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拉着扶苏,借两步说道:“曲辕犁可为公子之功,何不报于陛下,以夺其爱?”
扶苏颔首,“还请大将军替我拟写上书,不对,大将军一人上书即可。”
“为何?”
蒙恬疑惑。
“我监于大将军,大将军又何尝不监我。之前两次,事关千钧,所以你我皆同名上书,已有结党之嫌。若这次还是这般,陛下如何待之。”
扶苏很清楚,之前种种是为了增加上书的份量。而现在自己已经获得了临时在上郡总揽的大权,除始皇帝外近乎无人可制约,这点不得不防。不如让蒙恬继续当这个皇帝派,时不时显出二人不和的模样,让始皇帝安心。
目前在阳周,所谋才刚刚起步,若是引得忌惮,再空降一人与自己制衡,那可真就难办了。
“臣明白了。”
蒙恬了然。
农具诸事悉已告知,扶苏也觉得没有再逗留的必要了,于是便与徐工师道别。
刚刚出门,便听到马声赫赫,原来是雍巫驾着马车赶来。
“公子贵为帝胄,出门岂能次次与白丁一般,还请公子自爱。”
这近宦也是忠心,扶苏也不坚持,于是邀蒙恬一同上车返程。这短程的马车坐着还算可以,久了就有些难受。
“你的事办得如何了?”
回到驿站,靠着软垫,斜视望着这位近宦,不知道他这一下午都跑去哪了,竟搞得有些风尘。见此,扶苏也不得不转言宽慰,“此事并非万急,可以慢慢来。”
“公子所命,不敢迟疑,皆为要紧。”
既然雍巫都这么说了,扶苏也不再宽勉,顺势问道,“可有结果?”
“禀公子,宰田高祖或为齐人,自昭襄王时便迁居于此。”
“就这么多?”
扶苏挑眉。
“嗯。”
雍巫赶紧躬身,“具体的情况,小人已经派人去山东探查了。”
“你就没有一点猜测吗?”
扶苏望着下面平时小聪明不断的宦官,感到有些失望,语气中也带着点冷漠。
“小人不知。”
“宰予,孔子之徒,后为临淄大夫,因参与田常作乱而被陈恒所杀。”
通过齐人和宰氏这两点扶苏对宰田的家世作出了猜测。宰氏也算是春秋时期的贵姓,无论是出自周朝宰父官职名还是其他官职名,亦或者是源自姬姓,能拥有这姓的人非富即贵。其次,宰予常被孔子派遣,往返于齐国和楚国之间,所以才有机会做得临淄大夫之位。
至于为何精于农事,可能因为辗转之间,弃儒入农,博得一技之长,代代口口相传罢了。
宰氏,农家。
“罢了。”
扶苏揉了揉太阳穴,“将人召回,此事就此作罢。”
宰田是不是农九家之一的宰氏,或是宰予的后人对自己都起不到太大的作用,扶苏也不过是一时兴起才命雍巫调查。
“退下吧,我一个人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