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牧端茶给他,他不敢接,只是不停地叩拜,口称不敢。
秦牧哈哈一笑道:“伯全岂不闻躬敬不如从命乎?”
刘伯全这才连忙入下账册,接过茶杯,眼中已是一片湿润。
秦牧拿起他放下的账册随意翻了翻,眉头一蹙,感觉有些不对劲。
刘伯全顾不得喝茶,连忙躬身并报道:“大人,所有缴获的金银财宝、粮草物资都统计出来了,还有这两天用于赈济百姓、招募士兵的支出等,属下都亲自统核过,全记在这账上,大人”
秦牧摆摆手,将账册一扔,然后拿出一张白纸开始画起格子来,刘伯全以为是账目出了问题,不禁汗流浃背,悔恨交加,暗骂自己怎么不再检查一次呢,第一次做事,就办砸了,这如何对得起秦牧的信任。
秦牧埋头画好格子,然后拿过一本账册,将第一页重新抄在格子里,完了递给刘伯全道:“你先看看,看能不能看懂我这新式记账法。”
刘伯全接过一看,先是有些疑惑,但很快就狂喜不已,但见秦牧记在格子里的数目支出、收入、日期皆是一目了然。
秦牧这时才向他解释道:“我管这叫借贷记账法,记账的诀窍很简单,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大人真乃神人也,这等记账法收支一目了然,难以做假,进而使理账之人难以中饱私囊,太好了,大人大人真乃神人也!”
“哈哈哈,你能在这么短时间内看懂这借贷记账法,也算半个神人,本官果然没有看错人,嗯,以后所有账务都改用这借贷记账法来记账吧。”
“是,大人。”
诸葛敏等人此时都围了过来,只是他们对秦牧的记账法还是一头雾水,忍不住向刘伯全请教起来。
刘伯全知道他们平时多少有些看不起自己,此时几人虚心求教,顿感满心舒畅,望向秦牧的目光更多了一份感激。
******************************
PS:亲们,多砸点推荐票支持一下吧,推荐少得可怜啊。
(未完待续……)
第140章 大王来巡山喽
***
根据刘伯全上报的数据,吉王府里囤积了张献忠抢掠而来的金银财宝价值不下于八百万两,还有大批的粮草物资,可谓是堆积如山,好在吉王府占长沙城十之四五,这点财物占不了吉王府多大地方。
袭取长沙后,百事纷繁,秦牧忙得晕头转向,现在行政构架终于初步搭起来了,他紧绷的神经也可以放松一下了,于是,秦牧决定亲自去巡一回“山”。
吉王府重楼叠宇,高阁连云,富丽堂皇不让紫禁城多少,如今大明朝遍地饥荒,民不聊生,这样一座富丽奢侈的王府耸立在这里,让秦牧不禁产生一种妖异的、格格不入的感觉。
踏进那高达一丈九尺的王府正门,但见两侧重檐廊庑围成一块足以让几千人列阵地巨大广场,沿着正中能容四马并行的甬道进去,中心为承运殿,是为吉王府正殿。
承运殿之后各大殿层层递进,说不尽的奢豪气派。承运殿外头的广场上,有三个八角亭,分置一门重达千余斤的大铁炮,这是吉王府在举行大型典礼时鸣炮奏乐用的。
秦牧见了,吩咐铁一锦道:“把这铁炮拆了,移到城墙上用于守城吧。”
秦牧现在还打着大明的旗号,他不发令,是没人敢乱拆吉王府的东西的,其实刘猛等人早就想拆了,搞这么久,秦军至今还没有一门大炮呢。朱一锦听了高兴地应道:“大人放心。属下立即教人来拆。”
陪同秦牧前来“巡山”的刘伯全一边引他往里走,一边介绍道:“大人,这吉王府的有五殿三宫,共计宫殿室屋八百来间,是照着紫禁城格局修的,只是规模略小一些而已。里面除了按着紫禁城御花园凿池垒山,还设了山川社稷庙。”
秦牧游目四顾,望着巍峨的宫殿由衷的慨叹道:“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天下若是能少几座这样的王府,大明江山何止于糜烂至斯啊。”
“大人说得是,大人说得是。”刘伯全不敢接这话头,还是那句话,毕竟秦牧打的还是大明的旗号。
“吉王还有后人幸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