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提起笔,笔下又是另一番光景:字苍劲豪迈,有睥睨群山,包容百江之势。字字相扣,确是一蹴而就,浑然天成,更有豁然开朗的格局。
写毕,雪姨推门而入,送来了我最喜欢的莲子糕和莲子粥,这也是娘的拿手好戏。我感怀的吃着,心想今晚取出爹的遗物,我们就要远离这解州城,远走他乡。
“雪姨,今晚,我要回家一趟,爹应该有东西,要让我去取!”
“我打听到,关府还被封着,你要小心。”雪姨无不担心的说。
“我知道,从侧门翻墙应该没有关系,更何况我是到梅园中去,没有什么大碍!倒是雪姨,你和庞统是我唯一的亲人了,要保重自己,今晚不用等我,早点休息,我会快去快回的!”看着雪姨苍白的脸,我也着实放心不下
“喏,我和统儿都会好好的。”
“雪姨,我想,不出意外,我们明早就要走,所以你今晚一定要好好休息,我们都要坚强,接下来的路可能比现在更为艰难。”……
再次隐身于夜幕之中,轻车熟路的潜进城中,而后有绕过卫兵,翻进家门。
池塘倒映着月光,泛出粼粼的波光,这一池清水曾陪伴我多少个夜晚。寻着夏虫的鸣唱,我悄然来到许愿树下。许愿树,一年比一年高,今年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了,把那些散开的梅树都比了下去。
我们的愿望埋在太阳升起照射到的地方,娘说,这是因为初生的太阳是希望,它能托起人们的愿望,指引我们过完美好的一天。
我蹲下身,一边回忆自己亲自埋藏的愿望,一边轻轻的掘开了我们关家的“宝藏”。种树那年,因为我三岁了,爹特意准我许了三个愿望,我记得当时放了三样东西在锦囊里:一两银子、一颗核桃和一把飞刀,对应的愿望就是:一是要有闪闪的金银,二是要有聪明的大脑,三是要有上层的武功。不知道爹娘在他们的锦袋里放了什么?
正揣测着,一个酒坛便呈现在眼前,用它来做容器当然是为了防水防腐了。(这个创意源自名酒“女儿红”,清&8226;陈元龙的《格致镜原》中记载,南方人生女到几岁时,就大酿酒,酿好后,等到冬天陂池水枯竭时,把酒坛子密封好,埋在陂池中。等到女儿出嫁是才取出陈酿好酒来酬谢婚礼上的宾客,这陈酿就叫作“女酒”又叫“女儿红”。)
只不过今时今日打开这酒坛,却不是因为许愿,亦不是因为出嫁,而是因为一个孤儿想要获得爹生前最后给与的讯息。
打开盖来,里面除了静静躺着的三个分别绣着梅花、荷花、雪花的锦囊外,还有厚厚的一卷竹简。看来所谓的遗书就是它了,只是爹究竟要给我说什么呢?拿起这三个锦囊,脑海里又涌出许多记忆,断断续续的不甚真切,却把我的新生活填的满满的,满满的是爹娘的音容相貌,满满的是一室的欢歌笑语。
我,二十一世纪的花样少女,竟鬼使神差的穿越时空而来,是你们抚慰了我寂寞念家的情怀;是你们给与了我无私真诚的关怀;是你们开启了我习武求学的人生……
你们不在的日子里,我若生病了,谁来照顾;我若受伤了,谁来疼惜;我若失败了,谁来安慰?你们不在的日子里,我若爱恋了,谁来评看;我若结婚了,谁来主持;我若功成了,谁来分享?因为,你们是我的家人,至亲的人,所以愿与你们一起分担所有的酸与甜、苦与乐。
可是……如今的路是否只能靠我一人走下去……
将锦囊和书简打包,我再将酒坛密封,恢复到原状。再一次望着这关家大宅,是关家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集爹和娘一身爱恋的地方,我发誓一定会把它要回来。我还要将爹娘移葬在这个每一寸地方都由他们他们亲自创造的梅园里。
背起包裹,驾着腾云,我绝尘而去。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正文 第三十二章 遗书揭秘
酷小说 更新时间:2009…9…2 10:10:36 本章字数:2158
跃进客栈,房间的灯还没有熄,看到摇曳的灯光,心中一片温暖。此时方觉得自己还有个家,家中还有亲人在等待自己归来!
我蹑手蹑脚地进了房,雪姨已经入睡了,一天一夜没有合眼的她,此时完全进入昏睡状态。而庞统这小子,原本趴在床沿入睡,一听到我的声音,揉着眼睛立即起身迎了上来。
我拉着他,放下包袱,坐到桌边,示意他安静。他也乖巧,安安静静的趴在桌上,好似一条听话的狗狗。我拍拍他的头,赞赏的点点头,他便扬起纯真的笑容,这一刻我才发现小小年纪他已经初见些许师父的风采,自有一股风流的气韵。我收回视线,专注在桌上的包袱里。
轻轻地打开,取出了竹简,不知道爹要跟我说些什么,在好奇心的催促下,我迫不及待地把它展开来:
吾儿关羽:
见信之时,唯恐尔父已命丧黄泉,莫急莫气也。吾本一人,赤条条而来,坦荡荡而去,人生在世,不外其过程者乎?终吾一身,何其幸哉:娇妻在怀,稚儿绕膝;所为之事,皆求无愧于心,上顶天下立地耳。
死者已矣,然则诸事未明,恐吾儿惶惶不安,故遗书一封,以明乾坤也。
其一,尔为男身,非为人愿,实乃天意也。
尔诞生之日,一老者入吾梦,喜曰的男为将,而梦醒获娇女。外不以为意乎,然内不以为然也!吾见汝年幼而明理,实非凡人,心有疑虑焉!可记抓阄之事否?吾为汝收罗万象,而百物不入尔眼,唯为吾途中偶遇之高人所赐长刀爱不释手。此实为高僧所言:若子爱刀,为男,为将,为侯,名垂千古也!时尔娘体弱不得子,每有愧疚言曰纳妾。然吾何人,重信轻俗也!后嗣传承之于吾,屁也;生死不渝之于吾,诺也!岂可负尔娘另娶他人也?然礼仪教化深毒人心,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当此之时,汝若为儿身,万事安也!因吾子女等而视之,遇人皆曰:吾家有子羽也,相貌堂堂多俊俏,疑是神仙落人间!故天下皆以汝为儿身!
此为其一,亦是吾无以为释之事也!诚盼汝归女儿之身,复女儿之性也!
其二,庞春之人,吾识也,而瞒于众,情非得已也。
初见庞春,救吾儿于马蹄之下,吾观其英姿风采,乃江湖侠义之人所具也,欲结为兄弟。次日于福星(福星客栈),遇其同纨绔子弟评文斗酒下棋,颇有文识才智。庞春,一人耳,武功书法棋盘,无一不通,吾心生佩焉,遂拜为兄弟。问之,胸怀才智武功何至于此?答曰,朝廷之上,君不君臣不臣,岂若江湖逍遥安逸乎?吾诺也,当世之民,唯求一安也!问其将要何为?答曰,为一闲人耳!遂邀之居吾家,诺也。其虽为尔师,实为父之兄也。
吾等相安数载也,然情之一字,非能测也。香雪之情,众所知也,吾亦为此二人之盟兴也。然未料庞不辞而去,其中缘由吾亦不明,遂托人打听,几经周转,未果。至前年,方知其改名换姓矣!庞春,乃一化名耳,其原名黄甫崇,黄甫规之侄。现乃左中郎将,辅董卓以压义军也。
当下,本欲告知雪,而后知崇已立家室,膝下尚有一子,恐雪知而复心伤,故瞒也。吾今无以照拂雪及其子,留此书,以盼尔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