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是拆开的。
信封上都有字,字迹也并不是一个人的。
但都写的是“宗二郎亲启”这几个字。
贾彦青看了一眼,就道:“这是最近的书信。笔墨都还很新。”
祝宁跟着也仔细看了看,不过,她没看出端倪来。心中默默记下,打算以后多研究一下这方面,再跟贾彦青请教一二。
贾彦青随机选了一封信,掏出内里的信纸。
信纸上也并无其他废话,只写了几行字“二十七日,丝绸商王氏商队于北门出,往长安方向,带金。——周三敬告。”
“二十三日,药材商周氏带珍贵药材一车,于南门出往府城方向。——吴大敬告。”
“下月三日,外地粮商从府城出,至汉山县,其资甚巨。——齐二敬告。”
再拆一封,内里是“十九日,县衙抓周牛。——常三敬告。”
看到这几行字,贾彦青的神色都变得格外肃穆。
祝宁更是轻声道:“这是……我们灵岩县的人在给廖宗泽通风报信。”
宋进更立刻追上一句:“常三。货郎。常永良在家,正好行三。”
巧合吗?
贾彦青则是道:“想办法弄来常永良的字迹比对。”
周成柏已然是只剩下倒吸凉气的份儿了:“这么多信,廖宗泽竟是这么多眼线!”
“不一定有七八个。”贾彦青扫了一眼剩下的没开那几封:“有些笔迹是重复的。但和常三笔迹相同的,就没有了。说明这个常三最近没有跟麓山宅有很多来往。”
周成柏喃喃道:“自从您上次遇到山匪后,我们这边的商人,的确是没有再遇到山匪。”
贾彦青轻笑一声:“事情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
祝宁也有此感。
毕竟……巧了么不是?
剿匪还剿出惊喜了。
她凉凉出声:“假设这个常三,真是常永良的话。你们说,常永良真的不知周牛是山匪吗?我记得,常永春说过,他和周牛是极要好的。可正因为常永良的阻拦,他才和周牛分道扬镳,走上了正道。”
其实也不算正道。
但至少没跟着周牛一起当山匪去。
贾彦青沉吟片刻:“再提审周牛!”
宋进立刻去办。
不多时,周牛就被提来了。
周牛已瘦了一大圈。
这次跟着衙门去剿匪,他更没歇着,这会儿憔悴得不行。而且,那些被抓回来的俘虏,也有认出周牛的,如今更是不断叫骂周牛,让周牛备受其扰。
周牛已经没了那个凶悍杀人犯的精气神。
人萎靡得厉害。
贾彦青端坐在椅子上,问了周牛一个问题:“你在寨子里,遇到过廖宗泽接待客人的时候没有?”
周牛一愣,然后仔细回想,最后很肯定点了点头:“有过。不过,我没凑上去过。我们身份低,也不敢往寨主跟前凑。但那几个客人,都打扮斯文。而且,寨主对他们也很客气。”
“有一次,我还差点惊着客人。差点挨一顿打。还是那个客人给我求情,才没被罚。就是我没见到那客人,也没能当面道谢。”
说起这个事情,周牛好似还有点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