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经门(十四则)
妇人有先期经来者,其经水甚多,人以为血热之极也,谁知肾中之水火旺乎。夫火旺则血热,水旺则血多,此有余之病,非不足之症也。似不药有喜,但过于有余,则子宫大热,亦难受孕,恐有烁干男精之虑。太过者损之,亦既济之道也。然而,火不可任其有余,水断不可使之不足。治法但少清其火,不必泻水也。方用∶丹皮(三钱)地骨皮(五钱)白芍(三钱)青蒿(二钱)黄柏(五分)熟地(三钱)茯苓(二钱)水煎服。此方名为清经散,服二剂自平也。
方中虽是清火之品,然仍是滋水之味,火泻而水不与之俱泻,则两不损而两有益也。
此症用损余汤亦效。
地骨皮(一两)茯苓(五钱)黄柏(二钱)生地(五钱)炒黑荆芥(三钱)玄参(五钱)水煎服。四剂而经调矣。
妇人有先期经来,其经水止有一、二点,人亦以为血热之极也,谁知肾中火旺而阴水虚乎。先期者,火气之冲,多寡者,水气之验。故先期之来多,火热而水有余;先期之来少,火热而水不足。倘一见先期,俱以为有余之热,但泻火而不补水,或水火两泻,如何不增病哉。治法不必泻火,专补其水,水足而火气自消。方用∶玄参(一两)生地(一两)白芍(五钱)麦冬(五钱)阿胶(三钱)地骨皮(三钱)水煎服。连服四剂而经调矣。
方名两地汤,以地骨、生地同用耳。二味俱能凉骨中之热也。骨中之热,由于肾中之热,凉其骨髓,则肾气自寒,又不损伤胃气,此治之巧也。况所用诸药,纯是补水之味,水盛而火安得不平乎。此条与上条并观,断无误治先期之病矣。
此症用加味纯阴汤亦效。
熟地玄参麦冬(各五钱)山茱萸(二钱)北五味子(一钱)丹皮(五钱)水煎服。可用十剂,经水自多。
妇人有经来后期而甚多者,人以为血虚之病也,谁知非血虚也。盖后期之多少,实有不同。后期来少,血寒而不足;后期来多,血寒而有余。夫经水虽本于肾,而其流则五脏六腑之血皆归之。故经一来,而诸血尽来附益,以经开而门启,不遑迅阖,诸血乘其隙而皆出也。但血既出矣,则成不足之症。治法宜于补中温之,非曰后期者俱不足也。方用温经摄血汤∶白芍(一两)川芎(五钱)肉桂(五分)熟地(一两)白术(五钱)续断(一钱)五味子(三分)柴胡(五分)水煎服。二十剂经调矣。
此方大补肾、肝、脾之精血。加肉桂以祛其寒,加柴胡以解其郁,是补中有散,而散非耗气;补中有泻,而泻非损阴。所以受补之益,收温之功也。是方凡经来后期者,俱可用,诚调经之妙药,摄血之仙丹也。倘人元气虚,加入人参一、二钱,未为不可耳。
此症用温带益经汤亦效。
熟地(一两)白术杜仲(各五钱)肉桂(一钱)茯苓人参(各三钱)水煎服。
妇人有经来断续,或前或后,无一定之期者,人以为气血之虚,谁知是肝气之郁结乎。夫经水出诸肾经,肝为肾之子,肝郁则肾亦郁,肾郁而气自不宣,前后之或断或续,正肾气之或通、或闭耳。虽然肝气郁而肾不应,未必至于如此。然子母关切之病,而母必有顾复之情,肝泄而肾自有缱绻之谊,肝气之或藏或闭,即肾气之或去或留,有相因而至者矣。然则治法,舒肝之郁即所以开肾之郁也,即所以定经水之流也。方用定经汤∶白芍(一两)当归(一两)熟地(五钱)山药(五钱)菟丝子(一两)柴胡(五分)荆芥(炒黑,一钱)茯苓(三钱)水煎服。二剂经水净,四剂经期定矣。
此方舒肾肝之气,非通经之药也。补肝肾之津,非利水之品也。肾肝气舒而经通,肝肾津旺而水利,不治之治,正妙于治也。
此症用顺经汤亦效。
香附生地茯苓白芥子(各三钱)当归(一两)白芍(一两)车前子(二钱)神曲甘草(各一钱)水煎服。
十剂自调。
妇人有数月一行经者,每以为常,且无或先或后之异,又无或多或少之殊。人以为异,而不知非异,此乃无病之人,气血两不亏损耳。妇人之中,有天生仙骨者,经水必四季一行,盖以季为数,不以月为盈虚也。妇人之经水不泄,则黄河便可逆流。真气内藏,则坎中之阳不损。倘加以炼形之法,一年之内便易飞升。无如世人不知炼形之法,见经水之不来,误认作病,妄用药饵,往往无病而成病。余闻异人之教,特为阐扬,使世人见此等行经,在不必治之列,万勿疑为气血之不足,而轻施医疗也。虽然天生仙骨之妇,世正不少,而嗜欲深者,天分损也,又不可不立一救疗之方。方名助仙丹∶白术(三钱)茯苓(五钱)甘草(一钱)山药(三钱)陈皮(五分)白芍(三钱)杜仲(一钱)菟丝子(二钱)水煎,服二、四剂而仍如其旧,不可再服。
此方平补,健脾益肾,解郁消痰,不损天然之气血,便是调经之大益,何必用重剂以助火,用热药以通经哉。
此症用肝肾双治汤亦佳。
白芍(三钱)当归山药熟地(各五钱)甘草(五分)陈皮(三分)茯苓山茱萸(各二钱)神曲(一钱)水煎服。
自然如期矣。
妇人至五十之外,或六、七十岁者,忽然行经,或如紫血之块,或如红血之淋,人以为老妇行经是还少之期,谁知乃血崩之渐乎。妇人至七七之外,天癸已穷,又不服补阴济阳之药,如何能使精满化经,一如少妇乎。不宜行经而行经者,乃肝不藏血、脾不统血也。非泄精而动命门之火,必气郁而发龙雷之炎。二火发动,血乃奔失,有似行经而实非行经也。遇此等之病,非大补脾肝则血不能骤止。然而补肝脾者,不可全补血以止血,尤当兼补气以止血也。方用安老丹∶人参(一两)黄(一两)熟地(一两)山茱萸(五钱)甘草(一钱)木耳灰(一钱)当归(五钱)阿胶(一钱)香附(五分)荆芥(一钱)白术(五钱)水煎服。一剂少减,二剂又减,四剂全止,十剂全愈。
此方补益肝脾之气,气足自然生血,且能摄血也。况且大补肾水,肾水足而肝气益舒,肝气舒而脾气得养,肝藏血,脾统血,安有漏泄乎。血既无漏泄之失,何虑于血崩乎。
此症亦可用术调经散治之。
人参三七根末(各三钱)白术当归黄(各一两)生地(五钱)水煎调服。
一剂即止,四剂愈。
妇人有经水忽来忽断,时痛时止,往来寒热,人以为血结之故,不知乃肝气不舒耳。夫肝属木,最恶者寒风也。妇人行经,则腠理大开,适逢风吹,则肝气闭塞,经水之门亦随之而俱闭,于是腠理经络各皆不宣,而作寒热。气行于阳而热生,气行于阴而寒生也。然此犹感寒之轻者,倘外寒更甚,则内热益深,往往有热入血室,变为似狂之症,一如遇鬼之状。今但往来寒热,是寒未甚而热未深耳。治法补肝中之血,通郁而散其风,则病随手而效也。方用加味四物汤∶熟地(一两)川芎(三钱)白芍(五钱)当归(五钱)白术(五钱)甘草(一钱)延胡索(一钱)丹皮(三钱)柴胡(一钱)水煎服。
此方用四物以滋脾肾;用柴胡、白芍、丹皮以宣扬风郁;用甘草、白术、延胡利腰脐以和腹痛。入于表里之间,通于经络之内,用之得宜,自然奏功如响也。
此症用开结汤亦佳。
柴胡续断神曲(各一钱)香附川芎丹皮(各三钱)当归熟地(各一两)白术(五钱)甘草(一钱)水煎服。十剂全愈。
妇人有经前疼痛数日后行经者,其经水多是紫黑之块,人以为热极也,谁知郁极而火不能化乎。夫肝中有火郁则不扬,经欲行而肝气不应,则拂抑其气而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