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营之后清点兵马,麾下家丁竟然仅余百人,族中子弟仅余七人,一时竟忍不住垂泪痛哭。
言称:“无颜见姨婶,有愧见叔伯”。
诸镇总兵皆是相顾无言,他们和刘肇基一样,麾下的家丁折损良多,族中的子弟也有许多战死在了沙场之上。
中军帐之中,气氛沉闷。
如今清军已经基本完成了分割,在各处要地设置据点,基本隔绝了他们与宁远的联系。
清军调集民众众多,几乎将能够征召的人都带了过来。
这一次清军作战,不仅仅征召了国内的蒙古诸部以及汉军,还从朝鲜征调了大量的民夫。
仅仅一日的时间,清军便已经挖掘了极长的壕沟。
再有一日的时间,清军便能将壕沟挖到海边。
到时候,他们就真的被困死在了松山。
如今国内的情形,各镇总兵如何不清楚。
绝无可能再调集援兵解围,关外战场他们只能依靠自己
洪承畴目光阴鸷,他手按着座椅的扶手,艰难着支撑着自己的身躯,沙哑着声音道。
“如今建奴壕沟挖掘进度已经过半,再有一日至两日的时间,便能彻底竣工。”
洪承畴知道这一次,他做出了错误的判断,胜负的天秤已经逐渐向着清军倒斜而去。
他并不是没有犯过错,在过往,他也曾犯过很多的错误。
但是这些错误都可以原谅,都可以弥补。
而这一次他所犯下的错误,使得这一场关乎着国运的战争即将败北。
洪承畴心中恐惧,他的双手止不住的颤抖,他只能够坐在椅子之上,用宽大的袖袍遮住颤抖的身躯。
九塞之精锐,中国之粮刍,尽付一掷,竟莫能续御,而庙社以墟矣。
松锦若败,他洪承畴便是历史的罪人,永远会被钉在耻辱柱上。
若是日后,神州陆沉之场景再演……
“笔架山失失陷一事,诸位已知……”
洪承畴握紧了坐椅的扶手,开口道。
黄昏时分,清将阿济格领军转攻南海口,突然南下攻克屯粮的海仓笔架山。
接连大战,惨重的伤亡本就让明军的士气逐渐跌落。
现如今笔架山粮草尽数丢失,退路又被截断,清军连番取胜,各镇军兵无不人心惶惶。
洪承畴目视着帐中的众将,郑重言道。
“如今敌兵援兵已至,新旧递为攻守,如今之举唯有速战,唯各敕历本部力斗,余身执桴鼓从事,能否解围皆在此一举。”
桴即是鼓槌。
洪承畴所说的“余身执桴鼓从事”,便是说做好了亲身上阵的准备。
如今之危局已然难解,或许背水一战,还可置之死地而后生。
清军如今分散而开,大部分军兵都是千里迢迢一路赶来。
如今大军士气尚存,接连的战胜和一路的历战取得的战果,使得诸镇之兵不再如同以往那般畏惧清军。
清军野战不可战胜的神话已经被打破。
若是现在趁此机会,直接发动正面决战,或许还有一线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