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算是一种告慰吧。
但祝宁其实也不是很确定,这种告慰到底管用不管用。
最后,林老翁只问了一句:“那明日,我们就能带碧娘回家?”
祝宁点点头:“是。”
林老翁抬起袖子擦了擦眼泪,道:“走,去找棺材铺!”
明日,需得带着好寿材来接女儿。这是大事,不可耽误。
祝宁微微松了一口气:能想到这个,说明精神状态还算好。至少没有陷入到绝望里。
她看了一眼梅雪娘,不确定地问:“要不,让月儿跟着你们去?”
主要是照顾梅雪娘。
梅雪娘还是个孕妇呢。
梅雪娘点点头:“多谢祝娘子。”
祝宁就让月儿带着梅雪娘他们三人去找棺材铺了。
而她自已则是洗过手,回去做饭。
贾彦青已定了明日下午就出发的行程,今日晚上,无论如何是要给他饯行的。
材料祝宁已经预备好了。
而且今日,她打算做几个硬菜。
一是东坡肉。
二是鱼丸汤。
三是一道红焖羊肉。
东坡肉其实简单,关键就是火力和时辰。其实不费什么功夫。
东坡肉是早就煮上了。巴掌大的一块优质五花肉,焯水撇沫之后,又用冷水浸好了,切成三厘米左右见方的小块,然后每一块都用棉线捆扎起来,防止煮久了,肉就散了。
然后就是葱姜铺底,再将肉皮那一面朝下放上去,倒入调好的调味汤汁,直接就是开火炖煮就完了。
红焖羊肉也是不怎么费工夫,焯水后调好料,焖炖就完了。
最费工夫的还是鱼丸。
先是杀鱼片肉,去掉肉里的刺,再用刀背捶切成鱼肉泥——到了这一步,且还好说。最难的,是搅拌上劲儿。
如果不搅拌上劲,那做出来的鱼丸是不会Q弹的。
祝宁绞打得胳膊都酸了,才算是成了。
然后就是煮鱼丸。将鱼肉泥从虎口挤出,配合小勺子,弄出一个特别圆润的鱼丸,立刻放入沸水里煮——这个时候千万不能用大火,只能小火保持锅里的水温不降下来。否则鱼丸容易散掉。
等煮熟了,再将鱼丸捞出来,放进凉开水里浸泡一下,就算大功告成。
刘厨娘看着那一小盆白生生的鱼丸,简直是有些惊叹:“吃个鱼也太费功夫了。”
祝宁却笑:“越是费工夫的菜,越是好吃。等吃到嘴里的时候,就会觉得值了。”
刘厨娘摇头:“哪有那么多的讲究。”
吃饭嘛,吃饱最重要。
但她没把这话说出来,因为她早就看出来了,贾县令夫妻两个,都不是这样想的。
刘厨娘想,都当了县令了,讲究点也正常。
做好的鱼丸,不管是煮火锅,还是做汤都是可以的,口味重一点,甚至可以烧着吃,炸着吃。
不过,还是清汤最好吃。
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吃出鱼丸的鲜甜来。
所以祝宁最后还是选择了做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