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县衙内。
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暗沉的天色透过窗户,给室内更添了几分阴霾。
刘备面色阴沉如水,坐在主位上,静静地听着下首陈到的汇报。
“主公,近日不知为何,少将军指使军师与周不疑二人在新野境内提前抢收种植的玉米和番薯。
目前,抢收工作已经基本完毕。”
陈到说完,小心翼翼地抬起头,偷偷打量着刘备的神色。
只见刘备的脸色铁青得如同生铁,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阴沉天空。
此前,刘封便在徐庶的协助下,越过他这个主公,直接向百姓推广玉米和番薯的种植,还借此收获了大量的名望。
刘备当时虽心中不满,但考虑到这对百姓有利,便强忍着没有发作。
可如今,刘封竟又擅自指示提前抢收。
这无疑是在他本就不满的情绪上浇了一把火,愤懑如同即将喷发的火山,在他心中剧烈翻涌。
刘备缓缓站起身,踱步到窗口,望向窗外那略显萧瑟的景象,深深地长呼了一口气,试图压住心头的怒火。
他暗自思忖:
“这刘封究竟为何如此行事?再过些时日就能正常收获,为何宁愿减少收成也要提前抢收?
难道仅仅是为了向我炫耀他在新野的威望?
不,应该不会如此简单。他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就在刘备迟疑之际,门外突然传来通传声:
“诸葛先生求见。”
刘备赶忙吩咐:
“快请进来。”
不多时,诸葛亮神色匆匆地走进来。
一向沉稳淡定,仿若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他,此刻也是满脸凝重,脚步急促,仿佛带着十万火急的要事。
刘备见状,心中“咯噔”一下,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下意识地示意陈到退下。
待陈到离开之后,刘备立刻急切地开口问道:
“孔明,今日如此匆忙前来,可是发生了何事?”
诸葛亮语气沉重:
“主公,如今事危矣!刚刚二将军截获了一名从襄阳前往许都的信使。”
“襄阳前往许都的信使?”
刘备心中顿时涌起一股强烈的不祥预感。
诸葛亮掏出一封书信,递给刘备。
刘备急忙展开书信,刚看了几眼,原本就阴沉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如纸,仿佛被抽走了所有的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