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菜根谭人生经典名言 > 第一篇 解读菜根谭的修身智慧1(第2页)

第一篇 解读菜根谭的修身智慧1(第2页)

尼玛扎西常讲:“作为部队的一名领导干部,必须将廉洁自律放在第一位,赤胆忠心地干好自己的工作,尽职尽责地干出好成绩,才是自己的份内之事,要上不愧党,下不愧官兵。”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1999年3月,支队教导队180万元的营建工程启动,吸引了许多建筑老板的目光,一些心怀鬼胎的建筑老板想从他这里找开“关口”,以提高建筑单价或以某种不可告人的方式达到赚钱的目的。一名姓黄的建筑队老板,趁夜深人静,怀揣5万元红包,敲开了他的家门。谁知刚说明来意,就被他一句“除了工程质量,我什么都不要”给轰了出去。第二天,他在支队常委会上斩钉截铁地说:“姓黄这个老板心术不正,不能把工程承包给他,我们绝不能让房子盖起来,班子垮下去。”

行得正,走得直,清清白白地做人,使尼玛扎西在官兵中的威信不断提高。

“疾病缠身壮志酬,扎根阿里不回头。呕心沥血勤奋斗,死后也是活英雄。”这首诗是他写给自己的,也是他壮丽人生的最真实写照!

降服自己心中之贼

【菜根谭语录】降魔者先降自心,心伏则群魔退听;驭横者先驭此气,气平则外横不侵。

【释义】要想制服邪恶必须先制伏自己内心的邪恶,自己内心的邪恶降服之后自然安稳不动,到那时一切其他邪恶自然都不起作用。要想控制不合理的横逆事件,必须先控制自己容易浮动的情绪,看书的情绪控制住以后自然不会心浮气躁,到那时所有外来的横逆事物自然也就不会侵入。

所谓“破山中之贼易,破心中之贼难”,可见人间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千万不可忽略隐藏在你内心的邪念,必须先制服这种内心邪念才能踏上进德修业的光明坦途。《六祖坛经》说:“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又说:“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这也是强调心是人的一切行为主宰,可见做人必须在自我修身养性下功夫,尤其是要控制自身的邪念,因为外力毕竟不能完全左右自己,假如自己心猿意马陷于迷惑而自决,那就容易受到外来邪念的干扰。只要我们内心静如止水,就可收到“百邪不入,寒暑不侵”,外魔外横,又如何能阻挠我们的修道功夫呢?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做两件事:一是做人,二是做事。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决定了做人的优劣和做事的成败。《尚书》曰“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说的就是做人做事的道理。一个堂堂正正、品德高尚的人,必定是每日心神安宁,全身心地专注于事业;而弄虚作假的人,则终日用尽心机,算计别人,终究会弄巧成拙,害人又害己。

品德正派的人琢磨事;

心术不正的人,琢磨人。

翻开历史,关于这两类人的记载,比比皆是。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岳飞精忠报国和秦桧陷害忠良的故事。岳飞因忠而流芳百世,秦桧因奸而遗臭万年。这一对同一时代的将相,因做人做事的不同态度,都得到了历史对他们的公正评价。

岳飞的伟大,在于他对祖国民族的忠诚。他只琢磨事,不琢磨人。在敌寇入侵、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他只琢磨“收复失地,报效国家”这件事,丝毫不去观察君王的好恶、同僚的脸色,即使在谗言四起、仕途险恶时,他仍高举抗敌大旗,实现他“还我河山”的悲壮事业。

秦桧的渺小,在于他灵魂的卑鄙。他只琢磨人,不琢磨事。在大敌当前、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他只琢磨迎合君王的投降心理,琢磨如何整人害人,即使有悖天理,甚至丧尽良心,他还暗下毒手,用十二道金牌阻止了胜利之师前进的步伐,并以莫须有的欲加之罪,将岳飞父子处死在风波亭上。

这一人一鬼,一忠一奸,如今都置身于西子湖畔岳飞庙中。岳飞全身辉煌,受万人拜谒;秦桧则五花大绑,常跪一侧,遭世人唾骂。人心是杆称,心地无私的人得到了人民永远的敬重,而奸诈的小人,历史将永远把他钉在耻辱柱上。

历史是面镜子,它照出昨天的是非曲直。但人世间的丑陋和恶习,根深蒂固,流传了几千年。虽然在现代文明的今天,“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得到了应验,然而作祟者仍大有人在。

有一个朋友在机关工作几十年,他一心扑在工作上,无心也无暇防范身边一些小人算计自己,因此,常常被人算计。比如,前两年机关进行竞争上岗考核,他大显身手,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本来很有希望入选。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有人暗地里却告了他一状,还列举了许多不实之词,弄得满城风雨。他成了无辜的受害者。谈起这件事,这位朋友气愤地说:“不怪天,不怪地,只恨身边的小人太猖狂。”

在我们周围,类似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某报纸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说有一个单位刚分进来不到一年的女大学生,长得漂亮,善于交际,精通财会工作,被破格提拔为副科长。可没几天,谣言四起,说她跟一领导有染,而且传得有鼻子有眼,气得女大学生跳搂自杀。

因此,我们不难想象,一个人要想在某个领域生存下去,或干出一番事业来,若经常面对那些平时不做什么事,成天琢磨上司、同事、下属,收集无稽的新闻,并在一定的机会和场合,将整人“成果”派上用场,将会心力交瘁,一事无成,所以无怪乎人们整天喊做人累,做事难。

无论是一个民族、一个集体,还是一个家庭,要走向兴旺发达,必须要做实事的人,做实事的人越多,生活就美好,世界就太平。这道理说出来,谁都明白。只是琢磨人,听明白了,转身背过脸去,也就忘了,接着琢磨人去了。琢磨事的,听明白了——对他们来说,理所当然,不说也明白。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物质文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精神文明却存在着明显的颓废。物欲诱人,极大地扭曲人心,肢解人性,使亘古相传的伦理道德、孝亲尊师的观念,越来越模糊,构成了当今世界的灾难。

只有道德才能使我们的心理、生理产生善思维,使生命升华到一种崇高的境界。逆此一途,我们的生命必将变得暗淡、消极。这是人类历史反复证明的事实。从古到今,凡是违背心理和生理的规律,就会逐渐丧失对生命的省察与解悟,自私自利、损人利己、花天酒地、危害社会……人的心灵变得颓废和疲惫,最终必将无可奈何地沉沦下去。社会怎能祥和安定?!这就是今日世界的通病。

佛祖告诫弟子“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佛在自心,法在自身行,无见闻觉知的相尔。修行本身,需从日常生活小事中“善小普为,恶小勿为”做起的。日积月累培养心行,最终达破迷开悟,印证诸法的实相。

当今劫海茫茫,物欲泛滥,“铜锈”味迷了人心。唱了三十余年的“党啊,我的母亲”抛到脑后,因为找到了钱“父亲”,更可贵、更可亲之故。每个人无不在此中沉浮,欲修身养性,自净其意,舍财济贫,助人为乐,完善道德,谈何容易。此即佛门以莲花喻修行人应“出污泥而不染,熏其秽而放香”的真实比照……善恶的环境,对修行人更是可贵的条件。

不要图方便而放纵自己

【菜根谭语录】欲路上事,毋乐其便而姑为染指,一染便深入万仞;理路上事,毋惮其难而稍为退步,一退便远隔千山。

【释义】不论情欲物欲都能迷惑人心,所以在这方面必须严加断限,否则一味贪图非分享乐,就会堕入万劫不复的欲念深渊而不能自拔。例如喝酒本来无可厚非,因为酒有浇愁、助兴、宴客、催眠等功用,所谓“一醉解千愁”,“酒是万乐之长”。然而一旦饮用过度就会使人陷入痛苦深渊,因此俗语才有“酒后无德”、“酒能乱性”、“酒为万病之源”。但是在义理方面,无论如何困难也要克服,佛家所说“一寸追九寸魔”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就都证明了修炼品德是一件很艰苦的事,绝对不可畏首畏尾退缩不前,而应该像登山一般奋力前进,否则蹉跎一生会落得一事无成的后果,所谓“莫待老来学道,孤坟尽是少年人”是也。

不久前看到一篇文章《让处女淘汰吧》,据说是一大三女生所写。

追求经济上的独立,这当然值得赞许,不过有一点要注意,这只是追求男女平等的一个方面,此为手段,而非目的,而且只能追求机会上的平等,而非实际的平等(自由主义者的一大观点),实际上永远没有所谓的理想化的平等的。

说说她谈到的女权主义。女权主义是更广义的女性主义的第一阶段,女权主义在争取男女政治法律上的平等方面有很大贡献,有目共睹。女性主义发展到第二阶段即新女性主义这一时期时,内部分歧很严重,特别是其中的社会主义的女性主义和激进的女性主义,在许多方面走得太远、太极端,比如要求取消家庭等,一些早期的领袖也已意识到这一点。其实在西方,很多政府对新女性主义持排斥态度,如英国的撒切尔政府和美国的里根政府都很强调家庭的价值。更何况,新女性主义还面临其理论自身所带来的诸多困境。

一般而言,极端的、理想化的理论往往更具蛊惑性、煽动性,若有众多信徒,其破坏性也极大,所以在此方面一定要慎重,先要辨析一番。

至于说性与爱已分离了,恐怕很多人还无法接受这一点。请不要动不动就说男人有什么情结,心理有什么问题等等,没那么严重吧。女人到底怎样,也不能自己说了算,每个正常男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尺度和评价标准。

性和爱的结合一体也许是历史造成的,但正如黑格尔所言,“存在的即是合理的”,是有其合理性的。你心里不赞同,也得认命,如同你不能选择父母那样,你也不能选择它,你生活在群体中,就有相应的约束和责任,不能想怎样就怎样。这是否是枷锁,则取决于你对它的态度了。你可以有超前几百年的思想,但不能有超前几百年的举动,那样成功的概率基本为零,会为人所不容。也许你想当个革命者,那要奉劝一句,其风险性很大,多数情况下得不偿失,会比以前更糟,请三思而行,很多时候,慢慢改良才是正途。

还有,保守不是不合理的代名词,前卫也不是现代、合理的同义词,可以说,割裂传统的所谓前卫永远走不长,只能昙花一现。

欲念方面的事,不要因为贪图眼前的方便而随意沾染,一旦放纵自己就会堕入万丈深渊;义理方面的事,不要因为害怕困难而因此退缩不前,一旦退缩就会与真理远隔万水千山。

所以,你应该思考,当你的心情很糟,没有心思去做任何事时,就趴在书桌前,在思想里为自己的懒散找理由:“别对自己太苛刻,不想做的事就别强迫自己,对自己宽容些,顺其自然吧……”

于是,你就什么都不做,怎么自由就怎么呆着,可是,你却依然摆脱不了这无聊沉闷的空气,你无力地在房间走来荡去,依然在琢磨着怎样才能找到生活的乐趣。空衣镜中映着你拖沓、懒散的身影,扶住镜柜,问镜中的自己:“你是不是放纵了?”

是不是很久都没有这样反省了。为了建立自信,改变自己消极的思维方式,你总在告诉自己:不要轻意贬低否定自己,不必苛求太多,做自己喜欢做愿意做的事,这些理论无疑都是很正确的,对失去信心的你找回自信,都是不可多得的理论精华。可是仔细想想,你是不是运用这些理论有些过头了呢?在把它们作为找回自信的工具后,又画蛇添足地将其作为放纵自己的理由,为自己开脱,寻找心理上的平衡?

宽容应该是有限度的,宽容决不等于放纵!宽容自己的真正目的是在肯定、承认自己的同时,让自己更有信心地去创造自己!绝不应该打着“宽容自己”的旗号放纵自己。偶尔心绪不佳,或者休息不好,或者,随便为自己找一些其它的理由,就“宽容”地允许自己放纵,允许自己继续麻木懒散,问问自己,如此地运用自信训练中的理论,你何时能走出“心灵的误区”?

你决定试着战胜自己,整理一下麻木放纵的心绪。先从自身开始整理,打盆凉水,清洗一下,把头发梳理整齐,振作精神,保持清醒的头脑,端正意识,严肃态度,投入地去做每一件该做的事!

此时,才明白:无聊的生活由寻找放纵的理由开始,因放纵自己而延续,因放纵的结束而结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