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西河合集 > 第28部分(第1页)

第28部分(第1页)

死亦为鬼雄。再说飞虎山之败也让他感到了羞辱——那是军人的羞辱,不打败小野,他李威这辈子抬不起头来,国恨家仇,毕竟比个人的荣辱重要。在那一瞬间,李威想了很多,所以才做出了那样的决定,如果打败小鬼子后他还能活着,那时再与乌专员论个高低。他把弟兄们安顿好,就和秋菊来到了支队营地。

“谭政委,感谢你调教了一个好姑娘,救命之恩永生难忘。”

谭洁见李威敬礼就回了一个军礼,瞥瞥张秋菊,见她的脸有些嫣红,一切都明白了,可是当着李威的面,却不好说什么。李威的确是个好青年,但他毕竟是国民党啊!国共两党的积怨太深,万一无法袮合,将来这段婚姻很可能出现不幸。“李队长,没有想到你的伤好得这么快,祝贺你。介绍一下,这是……”

“肖鹏。”肖鹏抢前一步,说出了自己的名字,暂时他不想让对方知道自己的职务。“李队长的英雄事迹早就如雷贯耳,不愧是**中的佼佼者。”

“过奖了。”李威淡淡的说,对于肖鹏抢断谭洁的话感到不快。“谭政委,如果方便的话,我想祭奠一下林队长。”

“方便。”谭洁说,她这才知道李威来得目的。

一行人很快走到林强墓前,李威跪了下来,恭恭敬敬的磕了九个头,然后站了起来,又打了个标准的军礼,表情肃穆,目光如炬。此刻的李威心如潮涌,气血难平。林强当初差一点被他处死,却在他最危难的时候以身犯险,最后壮烈牺牲,这是什么样的胸怀?是天地间最了不起的男儿。

“林强,好哥哥,你为了兄弟先去了,放心的走吧,你的仇,小弟替你报,不杀尽鬼子,我李威誓不为人。小野,兔崽子,老子有一天抓到你要活剥你的皮,用你的人头祭奠我的好哥哥。”李威说着,两行清泪顺着脸颊流了下来。“好哥哥,小弟没有带礼物,就把岳飞的《满江红》送给你:怒发冲冠……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李威激越的声音在山中回响,顿时,谭洁、张秋菊等人呜咽的不能出声了。只有肖鹏面色如旧,只是眼里的目光早已燃烧成了一团烈火。

 ;。。。 ; ;

第二十九章,肖鹏用计(1)

战争是天才们表演的舞台,是人才较量的生死场,往往几个杰出人物的出现,就使战争的格局发生巨变。

君不见,当年弱小的马其顿王国,就是因为亚历山大的横空出世,马其顿的军队瞬息之间就成为横扫欧,亚,非大陆的无敌之师。君不见,古罗马帝国的辉煌是因为有了恺撒,正是因为他的非凡才干,使一个本不强悍的民族,成了欧,非大陆的主宰。当年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创立,德意志第三帝国的疯狂,也是因为出现了拿破仑,希特勒这样的人物。再看看中国的春秋战国,魏得吴起而称王,齐得管仲而称霸,刘邦得韩信而灭了项羽,刘备得诸葛亮而称雄一方。上述的历史都在说明,在战争这个历史舞台上,智者独领风骚,挥斥方酋,已成了不争的事实。

那么西河呢?当肖鹏来了,李威复活了,小野的独角戏唱不成了,一场重新洗牌的大战就不可避免,战争永远是智者的舞台。如果想凭一勇之力横扫诸侯,那只能是幼稚的妄想,是蛮荒时代的产物。

在冀州区域,归西河管辖的大小村落几百个,其中离西河镇七八里路的地方有个不大的小王庄,全村人口不足千人,村里即没有特别的富户,也没有出过什么名人,本应该是默默无闻的。但是村里有一座药王庙,这座庙一年四季香火鼎盛,所以在这三乡五里,小王庄很有名气,这就应了一句古话: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小王庄附近一代的山上出产药材,很多村民靠采药为生。历史上,这里曾经闹过瘟疫,当时死了很多人,是一个过路的道士把大伙救了。那个游方道士来到这里发现瘟疫后,就去山上找来了治疗瘟疫的草药,指导村民如何用药,最后控制住了疫情,使频临逃亡人去楼空的小王庄保存下来,药王庙就是在他的提议下建成的。事情过后,他还亲自领着村民去山上采药,指导村民鉴赏药材,从那时开始,村民们才知道,那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草,不但是救命的仙丹,还会给他们增加收入,知道了要想富贵必须得到药王护佑,久而久之就对药王恭而敬之了。几百年过去了,药王庙的香火一直不断,迷信它的人越来越多,代代相习,它就成了村民神氏崇拜的偶像,不但是本村的,就是四里八乡的人也来朝拜。因此小王庄看起来不起眼,可是有了这样一座大庙,自然就名声在外了。

村子里有个姓万的老人,每天起得最早,最识药材,也最崇信药王爷,早起三叩头,晚上一柱香是他必作的功课。他不但识草药,还能治些小病小灾,所以村里人叫他万老神仙。这天早辰他正在给药王烧香磕头,头上突然忽忽悠悠的落下一张纸,上面写满了字。他认为是药王显灵了,吓得头也不敢抬,连连磕头。过了好半天见没有动静,才颤颤兢兢地抬起头,捡起了地上的纸。可是上面的字篆不像篆,草不像草,一多半不认识,吓得他趴在地上再一次的磕起了头来,更加认定这是药王爷留下的,否则他为什么认不出来这是什么字?他连家也没回就跑到邻村,找到教书的吴先生去请教。吴先生虽然是三村五里公认的大儒,面对这天书一般的文字,也是翻来覆去看了半天,最后总算把字认全了,就给万老先生翻译出来,字义是这样的:

吾乃药王,奉玉帝圣旨来凡间取药……后面是要取的药名,大都是消炎,治红伤一类的西药,最后才写道:送药弟子心地虔诚,可保三年内百病不侵,如心不诚,必遭天遣。落款是一柄药锄。

万老神仙拿着吴先生译完的纸条如获至宝,心里那得意劲就甭提了。一边走一边想:先把这事告诉儿孙,然后再告诉部分亲属,至于别人就免了,他们都不得病,谁来找他就医?小王庄的人自私自利在三村五里是出了名的,大都是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抗日战争五个年头了,村里的人,一个出去当兵的都没有,更不用说为国家出力了。据说要饭的路过小王庄都要绕着走,因为没有人会给乞丐一口吃的。

在落后愚昧的地区,越是神秘的东西越不容易保密,对于未知领域的恐惧和敬畏,使乡民们对神氏的崇拜进入骨髓,是从老祖宗那里继承的基因。药王下旨这种事越保密,传得就越快,还不到天黑,村里的人差不多都知道了,但是大伙都缄口不言,第二天一大早,很多人就去了西河镇。

镇里有西药铺一大一小两家,大的一家是鬼子开的,门面豪阔,药品比较齐全。当家的鬼子掌柜开始没有把这当回事,后来发现买药的人越来越多才觉得不对劲,就派人通知了小野。

小野得到消息时正在写报告,也被闹愣了,大批的村民来买药,而且不管贵贱,这可是破天荒的事,他太了解当地的村民了。这些人不是病得爬不起来,才不舍得花钱买药,难道什么地方在闹瘟疫?小野想着就亲自来到药店,询问村民都买什么药,结果令他大吃一惊:是西药就要。皇军为了怕有些西药落入八路军和抗日分子手里,卖什么药是严格控制的。他立刻派人跟踪买药的人,看看他们买药想干什么,是不是哪里闹了瘟疫。结果反馈回来的消息让他哭笑不得,好多村民把买来的药送到了药王庙,说是药王显灵了。到中国年头不短了,小野虽然知道某些地方的村民愚昧,但是还没有听说过这种事,这里面是有玄机,还就是迷信作怪?问题是不管是哪一种情况,村民这样买下去,药店那点库存支持不了几天。如果明天更多的人来买,卖还是不卖?

小野为了弄明白这里的玄机就没有离开药店,拽过一把椅子坐了下来,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进进出出。眼看着太阳在一点点的西沉,可是买药的人并不见少,很显然,买药的这股风越来越强烈,不能等闲视之了。他立刻回到办公室,把有酒井等人找了过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