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要这样说,你能怎么样?有本事你就跟我比赛。”
“那我们来比赛从人中间跑过去,看谁不挨打,好吗?”鼹鼠说。
“这有什么了不起啊,跑就跑吧!”老虎回答道。
鼹鼠从人中间跑去,人们都争先恐后地脱下衣服来抓它。鼹鼠很快就从慌乱的人们的脚下中溜跑了。
接下来,轮到老虎在人丛中跑了。很奇怪的是,人们都拿起了棍子和大棒来打它,还在不远处听到了猎人的枪声。老虎吓得六魂无主,拖着尾巴,灰溜溜地逃跑了。
老虎垂头丧气,一拐一跛地去追鼹鼠。
好容易才赶上了鼹鼠。它指着鼹鼠的脚问道:“这是什么?”
“不是脚是什么啊!”鼹鼠坦然地回答。此时,鼹鼠看到老虎的脚被人打伤了,忍不住指着老虎脚上的伤疤笑道:“这是什么?”
老虎被鼹鼠嘲笑得恼羞成怒,想把鼹鼠吃掉。可是鼹鼠很快就溜开了。
老虎非常狼狈地躺在烂泥塘边喘息。当它看到泥塘里的螺狮的时候,它竟忘记了前两次的教训。“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你更丑的东西了。唉!可怜啊!想给你东西吃,你又没有嘴;想给你马让你骑,你又没有脚,你说你能做什么呢?”
螺狮说:“虎大哥,那就请你下来和我比赛过这个泥塘吧!”
老虎想:我只要两下就跳过去了,看你怎么赢得了我?
于是,老虎不以为然地说:“当然可以啊!”
比赛开始了。螺狮稳稳地向前移动着。
老虎好胜心切,用尽全身力量向泥塘跳去,结果是四只脚都陷进去了。它越想爬出来,反而陷得越深。眼看螺狮已经赶过它了,它一急,又向上一跃,结果陷得更深,最后只露出一个头在外面。螺狮到了对岸,回过头来看老虎时,泥水上除了冒出一些水泡外,再也看不见老虎的影子了。
寓言中来:大千世界,林林总总,每个人都是不可缺少的一个单元,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每个人都要为自己树立一面镜子,找到真实的自我,不骄傲,不夸张,戒骄戒躁。这才是做人最好的心态。
不要自寻烦恼
春秋时,杞国有一个人整天担忧天会塌,地会陷,害怕自己没有容身之处,弄得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另有一个人却为这杞国人的忧虑而担忧,便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气,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中活动,为什么还担忧天会塌下来呢?”
杞国的那个人说:“如果天真的是由气体积聚起来的,那么日月星辰,不都要掉下来吗?”
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气体积聚而成的,只不过它会发光罢了,即使掉下来,也不会打伤人的。”
杞国的那个人又说:“地要陷落怎么办呢?”
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起来的土块罢了,到处都是,没有一个地方没有土块。你践踏行走,成天在地上活动,为什么还要担忧它会陷落下去呢?”
这个杞国人听了,才抛掉了忧愁,高兴起来。开导他的人,也放心了。
寓言中来:俗话说:“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这则寓言就是嘲笑那些为本来不用担忧的事而去担忧发愁的人。它还启示人们,要注意心理平衡,不要自寻烦恼。
挣脱心灵的枷锁
有个长发公主叫雷凡莎,她头上披着很长很长的金发,长得很俊很美。雷凡莎自幼被囚禁在古堡的塔里,和她住在一起的老巫天天念叨雷凡莎长得很丑。
一天,一位年轻英俊的王子从塔下经过,被雷凡莎的美貌惊呆了,从这以后,他天天都要到这里来,一饱眼福。雷凡莎从王子的眼睛里认清了自己的美丽,同时也从王子的眼睛进而发现的自己的自由和未来。有一天,她终于放下头上长长的金发,让王子攀着长发爬上塔顶,把她从塔里解救出来。
囚禁雷凡莎的不是别人,正是她自己,那个老巫婆是她心里迷失自我的魔鬼,她听信了魔鬼的话,以为自己长得很丑,不愿见人,就把自己囚禁在塔里。
寓言中来:人在很多时候不就像这个长发公主吗?人心很容易被种种烦恼和物欲所捆绑。那都是自己把自己关进去的,就像长发公主,把老巫婆的话信以为真,自己认为自己长得很丑,因此把自己囚禁起来。
两条小溪
在大河奔流的卡迪沙流域,两条小溪相会交谈。一条小溪说:“我的朋友,你怎么流过来的,你流过的途径是哪里?”另一条小溪答道:“我的途径是最难走的了。磨坊的水轮坏了,经常把我从渠道里引导到他的农作物那儿,那里农民死了。我排除着人们的污秽,挣扎着流将下来;那些人无所事事,只是懒洋洋地晒太阳。不过,我的兄弟,你流过的途径又如何呢?”
第一条小溪答道:“我的途径与你经过的截然不同。我从山上芬芳花卉和腼腆杨柳之间流将下来,男男女女用银杯喝水,小孩儿们用玫瑰红的小脚在溪边戏水,我的周围都是欢歌笑语,你的途径竟那么不愉快,真是遗憾。”
这时候,大河用洪亮的声音说道:“流进来吧,流进来吧,咱们一起奔流到海里。流进来吧,流进来吧,别多言多语了。现在跟我合流吧,咱们一起再奔流到海里。流进来吧,流进来吧,因为你们一进入我的河床,就会把你们流浪辛苦和欢乐都忘掉。流进来吧,流进来吧。一旦咱们到达咱们的母亲——大海的心里,你们和我就会把咱们流过的途径都忘掉了。”
寓言中来:过去的只代表过去,无论是欢笑还是痛苦,成功还是失败,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不要再去浪费时间思考了,眼前最重要的是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现在与未来。
谁说环境决定人生
一个人嗜酒如命且毒瘾甚深,有好几次差点都没命了,因为在酒吧里看不顺眼一位酒保而杀了人被判了死刑。
这个人有两个儿子,年龄相差一岁。其中一个跟父亲一样有很重的毒瘾,靠偷窃和勒索为生,也因犯了杀人罪而坐牢;另外一个儿子却与其截然不同了,他担任一家大企业的分公司经理,有着美满的婚姻和三个可爱的孩子,既不喝酒更未吸毒。
为什么同出于一个父亲,在完全相同的环境下长大,两个人却又有着这么不相同的命运呢?一次访问中,记者问起造成他们现状的原因,二人竟是同样的答案:“有这样的父亲,我还能有什么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