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众人不由恍然大悟。
金老师看看同学们大多已经进了公园,便也招呼着大家随着队伍走进公园。
不过,落在后面的尔仁却还在端详园门上的门环,这门环与众不同,其形似虎,却非虎非狮,他仔细揣摩,也未知端倪。尔仁实在忍不住,开口问道:“金老师,您看这门环到底是什么动物?”
金老师回头看了一眼,“哦”了一声,答道:“这动物是神话中龙的儿子,叫狴犴,相传是龙的第七个儿子,狴犴能明辨是非,急公好义,有威慑力,因此常常作为守门神。”
金老师抬头用手指着园门屋脊两端的卷尾龙头,道:“你们看,那屋脊两端的,名叫螭吻,也是龙的儿子,相传是龙的第九个儿子,螭吻口阔嗓粗,平生好吞,属水性,能克火,装在屋脊两端既美观,又能灭火消灾。”
陈晓雯、吴凌梅还有建平、卫艇等都不住点头。
金老师诙谐地说:“因为它们不爱学习,所以龙生九子,子子不成龙,地位比龙低下,只有在园林建筑上能看到它们的形象了。”
陈晓雯闻言溜了一眼尔仁,抿嘴笑了。尔仁不知怎的,有点讪讪的。
进入园门,只见白墙分隔,山石对景,松竹花木点缀其间,从漏窗望去,亭台楼榭,次第有景,引人入胜,未进园内,先窥美景。
绕过白墙,眼前一亮。虽只有这方寸之地,但也小中见大,树立着一组湖石小品,只见主峰高耸,次峰拱奉,前后错落,别有雅致。三峰后面,配植着松、梅、竹。旁边一石,刻曰“三苏苑。”
卫艇“哈哈”一笑,抢道:“我知道的,三苏,就是指的是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
“对的。”金老师笑道,手指向三峰后的松、梅、竹:“这松、梅、竹也有个讲究,知道是什么吗?”
卫艇扰扰头,不说话了。尔仁正要答,那一旁的吴凌梅说话了:“我知道,松、梅、竹,为岁寒三友。”
金老师笑着点点头:“天寒地冻,花木凋零。只有松竹梅这三位朋友欣欣向荣,一派生机。竹象征着高雅、纯洁、虚心、有节;梅象征着人卓而不群,品格超凡脱俗;松象征着青春常在和坚强不屈。三者为浊世之中的清高之物,也象征着持久的友谊。这三峰、三友相应成辉,正隐寓着一门三父子,文章四大家的苏氏三杰埃”
听金老师这么说着,尔仁跟着金老师游玩的念头不由越来越浓。
观过“雪浪石”,穿过怀苏庭。一路上,金老师不断解释着,介绍着。尔仁听得仔细,眼光却也老是四处瞄向陈晓雯,陈晓雯只当不知,只是与吴凌梅紧紧挽着手跟随着金老师。尔仁无奈,只好任陈晓雯丝丝的发香不断袭扰自己的嗅觉。
出了怀苏庭,眼前豁然开朗,有水池、有假山、有碑亭。水池在园中心,碧波荡漾,面积不大,却也自成一体。假山重峦叠嶂,孔穴上下相通,体态玲珑通透,形态婀娜多姿,可谓风骨磊磊,令人啧啧称奇。尤其假山南侧,有一名胜,即东坡洗砚池。它以白石凿成,长1米,宽05米,深05米。中吴《合志》中记载:“此池系白石凿成,底旁有小孔,去其楔,水立涸,以新水盖之,容十五六石许,积水盛夏不腐。”众人不由咋舌,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洗砚池,也只有像苏东坡这样的大文豪才需要这么大的洗砚池吧。
水池往南在过去数十米,有座御碑亭,亭内保存乾隆皇帝南巡时所写的六首诗的碑刻,这些诗文表达了他对苏东坡的崇敬和对地方官员的训导。乾隆皇帝1751年至1784年间曾六次巡游江南,四次来中吴,其中三次以此为行宫,为皇太后祝寿和召试地方文人。
金老师对乾隆皇帝的“御笔”很不感冒。金老师边走边说:“在大文豪苏东坡面前来看乾隆皇帝的诗——不看也罢。”
众人“呵呵”笑着,跟着金老师过御碑亭,继续向南登御码头。
御码头北临运河,南靠山坡,周边树木郁郁。御码头是用正条青石板砌成,规模不大,十几米长,因已废弃,芳草凄凄,只有浑浊的古运河水微微拍打着码头石。这里过为幽静,一同春游的同学们均不来此,只金老师、尔仁一行在此凭吊怀古。
远处水波飘渺,近端杂草离离。遥想数百年前,这里人声鼎沸,迎来送往。东坡先生仙风道骨、泱泱大风在此系舟中吴;康、乾二帝踔厉风发、仰首伸眉下江南时在此驻跸。可是现在呢?“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人,到底在世上何作何为?
一时间,尔仁望着一“河”春水向东流的运河水,心头不由大发起感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