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清家没这样的意识,景枫中了举人,乡绅们见了客气有礼地招呼就好,有人称呼他大老爷之类的他都不自在,摆着手让人别来这一套,照旧就好。在家里村里,他还是唐家老大,别人该叫大叔大哥的还是那么称呼,他也没觉得自己高了一头。庄稼也还是那么个种法,只不过想起来儿子有了出息,浑身都有劲儿,心里像是三伏天吃冰那么舒坦。
因为这些对王氏有些小动作,他反而更加包容,觉得自己家好起来,也是兄弟们的功劳,他经常跟高氏商量,不管家里有钱没钱,景枫已经做了官,平日里该请亲戚邻居们吃吃饭喝喝的,也别吝啬。高氏说也是。
虽然他们心理上没什么特别的优越感,可村里人有意无意地开始跟他们攀比,他家的几个儿女都算出息,如今虽然不是什么地主富户,家里吃穿不愁了,儿子又做了官,女儿还嫁去薛家,跟薛知府也攀上亲戚,小女儿看样子也要嫁给萧家的,到时候估计就能一家子跟着沾光。
如今有人介绍唐家堡会说考中了举人的唐家堡,也有人出门的时候,有意无意地会说自己和唐举人是一村的,买卖东西都能沾点便宜,这些唐家自己出门少倒是不知道。
过两日是九月九重阳节,唐家堡是没有山登高的,大家也不过是借着过节时候吃吃喝喝,串串门找一起聊天休息一下,孩子们能吃集市上买来的菊花糕、大蜜枣等甜果子。春天缠着大人买风筝没得逞的孩子这也是个机会,买了风筝,或者小泥人吱嘎老虎,聚堆玩得不亦乐乎。
文沁带着孩子来串过门,给家里送了点心等吃食,还悄悄给李氏一百文钱。文沁家如今日子过得好,不是什么富贵人家却也吃喝不愁,又不用下地劳动,依然细皮嫩肉的。
他们家铺子如今生意好,四年前也开始卖包子馒头面条之类的吃食,文沁一直按照市价把大嫂家多余的麦子和那些绿豆之类的都买去。
这两年被唐妙侍弄的麦子格外白一点,而且出面上也好一些,活了面韧劲足,做的饺子馒头格外有嚼头,吃着份外香甜。用高氏家麦子做吃食卖得格外好,半年前有位曹姓客人打探好了,只要是这样的吃食他一次性高价全买去,还说如果再有依旧全要。
文沁公公懂这些,跟儿媳妇说回头要多给大嫂家一些钱,不能白赚人家便宜,文沁回来说,高氏却不肯多要钱——
作者有话要说:想烤火奸情的人太不纯洁了你们,两个小屁孩能做什么?!好吧,其实我是想发家、言情两手抓,从现在开始拉开俺家女儿的致富之路,随之而来的还有感情皈依,包括景枫、杏儿、桃花……当然哈,别指望一句话就搞定,那俺岂不是体会不到亲妈的无上光荣了?嘿嘿!
有的亲留言,别只是撒花,或者几章一直重复一句话,这样的全被管理员删掉了,看着后台几百条评论被删除,俺那小心肝,拔凉拔凉的啊!!晋江的留言规则是打2分,然后积分跟字数有关,字数多积分高。谢谢亲们的厚爱,给俺撒花花!么么么~!
想要日更的亲,不大力撒花怎么行呢,嘿嘿!╭(╯3╰)╮
看到小羽亲的小剧场很激动,哈哈,一起巴拉过,决定放在这里给大家消遣消遣。
小剧场
中午饭后,早早面色蜡黄,有气无力地躺在床上,虽然竭力忍着,还是疼得皱眉呻吟。萧朗从父亲书房里偷偷翻到几本农书,飞快地溜回自己院子,到了门口一本正经地进了屋,见一直勤劳的早早竟然躺在床上,出于关心问候了两句。
萧朗(疑惑带关切):早早你不舒服?
早早(激动有气无力):嗯……没什么……多谢少爷……关心
萧朗(心想看来病得很严重):啊,那你好好休息。
萧朗拿了书打算去找母亲,问她何时去唐家堡,心里有点急。
晚晚(手里端着托盘,上面放着碗热气腾腾姜汤):少爷,哪去啊?老太太让你这两日呆院子不许出去呢!
萧朗(板着脸):你不去说就行了。
晚晚(嘟嘴):我可不是耳报神!
晚晚走到床边。
晚晚:姐姐,喝姜汤吧。
萧朗(皱眉,看起来很辣!):着凉了吗?
晚晚(回头看了一眼):才不是,你是男孩子自然不懂。
萧朗(扬眉,不懂!?):那可未必。
早早(尴尬,羞涩,拽妹妹的袖子)
晚晚(看他得意!):我们女孩子的事情,你自然不懂。
然后巴拉巴拉地飞快说了一通,无视早早变得潮红的脸,尴尬地别过头去的少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