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电视剧风流皇后 > 第4部分(第2页)

第4部分(第2页)

这一晚,李煜还是走了。

苏灵窅最终还是放他走了。

因为她是个聪明的女人。因为他是个真正的男人。

因为她知道,这一晚,不是李煜自己要走,而是天下要李煜走。

她不想对不起天下人,更不想对不起李煜。

第五章 行家出手(上)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人间路,难走莫过于剑阁蜀道;而人生路,最难走的,却莫过于官道。

李白的《蜀道难》之所以闻名天下,亦不无其中隐喻人生官场之艰难险阻的原故。

而这一晚,李煜走的就是这样一条路。虽然金陵街巷是一片坦途,但在李煜眼中,前途无疑是困难重重,暗礁险滩,随时都有可能栽倒。

他虽然自信,却并没有盲目,既然身在局中,自然要深知局中利害,且还要时常警惕自己,免得因一时的春风得意,忘乎所以,如此恐怕会一失足成千古恨,不得善终了。杨广、李存勖之教训,今日尚犹在耳旁。

李煜自己比谁都清楚,今日这一步跨出去,就再也无法回头。

都说浪子回头金不换,但他不是浪子,所以他不会回头,且更会一往无前。

在这条“路漫漫其修远”的道路上,他李煜的结局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成就了王图霸业,一登九五;要么终于未能得尝夙愿,身死人手。舍此再无其它。

李煜从天香阁出来的时候,已是很晚,而一路上他据自己所绘的地图走的几条街巷又是格外松散悠闲,故此时街道上行人已经不多,房舍灯火稀疏,其时接近半夜,全城人怕有九成已经入睡。长街上可谓万籁俱寂,只是偶尔能听到街巷深处的犬吠声。若非有月华星天明路,李煜一时间还真不知这些路该如何走。

今日与谭照、卢梓舟二人的相会,确实让李煜受益匪浅,一来让他更加的坚信“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的言语,只要他能做到礼贤下士、知人善任,未必就不能在五代中找到赵普这样的宰辅之才——赵匡胤之有天下,其中自免不了宰相赵普的莫大功劳;再者,李煜更有种吾道不孤的欣慰感觉,他与谭照和卢梓舟二人虽结识不过五天,但彼此意气相投,高谈阔论,说是推心置腹也不为过了。

李煜开始对自己的运气感到庆幸,才五天的功夫,就让他遇上了卢梓舟、谭照这样万中无一的人才,而且一遇就是两个,并能够为他所用。

不过细细寻思起来,其实偶然之中,这也有一定的必然。

这也许就要感谢祖父李昪的功劳了。

说起来也是讽刺,他的祖父李昪,即南唐的开国皇帝,当年就是因为服用丹药中了丹毒而死,如今自己却是因服丹药而生还。

李昪建立唐朝于长江中下游,以金陵为首府,地理位置优越,国家环境安定,鱼米之乡,又得长江以为天险,故当时金陵亦称“江宁府”。再加上李昪亦有雄霸之才,实在是五代中屈指可数的有为之君,故其在位之年,南唐休养生息,国力蒸蒸日上,成为了江南第一大国,使毗邻臣服。

到了李璟之时,南唐灭楚,版图一再扩大,同时契丹灭取后晋,所以南唐又吸收了不少从北方流亡而来的劳力和文人,使得南唐经济迅猛发展起来,形成了五代十国罕有的繁荣之气。

亦因此很多失意的文人纷纷聚集南唐,并在此过着安定风雅的日子,像国色楼和天香阁如此盛名的风月场所亦因此应运而生了。

十里秦淮河,风月胜扬州。

所以说李煜在短短的几天之内,就能遇到谭照和卢梓舟,也算是偶然之中也有必然。

若非因其身在天香阁,恐怕即使明知卢谭二人是大贤,怕也要白白错过收为己用的机会。

因为,此二人感兴趣的,是志在千里的李煜,而不是忘情声色的李从嘉。

更妙的是,在古代,兄弟结义之情,君臣五常之纲,已足够将此二人死死的绑住,放心大用。再者他亦深信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必能做到使属下心悦诚服,身在现代的他,自然比谁都清楚人才之重要,而且他本身也无高高在上、自以为尊的等级观念,更能够发自肺腑的平易近人、礼待下属,而不会给人做作虚伪的感觉。

当然,他亦有自己的不足之处。其中自己的最大的弱点就在于目前毫无根基可言,而且自己只是李璟的第六个儿子,在自己之上,皇位的顺位继承人还有李璟之弟即当今的皇太弟李景遂和李璟长子即燕王李弘冀,所以从目前的形势看来,自己若强要争权夺利,很多事情都将变得名不正言不顺,在政治上实在是处于极为恶劣的弱势。

至于李煜以上,李璟的其余子女皆已早殁,此亦正好应了李唐皇朝“旺财不旺丁”的老话。所以从实际上来讲,李煜已经是李璟的次子。亦因此,李弘冀、李景遂等人才会对他多方掣肘打压,甚至欲除之而后快。

关于皇储之争的这一弱点,卢梓舟和谭照亦早为他分析过,所以若在平时,他们便不会支持李煜回去之后即如此高调行事,而是要劝他继续雌伏,韬光养晦,暗中发展势力。

不过这种按部就班的想法,都被即将而来的后周大军给打乱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