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年轻士子见状更生气了,道:“怎么大家都不出声?难道是怕了忠孝王的权势?我看你们是白读了圣贤书了。圣人怎么教导我们的?虽千万人吾往矣!”
说着话,他紧跑几步,来到门口,道:“某叫林知明,这就带大家去忠孝王府请愿!来,但凡心中还有一点正气的,都跟我走!我就不信了,他薛刚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把请愿的举子们怎么样!”
这番话还真的颇有鼓动性。
所谓“忠孝仁义”,忠在第一,在场很有些人对薛刚凌迫君上不满,只是没人敢挑头而已。
如今既然有挑头的了,又有着“法不责众”的心理,功夫不大,就聚拢了几十人。
薛刚见状,不由得暗暗一阵苦笑——今天可算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了。
修士伟力归于自身,三爷倒不是怕他们掀起什么风浪来。而是,到底该如何处置这些人呢?
惩罚?以这个年代的道德观念来看,人家也不算错。
放任不管?影响了天下民心,对自己以后的君主立宪计划,大大的不利。
“站住!你们站住!”
正在薛刚为难之际,忽然有个大汉站到了门口,双臂一伸,拦住了众人的去路。
此人身高能有九尺左右,手长脚长,皮肤黝黑发亮,满脸的络腮胡子。
虽然穿一身文生公子装,但给人感觉,最适合他的职业应该是土匪。
林知明还真认识此人,双目圆睁,怒斥道:“韩理昌,你自己胆小就算了,怎么还拦着我等行此大义之事?你到底还知不知道什么叫礼义廉耻?”
“嘿嘿,礼义廉耻?”韩理昌冷笑一声,道:“咱俩知根知底,恐怕不知礼义廉耻的是你林知明吧?你家世居岭南道潮州城。天下大乱,有大妖魏思冲占了岭南道,你全家都被没入官府为奴。要不是忠孝王收服了那魏思冲,发还了你的家产,你现在还在山中做苦力呢!”
顿了顿,他继续道:“你可倒好,不仅不知恩图报,还找忠孝王他老人家的麻烦,那良心是被狗吃了吗?”
“我……”
林知明羞得满面通红,气急败坏地道:“薛刚那对我只是小恩小义,效忠大唐天子才是天下大义所在!”
“哦?是吗?那你效忠的所谓大唐天子,到底有什么用?”韩理昌不屑地道:“在你被关在矿山之中,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时候,大唐天子在哪?”
“你!你简直是强词夺理!忠君还要理由?身为人臣不知忠君,与禽兽何异?”
……
二人唇枪舌剑,争论不休。
韩理昌纵是说尽千般道理,林知明只是扣准了一条——“忠君乃天下大义”,就几乎立于不败之地。
没办法,圣贤书是这么教的,其他人可以不认这个道理,这帮读书人总不能不认。
就在人们以为这场辩论将要以林知明的大获全胜为告终的时候,忽然有人出声道:“林兄,某觉得,所谓“忠君”之说,其实大有可商榷之处。”
说话的正是钟景期!
“你……”
事关信仰,钟景期长得再帅都没用。
林知明勃然大怒,咬着牙道:“此言怎讲?姓钟的,你给我说清楚!说得清道得明还则罢了,否则……否则……”
他想了半天,也没啥能威胁人家的地方,只得含糊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