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读寓言书的好处 > 第四篇 用爱意温暖家庭解读亲情最可贵2(第3页)

第四篇 用爱意温暖家庭解读亲情最可贵2(第3页)

母亲最愿意见到的,是孩子最需要她的时刻。

寓言中来:母亲总是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出现,是孩子永远的避风港。

爱心奉献

一棵树很喜欢一个小男孩,小男孩经常在树下玩,有时爬上树枝打秋千玩,有时摘果子吃。累了就躺在树下休息,树很高兴。

有一段时间,小男孩不来了,大树很想他。

有一天,小男孩来了,大树很高兴地说:“孩子!你来了,上树打秋千来吧!吃果子吧!”小孩说:“我不喜欢玩了,我需要钱!”大树说:“很抱歉,我没有钱,你可以摘下果子去卖!就有钱了。”小孩上树摘下果子卖钱去了。

过了很久,男孩也没有再来过,大树感到孤独。

很多年过去了,当初的那个小孩子又来到树下,他已经长大了,是个小伙子了。

大树还是立刻就认出了他。大树高兴极了,招呼小伙子说:“来吧!到我树枝上打秋千、吃果子吧!”

小伙子说:“我长大了,不喜欢玩那些了,我要成家立业了,需要盖房子,你能帮助我吗?”大树说:“好孩子!你把我的树枝都砍去盖房子吧!”小伙子按照大树所说的,把树枝砍下背走了。大树很欣慰。

很多年又过去了,小伙子没有再来。

大树在春夏秋冬中,孤独地开花、结果、落叶,想念着小伙子,渐渐变成了老树了。终于,在一个秋天,他来了,已经是个中年人了。

老树高兴地说:“你上来玩吧!”那人说:“不!我不想玩了,我想离开这个地方,就是少一条船。”老树说:“好!你把我的树干砍去,可以做一条很大的船!你就可以离开这里了!可以走的很远很远,到你想去的地方了。”中年人把树砍倒,用树干作了条船,外出远游去了,没顾得上回头再看一眼只剩下树桩的老树。

春天来了,老树已经很老很老了,可是,他仍然十分想念那个曾经跟他开心玩耍的小孩子,他用自己深植在大地的根,吸收了营养和水分,终于在已经干枯的老树桩的周围,长出了几支嫩绿的细枝,向着太阳长大了叶子,他要活着,等着小孩子回来。

终于,在一个冬天里,阳光暖暖地照着老树和他很少的几个小树枝,那个人,曾经是小孩子的,现在已经老态龙钟的人,慢慢向他走了过来。

老树说:“孩子!我现在什么都不能给你了,很抱歉!”那老人说:“我老了,两眼昏花,腰酸腿疼,我累极了。现在我很想坐下来休息。”老树就使劲的挺了挺说:“来吧!我只有这个树桩子了,你坐下来休息吧!”

老人慢慢坐在了树桩上,昏花的老眼看着太阳,忽然想念起那年轻的,曾经枝繁叶茂的大树了……

寓言中来:这棵树像不像我们的母亲呢?母亲正是这样无私地给予儿女关爱啊!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鬼子母是老鬼神王般阁迦的妻子。她有许多儿子,但她最喜欢小儿子。但是,这个鬼子母性情凶残,脾气狠暴,最喜欢的食物就是小孩子,所以她常到人间抓小孩子,活生生地当食物吃。

四面八方的人们,实在受不了这种痛苦,纷纷向佛求救。佛听人们说完这种情况后,就把嫔伽罗抓来,扣在要饭用的钵下。

鬼子母发现心爱的小儿子不见了,非常着急。她上天入地,到处寻找,整整找了七天。在这七天当中,她饭不吃、茶不思、每天以泪洗面,发疯似的四处乱窜,却连孩子的影子也没发现。后来有人告诉她说“佛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便来到佛居住的地方,向佛打听自己的小儿子到底在什么地方。

佛对焦急万分的鬼子母说:“你有那么多个儿子,才丢了一个,你就这样伤心难过,四处寻找,那人间百姓有的有两三个儿子,有的只有独子,却被你吃了。你想想人家的心情,是不是比你更痛苦十倍?”

鬼子母惭愧地说:“我错了!只要这次老天爷让我找到嫔伽罗,我再也不吃别人的孩子了。”

佛就抓起钵,把嫔伽罗还给鬼子母。鬼子母经过这番变故,果然改邪归正,再也不伤害儿童了。人民也因此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

寓言中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对亲人的爱扩散到对他人的爱,这才真正领悟了爱的精华。

有生就有死

从前,释尊在王舍城的灵鹫山对众人说法,却见一老妇人悲痛欲绝,号哭不止。原来这位老妇人唯一的儿子死了。老妇人从儿子下葬那天起便滴水不进,一动不动地坐在墓碑旁,望着儿子的坟冢以泪洗面。

释尊听说了这件事,立刻带着五百修行者赶到墓地来。

释尊扶起老妇人,满怀慈悲地问道:“老人家,你在这里做什么呢?”

老妇人流着泪说:“独生儿子弃我而去了。他可是我的命根子,如今他死,我也不想活了,我想跟儿子一块去了算了。”

“宁愿自己死去,也要让儿子活着,你是这样想的吗?”释尊说。

“佛陀啊,您能做得到吗?”老妇高声问佛,满怀希望。

释尊微微一笑,静静地回答:“你给我拿火来,我就运用法力让你的儿子复活。不过,这个火必须来自未曾有过死人的家庭,否则,我作了法也是无用的。”

老妇人闻言立刻去找火。她跑到街上,逢人就问:“府上曾经死过人吗?”

大家都用诧异的眼神看着她,“自从老祖宗以来,哪有没死过人的人家呢?”人们反问她。老妇人一直奔波到夕阳西下,访问了不知多少户人家,始终没有找到符合要求的火。她无奈绝望地回到释尊的面前说:“我就是找不到您要的火,只能空手而回。”

没想到释尊听后反而笑了:“难道你还不明白吗,自开天辟地以来,没有不死的人。因此,活在现世的人,要好好活下去。而你却执意要跟着儿子一起死,这不是执迷不悟吗?”

寓言中来:生命的遗失是一种无奈,人的智慧在于,理智接受命运,把有限的生命安排得更精彩。

阳谷的愚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