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寓言中的做人道理 > 第八篇 让梦想起飞解读做人要有理想1(第3页)

第八篇 让梦想起飞解读做人要有理想1(第3页)

寓言中来:千里马不能老是等待伯乐的发现,要在人前展示脚力,证明自己与凡马不同;有才能的人,不能老是等人“三顾茅庐”,要主动推销自己,争取重用的机会。

伊尹自荐有术

伊尹原名伊挚,他自幼被卖给有莘国君为奴隶。他聪慧机敏,酷爱学习,知识渊博。因烧得一手好饭菜,得到有莘国君的赏识,便让他担任招待宾客的厨师,地位在一般奴仆之上。

然而,伊尹对此并不满足,他怀有远大的志向,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成就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于是他便借迎来送往、招待宾客之机,从宾客们口中了解天下大事。

当他了解到商的发展和商汤的种种“贤德仁义”举措以及雄心壮志之后,内心里对商汤十分向往,非常希望成为商汤的部下,跟随他成就一番大事。

他耐心地等待着,终于等来了一个机会。

一次,商汤的左相因公事从有莘国过境,在有莘国逗留数日。伊尹借招待他的机会,多次与他接触。交谈中,他发现伊尹是个难得的人才,不禁喜出望外。返回商国后,他便将伊尹的详情禀告了商汤。

不久,商与有莘国结亲。左相便趁机向有莘国提出让伊尹作为陪嫁奴隶,获得有莘国君同意。于是,伊尹便随着有莘国君的女儿陪嫁到商汤家中。初到商汤家中时,他并未引起商汤注意。商汤听说他烹调技术高超,便打发他到厨房干活。伊尹身为厨师,便乘机接近商汤,常常利用烹调作比喻向商汤陈说自己的政治见解,先后达70次。但商汤均不为之所动,而伊尹也并不灰心。

一天,伊尹故意将几样菜蔬或做得淡而无味,或做得咸不入口,一同献与商汤。商汤果然大为不满,立刻召伊尹前来问话。伊尹对商汤说:“大王,烧菜既不能过咸,也不能太淡。过咸则难于下咽,太淡则无滋味。治理国家也是同样的道理啊!既不能操之过急,急则生乱;又不能松弛懈怠,懈怠必然导致国事荒疏。”

商汤点头称是。

伊尹停顿了一下,见商汤正聚精会神地听着,便继续说道:“如今,夏王桀荒淫无度,昏庸暴虐,民心尽失,天下纷乱,黎民百姓饱受其苦,恨之入骨。而大王您以仁德治国,伸张正义,取信于民,已是众望所归,被称为当今天下唯一贤明的君主。大王应适时起兵,伐夏救国,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成就惊天动地的伟业。伊尹虽为卑下的奴仆,却早有追随大王之心,如大王不鄙视我,我愿跟随大王全力效劳。”随后,伊尹详尽分析了天下大势,论述了消灭夏朝的具体步骤和策略。

商汤听得怦然心动。他发现自己厨房中的奴隶竟是如此出色的人才,当即发布命令,解除伊尹的奴隶身份,并任命他为宰相,共同筹划灭夏大计。最后终于成功地灭掉了夏朝,建立了商王朝。

寓言中来:伊尹是个奴隶,似乎注定了一生黯淡的命运,但他有志向,勤于学习和思考,并且努力表现自己,结果成了协助商王成大事的宰相。可见,出身高低并不是关键,最要紧的是自己奋发图强。

摆脱平庸

唐太宗贞观年间,长安城西一家磨坊里,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子。它们是好朋友,马在外面拉东西,驴子在屋里推磨。贞观三年,这匹马被玄奘大师选中,出发经西域前往印度取经。

17年后,这匹马驮着佛经回到长安。它重到磨坊会见驴子朋友。老马谈起这次旅途的经历:浩无边际的沙漠,高入云霄的山岭,凌峰的冰雪,热海的波澜……那些神话般的境界,使驴子听了大为惊异。驴子惊叹道:“你有这么丰富的见闻呀!那么遥远的道路,我连想都不敢想。”

“其实,”老马说,“我们跨过的距离是大体相等的,当我向西域前进的时候,你一步也没停止。不同的是,我同玄奘大师有一个遥远的目标,按照始终如一的方向前进,所以我们打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而你被蒙住了眼睛,一生就围着磨盘打转,所以永远也走不出这个狭隘的天地。”

寓言中来:要想取得人生成功,一定要追求一个远大的目标,不怕历尽万水千山。只盯着眼前狭小的地方,是难有作为的。

先来者居后

汉武帝时,朝中有3位有名的臣子,分别叫作汲黯、公孙弘和张汤。这3个人虽然同时在汉武帝手下为臣,但他们的情况却很不一样。

汲黯进京供职时,资历已经很深且官职已经很高了,当时的公孙弘和张汤两个人还只不过是个小官,职位低得很。可是,由于公孙弘和张汤为人处事恰到好处,加上政绩显着,因此,他们都一步一步地被提拔起来。后来公孙弘封了侯又被拜为相国,张汤也升到了御史大夫,两人官职都排在汲黯之上了。

汲黯这个人原本就业绩不及公孙弘、张汤,可他又偏偏心胸狭窄,眼看那两位过去远在自己之下的小官都已官居高位,心里很不服气,总想找个机会跟皇帝评评这个理。

有一天退朝后,文武大臣们陆续退去,汉武帝慢步踱出宫,正朝着御花园走去。汲黯赶紧趋步上前,对汉武帝说:“陛下,有句话想说给您听,不知是否感兴趣?”

汉武帝回过身,说:“是什么事?不妨说来听听。”

汲黯说:“皇上您见过农人堆积柴草吗?他们总是把先搬来的柴草铺在底层,后搬来的反而放在上面,您不觉得那先搬来的柴草太委屈了吗?”

汉武帝有些不解地看着汲黯说:“你说这些,是什么意思呢?”

汲黯说:“你看,公孙弘、张汤那些小官,论资历论基础都在我之后,可现在他们却一个个后来居上,职位都比我高多了!皇上您提拔官吏不是正和那堆放柴草的农人一样吗,总是把后来的压在先来的上面。”

几句话说得汉武帝很不高兴,他觉得汲黯如此简单、片面地看问题,是不通情理的。他压住火气说:“你当官的时间确实很长,但你的学问跟十几年前没有两样。今天我听你说出这样的话,我觉得你的学问更差了!”

此后,汉武帝对汲黯更是置之不理,他的官职也只好原地踏步了。

寓言中来:一时的成功不等于永远成功。别人都在进步,自己也不能停步不前啊!汲黯一味论资历,在学问上不求上进,怎么能受到重用呢?

牺牲自己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寰。

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他们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寓言中来:同样是具备同等条件的两个人,前者都只顾自己却落得个谁都不想得到的下场,后者都知道牺牲自己过上了好日子。合作——在你最需要的时候,它能帮助你克服各种混乱。

不只是表面合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