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历史风流皇后 > 第7部分(第1页)

第7部分(第1页)

此时李璟亦欣慰道:“皇儿不用如此,你能安然无恙的回来见朕,已是给朕送来了最大的礼物,至于能不能写出这两本书来,并不用着急,想来以我大唐之泱泱,人才之济济,少了两本奇书也无妨。”

接着又道:“对了,朕尚不知皇儿所求何事?”

李煜精神面貌一改,竟忽然变得豪气起来,道:“第一件事,是改。父皇,儿臣准备将安定郡府改名为龙翔府,自己则改名为李煜。记得梦中之人说了,儿臣只要如此一改,就会得有神兵天降,来我府上保佑儿臣,其余宵小之辈,自然再不敢前来骚扰。”

李璟一听是如此小事,欣然答应道:“好,改,改,就依你所言,把府邸改为……”说到此处的时候,竟忽然龙躯大震,惊道:“李煜?你要改名李煜?莫非天香阁传出来的‘等李白’李煜就是皇儿你吗?”

李煜讶道:“父皇,孩儿醒来后的几天因为害怕有人对儿臣不利,所以确实就在天香阁用了‘李煜’这个名字,只是这‘等李白’三字却是从何而来?”

李璟不禁老怀大慰,呵呵笑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李煜既是皇儿,皇儿既是李煜,这般说来,我儿之才华,天下无人能出其右也。”他显然亦很为有李煜这样的儿子感到自豪。

韩熙载则解释道:“‘等李白’三字,其实是士林为表示对安定公才华的崇拜之意,故而荣膺之。其中这个‘等’字,除了有‘等同李白’之意,亦更有‘等李白追上来’之意,可谓其意远矣。”

李璟龙颜大悦,又随意问道:“皇儿还有何事要求,且一并说来。”

李煜把心一横,单膝跪请,朗声道:“父皇,儿臣请父皇能恩允我暂停文事,加修武备,请赐我‘龙翔军’番号,让我可以自建成军,他日有机会亦复望可以领军出征,如此方不负梦中百日之学,一展所长,为父皇北伐中原,平定天下。若父皇不准,儿臣必然心中忧郁,虽不为贼子所杀亦将终生抱憾,乃长跪之。”

李璟心中不禁再是吃惊,想不到一向忘情山水的老六居然突的变得胸有大志起来。如此性格,却是与他所了解的孩子大相径庭了,心忖区区一梦就能使人改变如此之大吗?再一想,也许是因为七夕那日受了惊吓,再加上韩熙载怂恿,遂有此想法。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老六能够也自己的一番势力,也就不用担心会有人再这般明目张胆的加害,如此既可不用调动他的亲军,又能使老六自己得保安全,拥有自保之力,却也很是不错。

李璟抱着让老六姑且一试的心态,道:“皇儿既有此抱负,朕自然快慰,只是行军打战之事非同寻常,朕亦不想你再去受那军旅之苦。不如这样吧,朕先准你自己招募人马,期间有什么需要尽管跟朕说,你只要有能力自保就足够了。至于战事,朕相信你二皇叔、三皇叔和你的皇兄他们能处理好。”

这番话的意思显然是告诉李煜说,要他不要插手国家军队之事。其初衷或是担心李煜更遭李弘冀等人的嫉妒,一个不好把他们逼急了,对李煜也没有好处;又或者是他不放心让李煜出征在外——不管是因疼爱而担心李煜,还是不相信李煜的能力,总之不放心。当然也有可能是,李璟已开始警惕国内的权势党羽之争,他不想让李煜的突然冒出而打破了他辛辛苦苦才维持的各方势力的权利平衡。

但不管初衷究竟如何,总之结果就是不让李煜带兵打战。

李煜对这结果当然还不甚满意,再要侍宠要求的时候,另一旁的韩熙载微微摇头,给他打了个见好就收的眼色,意思说,皇上允许你自建龙翔军已经是很大的荣宠和让步了,至于领军出征,还需从长计议。

李煜心中一叹,非是他如此心急,只是若等到南唐军队为后周大败的时候,再从长计议恐怕已经来不及了。

但此时既然父皇不应允,他却也无可奈何,如今惟有悉尽人事,尽快发展自己的实力才是计较。

第八章 妻室周宪(上)

李璟亲自扶起李煜,语重心长道:“重光啊,你能想到替朕分忧国事,果然是长大成熟了,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看来这一次的变故确实让你认识到了许多东西,好在你福缘深厚,命不该绝,再加上有此梦境奇遇,朕亦由衷为你感到高兴。只是你母后忧思挂念,若还叫你风餐露宿、行军打战,朕也是于心不忍,所以这些日,你就好好的回府休养压惊,至于国事,就让他们折腾去吧。一会儿朕就从宫中挑选几名高手给你,在你的‘龙翔军’还没有一定根基之前,暂且就由他们来保护你吧。”

重光是李从嘉的字,因为李从嘉天生“一目重瞳子”,故而取字“重光”。

李煜有点不甚情愿的点头,道:“谢父皇关心。”心中却开始暗暗戒备起来,看来他确实是把李璟这个无为的南唐中主给看轻了,这几名高手虽美其名曰“护驾”,但亦不无监视他的意图,以免他在建立“龙翔军”的时候太过胡作非为,触动了太过广泛的利益。看来李璟对于他这个最宠爱的儿子,也还是不放心。哎,又或许自己太过心急求成,以至于让李璟起了戒心吧。

李璟接着又对身旁的小太监,道:“你去叫御膳房多准备几道六殿下喜欢的菜,今天午膳,朕要好好的和我皇儿吃顿家宴,来,这会儿随朕去给你母后请安。”

李煜心中叫糟,他现在是连自己喜欢吃什么菜肴都不知道,若皇后钟氏一旦和自己闲谈起家事来,不定什么地方会露出破绽。心中当然开始求神拜佛,希望有奇迹发生,比如说,让他忽然就毫无征兆的晕了过去。不然的话,后果也许就可能要比晕倒过去更加的糟糕。

所幸的是佛主果然保佑,李煜虽然没有立即晕倒,却恰于此时来了根救命的稻草。

正当李璟找太监来为李煜换轿夫衣服的时候,御书房外有一把尖细的声音响起来道:“陛下,大司徒周宗周大人求见。”

李煜心道:“周宗是自己的岳父,加上身居高位,他在这个时候来,自然是有要紧事情找父皇商量,如此一来,李璟就不得不将拜见钟后的事暂先耽搁,而这点空闲的工夫,已足够自己找到借口趁机开溜了。”

李璟当然不可能知道李煜心中的想法,只是高兴的笑道:“周宗来得正好,快宣。”

周宗的年纪应该是和李璟相若,正值壮年,但李煜见到他进来的时候,却发现周宗的样貌要显得苍老许多,简直就像是个近甲子的老人了,这也许就是戎马倥偬,岁月催人老了。亦幸好此时只有一个人进来御书房觐见,否则李煜还真不能肯定此人就是周宗。

周宗行了大礼,却是悲从衷来道:“皇上,小女昨日病情忽有加重,今日臣始知晓,所以急忙入宫面圣,希望能请得太医令吴廷绍亲自为小女看病,请皇上怜之。”

李煜心中一颤,原来是周娥皇的病情更为严重了。按理说,周娥皇本是他还不认识的人,但此时听到这个消息,内心竟是一阵莫名的悸动,仿佛她就是自己缘定了三生的人,十分的紧张。

李煜还弄不清自己怎会有这般感受的时候,韩熙载已然微笑道:“这里早已有比吴太医更高明的医师在此,周司徒且看那边正换衣服之人是谁?”

周宗顺着韩熙载手指望去,精神一振,道:“六殿下!”

李璟对着周宗微一点头,道:“如此家宴只好暂且延后了,正所谓心病还需心药医,重光,你就先随周司徒回府去吧。”

李煜自然百般愿意,点头应是,同时暗道自己处事还是不够成熟,今趟若非有周宗及时到来,恐怕他的这招“瞒天过海”就要被穿帮。

看来自己的确太过年轻,算是智慧有余阅历不足吧,有些事情,只要稍微想一下,李璟留他在宫中用膳,该是在情理之中,若是他能早一步想到这点,也许就能预先做出安排了。

看来以后对于一些细节,他亦很有必要更为留心了,尤其是在宫闱的斗争中,确实足以用如履薄冰来形容,不然指不定第二天就会在哪条阴沟里翻了船。

等李煜、周宗二人走后,韩熙载又和李璟说了一些朝事,然后才退了出去。经过了这许久,韩熙载却发现冯延巳此时还仍然守在殿外,竟一步也没有离开过。

李璟自然也要召冯延巳来安抚商谈一番,然后才令其打道回府。

等到整个御书房只剩下皇帝自己一人的时候,李璟似自言自语的道:“这个老六,他应该知道若是有冯延巳在,朕定然会询问冯延巳的意见,届时有冯延巳的干预阻扰,‘龙翔军’一事怕就会无疾而终、不了了之,如今却是真的长大成人了,用心计懂得用到朕的头上来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