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七零炮灰一家子秋 > 第41节(第3页)

第41节(第3页)

&esp;&esp;乐宛给蒋曼曼也端了一杯水:“这个我也不清楚,而且疑点也不止这个。下乡的知青按说男女都有,很多地方知青们都抱团的很,女知青遭受了这样的迫害,怎么男知青都没个说话的呢?还有,这里虽然偏僻,又离公社和其他大队远,但是每年也总会来外人吧,还有知青办的也会过来查看。咱们来的时候不是说了吗?前几天他们县里的领导也来查了。他们怎么糊弄过去的?”

&esp;&esp;蒋曼曼和吴元都心里沉重,心里都各有猜测,但不论哪一种猜测,都对这些知青太残忍了。

&esp;&esp;乐宛也捏着手里的伸缩刺,细白的手指头压出一片红痕。

&esp;&esp;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怎么往下走呢?

&esp;&esp;大队长孙大良一看就是个心眼稠密的人,他们四个人如果留下查出点东西来,那只怕是走不出这个地方。要是就这样走了,证据不足,谁又能把他们绳之以法呢?

&esp;&esp;她自己倒还好说,实在不行就瞬移到a大的房子里去,怎么也不会遇到困难。但剩下几个人呢?要不还是把他们三个支开,叫他们先回去,自己悄悄留下偷摸查一查。拿到证据和证人再说?

&esp;&esp;正发愁呢,外头只听见一声轻巧的翻墙声音。

&esp;&esp;陈栋瘦弱的身板扛着一个堵了嘴的女同志进来了,光看外表完全想不到这样一个文气书生背个人还能翻墙。外头月色映着他冷若冰霜的面孔,竟然带上了点肃杀的氛围。

&esp;&esp;把人卸在正屋的椅子上,陈栋端起桌子上的水就灌下去。

&esp;&esp;吴元和蒋曼曼都还摸不着头脑,扛来的人瞪着眼睛,头发散乱,眼睛都是愤怒。她长的也一般,看上去就二十出头。嘴里塞着毛巾,陈栋刚把她放下来她就挣扎着要往外跑。

&esp;&esp;乐宛从兜里掏出纸笔,把油灯拿到自己面前。

&esp;&esp;“你是知青吧,哪一年下的乡?”

&esp;&esp;对方听见这话就一震,反应过来之后就往外挣扎的更厉害。

&esp;&esp;“我来猜一猜,你应该是下乡比较早的。或者说你是发现村子秘密比较早的。所以你在认识到自己出不去的时候,就很麻利的给自己找到一条道路。那就是在能选择的范围内,挑一个最好的嫁掉。当然你也如愿以偿了,你男人应该对你不错,你也好命,第一个就生了个男丁。在村子里安顿下来。我说的对吗?”

&esp;&esp;“你儿子叫大康,今年才三四岁,你就想让他一直过着这种驴一样生活吗?”

&esp;&esp;“你是知青,你有文化,你当然应该知道外头不是这样的,哪怕是再贫困的地方,也有没有完全丧失人性的光辉。你觉得现在的生活你真的能过一辈子吗?等到有一天揭开这些丑恶,你还能自欺欺人的躲在自己营造的假象里假装幸福吗?”

&esp;&esp;对方依旧在挣扎,但却不是在往门口去,她泪流满面,挥舞着双手,像是要驱散人生的阴霾。

&esp;&esp;乐宛使个眼色,陈栋上前把她嘴里的毛巾取掉给她解绑,又站在她身后,防备着万一她高声叫嚷,就一记手刀把她弄晕。

&esp;&esp;乐宛等她哭了一会儿才递过去自己的手帕:“现在给你个机会,你也可以尝试着相信我们。我既然能查到你头上,那说明我已经对你们大队有了些了解了。你也不用再跟我掩饰什么,不是你的错。”

&esp;&esp;女知青颤抖着嗓音:“你真的能把我们都救出去吗?”

&esp;&esp;乐宛郑重其事:“我以我的生命保证。”

&esp;&esp;女知青平复了心情,才颤着声音娓娓道来。说的时候她紧缩着肩膀,像是有什么害怕的东西萦绕在她四周。

&esp;&esp;“我叫宋春梅。是八年前自愿下乡的知青,也是比较早来的。”

&esp;&esp;“刚来的时候,这里还很正常。最起码在我看来,这里的村民虽然愚昧,但好在淳朴。大家都上工,赚工分。偶尔有胆子大的社员和知青,还不时的结伴进山打点野味回来改善伙食。虽然跟我想象中的建设不太一样,但好在大家相处不错。”

&esp;&esp;“后来出的问题根源是在这一任的大队长身上,孙大良当上队长之后,刚开始也是照常下地赚工分,然后往上交粮食。谁知道中间有段时间比较旱,黑石大队不邻水,别的村子还能靠河水续一续,黑石大队中间就耽搁了几天没有浇上水,后来那一季的庄稼就不成了。就算是紧接着下了好几场雨都没救回来。”

&esp;&esp;“粮食不够,孙大良不愿意往上报,觉得同在一个公社,别的大队都出这种事,就他的大队出了事,怕公社上说他。书记跟他是同姓本支,又岁数大了,也基本听他安排。所以那一年的粮食也是照着别的大队一样交。”

&esp;&esp;“交完那一年就断粮了,孙大良把村里的储备粮按人头分,知青拿的最少。”

&esp;&esp;“人们都不服气,觉得他干的不行,准备往上告把他的大队长给他抹了。”

&esp;&esp;“孙大良心里害怕,于是就生了个歪想法。他在山里头弄了个大石头,瞎胡搞了一通,又叫一个说是通灵的婆子来看。那婆子被他收买了就满口胡言,说他们靠山,得有阳气镇着才好。说那一季的庄稼出事是因为村里女的太多。”

&esp;&esp;“孙大良这套说辞信的人也不多,但孙大良混账的很,他故意把储备粮分着放。有一家信的,把够年岁的女儿赶着嫁到别的大队了。转头那户人家就在家门外头不远处找到一个地窖,里头搁着粮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