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肯定会慨叹:生活中原来有这么美的天空,生活中原来有这么美的云彩!可是,为什么你的步履总是那么匆匆,你的鞋子总是蒙着一层细土,你的履底无缘阅读洁白美丽的云朵?你的心遗忘在何处了?你的眼睛在追逐着什么?你为什么从来没有发现头顶上这片可供心灵散步的青天?
仔细阅读头顶上的这片天吧,你的答案就在其中,天上的云彩,最能明白你水一般的心境!
朋友,你相信吗?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有许多事情真的并不比抬头看天更重要。如果你我有缘相聚在心灵的天空,就请和我站到一起,让我指给你看吧——你我心灵的天空上,开着那么多上帝来不及采摘的花朵。
5聪明最是糊涂人
人人都知道郑板桥曾经说过“难得糊涂”四个字,但真正理解其含义的,又有几人呢?
当初郑板桥为官之时,将官场、世事看得太清楚、太明白、太透彻而又无以为释之时,又因其性情刚直,不谄媚、不圆滑,而不平不公之事太多,凭一己之力却又无能为力的时候,只好在“糊涂”之中寻求遁世之术。
如今,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聪明,越聪明越好,越聪明越显示自己为人处世的高明。可是,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聪明过头,并非是件好事。王熙凤不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吗?看来一个人还是别过于精明,知道的太多,事事计较,反而会让人伤神。
聪明有大聪明与小聪明之分,糊涂亦有真糊涂、假糊涂之别。
北宋人吕端,官至丞相,是三朝元老,他平时不拘小节,不计小过,仿佛很糊涂,但处理起朝政来,他却机敏过人,毫不含糊。宋太宗称他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有一种人恰恰相反,只要是便宜就想占,只要是好处就想贪。为了一点小利,不顾前程;为了一点小过,争个你死我活。这种人看似聪明,其实再糊涂不过。
人毕竟没有三头六臂,当你事事比别人聪明时总会引起别人的反感和嫉妒,终究“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导致自己受到无谓的伤害,甚至牺牲。真正聪明的人,正直的人大可不必在一些琐碎小事上锱铢必较,此时“糊涂”一下又何妨?只要能在大事上,原则上保持清醒头脑就行了。为人处世,千万不要在小事上纠缠不休,搞得自己精疲力竭,心绪不宁,而到了大事面前,却又真的糊涂了。这样的生活,太得不偿失了。
小事糊涂者,轻权势、少功利、无烦恼,则终成正果;大事糊涂者,则朽木不可雕也。
俗话说:真正聪明的人,往往聪明得让人不以为其聪明。这句话的本意不也就是难得糊涂的内涵吗?聪明的人表面愚拙。糊涂,实则内心清楚明白,这不是一种更为高明的处事艺术吗?
“糊涂”常可使我们心境平静,无欲无贪,正如“值利害得失之会,不可太分明,太分明则起趋避之私”一样。没学“糊涂”学之人终于在凡尘俗世中不得安宁矣。
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中,许多事情非要寻出个究竟,有时也是不现实的,倒不如多一点“糊涂”少一点执拗,何尝不是另一翻开朗、超脱的生活风光呢?
6勇敢地背负起人生的背篓
一个人觉得生活很沉重,便去见哲人,寻求解脱之法。
哲人给他一个篓子背在肩上,指着一条沙砾路说:“你每走一步就捡一块石头放进去,看看有什么感觉。”
过了一会儿,那人走到了头,哲人问有什么感觉。那人说:“越来越沉得沉重。”哲人说:“这也就是你为什么感觉生活越来越重的道理。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时,我们每个人都背着一个空篓子,然而我们每走一步都要从这世界上捡一样东西放进去,所以才有了越来越累的感觉。”
那人问:“有什么办法可以减轻沉重吗?”
哲人问他:“那么你愿意把工作、爱情、家庭、友谊哪一样拿出来呢?”
那人不语。
哲人说:“当你感到沉重时,也许你应该庆幸自己不是总统,因为他的篓子比你的大多了,也沉多了。”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生活中本来就充满酸甜苦辣。生而为人自然要体味百味人生。既然已经选择生活,就应宠辱不惊,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去留无意,笑看庭前花开花落。在人生中,不应该逃避生活,在奋斗的过程中保持一颗平常心,坐看云起,一任沧桑,就会活得惬意。
三伏天,禅院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快撒点草种子吧!好难看哪!小和尚说。
师父挥挥手:“随时!”
中秋,师父买了一包草籽,叫小和尚去播种。
秋风起,草籽边撒、边飘。“不好了,好多种子都被吹飞了。”小和尚喊。
“没关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师父说,“随性。”
撒完种子,跟着就飞来几只小鸟啄食。“要命了,种子都被鸟吃了!”小和尚急得跳脚。
“没关系,种子多,吃不完!”师父说,“随遇。”
半夜一阵聚雨,小和尚早晨冲进禅房:“师父,这下真完了,好多草籽被大雨冲走了!”
“冲到哪儿,就在哪儿发芽!”师父说,“随缘!”
一个星期过去了,原本光秃的地面,居然长出许多青翠的草苗。一些原来没播种的角落,也泛出了绿意。
小和尚高兴得直拍手。
师父点头:“随喜!”
老和尚凡事讲究一个“随”字。但随不是盲从,不是消极,而是顺应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不怨天尤人,不悲观失意。
生活中不会一切都圆圆满满,不要幻想在生活的四季中享受所有的春天,每个人的一生都注定要跋涉沟沟坎坎,品尝苦涩与无奈,经历挫折与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