然有奇计在身也无法再见到西施一面。那时他无比灰心、万分诅丧,百无良策,只能竭尽全力协助越王勾践,希望早日打败吴国,好将西施救出来。

这样的日子过了五年。直到有一天,他听说越国山阴南林有一位仙子,‘生于深林之中,长于无人之野’却酷爱击剑,剑法独具一格,连当世闻名的剑客袁公都甘拜下风。于是他费尽心机、不辞劳苦终于找到了那位仙子,诚恳地邀其出山。

仙子果然到了越国,向越国兵将传授了二十四式越女剑法,还将一本练习击剑的小册子交给了范蠡。范蠡一见之下叹为观止,书上分明写着:凡手哉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安仪。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布形候气,与神俱往。

从那以后范蠡便对修仙养气、习武击剑着了迷。他遍访名山,广求名师,功力进境一日千里。

又过了五年,越国大举反攻,吴国节节败退。

范蠡趁乱之际闯入馆娃宫去寻西施,然而令他无比痛苦的是:西施刚刚被逼服下断肠草、鹤顶红、墨蛛汁、孔崔胆、碧蚕丝等九种剧毒之品!她只剩下最后一口气,说了一句话之后便昏迷不醒:“相公,我终于等到你了。‘范蠡心痛之极,急忙一面护住西施的心脉,一面抱着她飞速去找当世神医扁三鹊。

扁神医就住在太湖中的石公山,距离馆娃宫不过三、四十里。

等到范蠡飞快地赶到石公山的时候,扁三鹊只瞄了一眼便道:“人都死过了,你还来干啥?‘范蠡听了如闻晴天霹震,低头看时,果然西施已经没有气了。

那时也是夕阳无语、霞光漫天的时候,他木木地抱着西施站在石公山上,眼前尽是一片血红,除此之外什么也看不到,什么都感觉不到。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忽然身后有人道:“唉!看你如此深情 ,我就帮你一把,全当是画饼充饥吧!‘回头看时,却见是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老者取下身上的一个葫芦,以手指天,口中念念有词,时候不大,但见一缕彩霞从天边飘来,在西施身上绕了一圈之后,缓缓进入葫芦之中。

老者将葫芦盖紧,然后递在范蠡手中,说道:“我教你几句口诀,你以后每日念诵,可保她的灵魂长存不散。每年的正月十五日,还可以唤出来说一会儿话。唉,我也不知这样帮你到底是对还是不对,逆天而为,画饼充饥,这其实不亚于沉重的枷锁,今后你别想有一分安宁了。

范蠡当时没有想那多,只是对着老者感激涕零。

老者临行之前还断断续续地说了一些话:“如果能收齐灵药,同时借得九天坤鼎或许还有转机,可是难如登天啊!当时范蠡听得糊里糊涂,还想再问时,那老者巳径去远了。”

说到这里,风先生悄悄停下来,神态迷惘 ,似乎还在回忆当时的情景众人都听得如痴如醉,完全被故事迷住了。

王爷和王妃很想问他:“你是如何知道得那么详细的?你是谁?”

殷东平已经大体猜出风先生的来历了,所以他只是惊异地看着对方,感到简直难以置信。

兰儿如在梦中,优自问道:“后来呢?不是说范蠡到了齐国,又到了陶吗?”

风先生接着答道:“那时范蠡神功未成,不得不四处飘零,希望能找到升仙的方法,同时能找人问一问什么是九天神鼎。无奈走过了很多地方还是一无所获。他在齐国和陶呆的时间较长,是因为听说那里仙迹甚多的缘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