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秦朝 历史剧 > 第39章 迁都栎阳(第1页)

第39章 迁都栎阳(第1页)

半夜,公子连迷迷糊糊看到了赵婉儿,他快步追了上去,但赵婉儿那轻盈的身影很快又消失不见……

公子连的心便像被冬日的寒风穿透,留下无尽的空洞与寒冷。

他坐在空洞的宫殿中,回忆起与赵婉儿生活的点点滴滴,除了自责,还是自责,他没有保护好自己的妻子,也低估了旧贵族的势力。要扫清障碍,发展秦国,看来急不得,也慢不得,迁都,这个念头,不止一次出现在他的脑海中。

往日里,与赵婉儿在一起时的欢声笑语,柔情蜜意,如今都化作了心头的伤痕,让他每每触景生情,便是一阵难过……

公子连深知,自己身处权力的中心,四周皆是觊觎王位的敌人。

而赵婉儿的离去,更像是一记重锤,击碎了他内心的防线,有一段时间他甚至开始杯弓蛇影,杀害了许多原本对他忠心耿耿的仆人。

他开始反思自己……

在这漫长的自责与反思中,迁都栎阳的念头越来越强烈,一方面栎阳距离魏国近,公子连又与魏国交好,借助魏雯月娘家人的势力,可以迅速稳定朝局。

另一方面,目前都城雍城关系网错综复杂,不利于新政实施,和自己加强集权。

当然这一选择,并非一时冲动,而是公子连深思熟虑的结果……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对栎阳的地理优势进行了透彻的分析。

栎阳北临戎翟,可抵御外敌入侵;东通三晋,交通便利,商业繁荣。

更重要的是,迁都栎阳符合秦献公对外策略的需要……

没有人知道公子连内心真正的需要,那份给他自己和孩子的安全感……用迁都来夺回话语权,震慑旧贵族。

然而,迁都之路并非坦途。

那些旧贵族们,如同顽固的礁石,阻挡着历史前进的车轮,在这些旧贵族眼中往往只有家族的利益,而秦国的未来对他们来说,谁当这个秦王,只要不触碰他们的利益就好。

迁都,表面上,以退为进,把旧都城雍城留给了旧贵族,让他们得到了眼前实惠的好处,但公子连,却带走了真心追随他的人。而正是这批人让秦国再次强大。

自从赵婉儿走后,公子连也意识到一群人如果心不齐,什么都做不好,而凝聚人心,则需要建立一个强大的秦国,而这一切都不是能操之过急的。

因为,这些旧贵族眼睛里只有他们那巴掌大利息,他们是不会为秦国真正流血流汗的,只会摆资历,讲排场,他们眼里只有利益才是最现实的,用旧都城土地安抚这些贵族,无疑给他们一支强心针。

但眼下的秦国积贫积弱,外有魏国虎视眈眈,内有贵族把持朝政,想要在这困局中有所变化,就得以变化应对变化。

迁都栎阳,便是公子连布的局。

秦献公二年(前383年),秦国迁都栎阳,今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

栎阳就此成为秦国又一个都城,持续三十四年之久,一直到公元前350年。

三十四年的都城对于秦国来说,绝对是改变秦国命运的34年……

因为这两代国君在秦国历史上,尤其秦孝公在位期间,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对整个秦国的历史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他们的政令就从栎阳发出。

这个时间段,秦国的力量在稳步上升。但是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秦国的力量不像后人认为的那么强,尤其是在商鞅变法之前。有很长一段时间,人们是把秦国当作蛮夷对待的,其中有文化的因素,也有政治的因素。

秦穆公之后,好多代君主都比较孱弱,还一度发生过剧烈的宫廷政变。

以至于司马迁在《秦本纪》中说,秦厉公、秦躁公、秦简公、秦出公那时的天下都是混乱的。

而且,那时秦的旁边又有一个强邻魏国,尤其是进入战国之后,魏国越来越强,韩赵魏三家分晋,魏国在三晋之中最为强盛。

魏文侯当政时期,重用李悝、吴起、西门豹等人,推行中央集权,重视刑名,国力强盛,奠定此后长达百年的霸业。

李悝做《法经》,一共有六个部分:《盗》《贼》《囚》《捕》《杂》《具》。《法经》影响了魏国的制度建设以及后世法家思想的发展,而这一套理论后来被秦人学来,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传播者,就是商鞅。

商鞅曾经描述过秦国和魏国两家的关系,说就像人得了心腹疾病,不是魏国兼并秦国,就是秦国吞并魏国。

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