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是无形的财富
犹太商法指出,要想成为一个富人,首先你还得遵守信用,而好的名声就是一笔无形的财富。
在这个世界上,有的财富是有形的,伸手可及,比如别墅、私车、存款等等,有的财富却是无形的,比如名声、信用、口碑。犹太商法认为,要想成为一个富人,首先得遵守信用,因为,信用是一笔无形的财富,信用是口碑的体现。可想而知,一个口碑不好、信用败坏的人,本身就不能赢得他人的好感,更别说博取他人的信任了。所以,无论对于商人来说,还是普通群众,一定要注重自己的信用。
曾经有一个叫凯伦的犹太人,有一年,他向友人借了40万元,没有财产担保,也没有存单抵押,只有一句话:“相信我,年底无论如何都还你。”
到了年底,他的资金周转非常困难,外债催不回来,欠款又催得紧。为了还朋友这40万元,他绞尽脑汁才筹足20万元,余下的20万元怎么也筹不到。怎么办?老婆劝他向朋友求情,宽限两个月,凯伦摇摇头,公司里的“高参”给他出主意说:反正你朋友也不急用钱,等帐户上有了钱再支付。凯伦勃然大怒,呵斥这位“高参”是没有信用的人,并毫不犹豫地辞退了这位跟他多年的搭档。最后他决定用自家的私房去抵押贷款,但银行评估房屋价值24万,只能抵押18万元。凯伦横下一条心,与老婆郑重商量后,把房子以20万元低价卖出去,终于筹齐了40万元。一家人再到市郊租了间房子住。
朋友如期收回了借款,星期天准备约一帮人到凯伦家里去玩玩,却被他委婉地拒绝了,朋友不明白平日豪爽的凯伦为何变得如此“无情”,便一个人驱车前去问个究竟。当朋友费尽周折才在一间农舍里找到凯伦时,他的眼睛湿润了。他紧紧地拥抱着凯伦,一个劲地点头,临别时掷地有声地留下一句话:“你是最讲信用的人,今后有困难尽管找我!”
第二年,凯伦的公司陆续收回了欠款,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他又买了新房,添了小车。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正当他在商场上大展拳脚时,却被一家跨国公司盯上了。那家公司千方百计挤占他的市场,并勾结其他公司骗取他的货款。凯伦的公司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公司垮了,车子卖了,房子押了,他破产了,不仅一无所有,而且负债累累。
凯伦想重振旗鼓,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想贷款,却没有担保人和抵押物。在他走投无路的时候,又想起那位曾经借钱给他的朋友,他带着试一试的心理,找到了朋友。朋友没有嫌弃失魂落魄的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再借给他40万元。他有些颤抖地捧着支票,咬咬牙,坚定地说:“最多两年,我一定还你!”
曾经溺过水的凯伦再到商海里搏击,自然会小心谨慎,而又遇乱不惊。他又成功了,两年后不仅还清了债务,而且还赚了一大笔钱。每当有人问他,怎样起死回生时,他便郑重地告诉对方:“是信用!”
由此可见,为人处世,不能没有信用,做生意也同样需要有信誉。一个没有信用的人,就好比墙上的芦苇,终究站不住脚跟。而一个有信用的人,不论你处在什么环境下,因为你有“重信守用”的好名声,别人自然会格外地相信你。这样,你在无形之中就为自己积累了一笔巨大的财富。
诚信是经商立足之本
犹太经典《塔木德》指出,金钱是山上的树木,诚信是山中的泉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诚信是经商之本,经商之术要靠诚信之水浇灌。在犹太人看来,被人信任的第一要素是诚实。诚实是树木的根,没有根,树木也就没有了生命。
美国华尔街金融巨头摩根的祖父,是一位犹大人,也是一位诚实守信的榜样,最初他经营很多行业,后来,老摩根投资参加了一家叫“伊特那火灾”的小型保险公司。当时,保险业刚刚起步,不需要投资一分钱,只要在股东名册上签上姓名即可。投资者在期票上署名后,就能收到投保者交纳的手续费。
然而,在一次续约后,发生了一场特大火灾,投资者个个傻了眼,他们将面临这样巨额的赔偿,于是纷纷表示要放弃他们的股份。老摩根并没有这么做,他认为应该讲信用,于是派人去处理赔偿事务。代理人从纽约回来,不仅处理了赔偿,而且取得了很多投保者的信任,带回来了大笔的现款。于是信用可靠的“伊特那火灾”保险公司在纽约名声大振,新的投保金额提高了一倍以上。
老摩根从这次火灾中净赚了15万美元。在那个时代,15万美元可是份巨大的财产,而这些财产的取得应归结于老摩根取得了投保者的信任。
后来,当人们问摩根用人方面最看重的是什么时,他明确回答道:“我们很注重应征者的信义程度。”他说,“一旦你在金钱的使用上有了不良的记录,我们公司就不会雇用你。很多公司也跟我们一样,很注重一个人的品行,并且以此作为晋升任用的标准。即使那个人工作经验丰富、条件又好,我们也不任用。我们这样做的理由有四:第一点,我们认为一个人除了对家庭要有责任感外,对债权人守信用是最重要的。你在金钱上毁约背信,就表示你在人格上有缺陷。但是,今天很多美国的年轻人却不以为然。他们认为‘银行的钱那么多,即使我不偿还债务也无所谓’或‘每家商店都有上百万资金,我不付款它也倒不了’。但是买东西必须付钱、欠债必须还钱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在金钱上不守信用,简直与偷窃无异。第二点,如果一个人在金钱上不守诺言,他对任何事都不会守信用。第三点,一个没有诚意信守诺言的人,他在工作岗位上必定也会玩忽职守。第四点,一个连本身的财务问题都无法解决的人,我们是不任用的。因为多次的财务困难很容易导致一个人去偷窃和挪用公款。在金钱方面有不良记录的人,犯罪率是一般人的十倍。
当我们支出金钱时,要诚实守信,这一点也同样适用于我们做人处事。”这位犹太商人的用人标准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诚实是衡量人品行的一把尺子。这把尺子,无论在古今中外,它适用于对一切人的检验,诚实守信不仅是一个人品行的证明,同时,它还使人树立起对家庭、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
以善为本,受人重视
众多犹太巨商在发财致富中,注重解囊做各种善事和公益事业。19世纪中至20世纪初俄国银行家金兹堡家族,在1840年创立第一家银行起,经过几十年的经营,在俄国开设了多家分行,并与西欧金融界建立了广泛的业务关系,发展成为俄国最大的金融集团,其家族成为世界知名的大富豪。金兹堡家族像其他犹太富豪一样,在其发迹过程中做了大量的慈善工作。他在获得俄国沙皇的同意下,在彼得堡建立了第二家犹太会堂;1863年,他又出资建立俄国犹太人教育普及协会;把他在俄国南部的庄园收入建立犹太农村定居点。金兹堡家族第二代继续把慈善工作做下去,曾把其拥有的欧洲最大图书馆捐赠给耶路撒冷犹太公共图书馆。
美国犹太商人施特劳斯,他从商店记帐员开始、步步升迁,最后成为美国最大的百货公司之一的总经理,在20世纪30年代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巨富。他事业成功过程中,也做了大量的慈善活动。除了关心公司职工的福利外,他曾多次到纽约贫民窟去察访,捐资兴建牛奶消毒站;并先后在美国36个城市给婴幼儿分发消毒牛奶;到1920年止,他捐资在美国和国外设立了297个施奶站;他还资助建设公共卫生事业,1909年在美国新泽西州建立了第一个儿童结核病防治所,1911年,他到巴勒斯坦访问,决定将他13的资产用于该地兴建牛奶站、医院、学校、工厂,为犹太移民提供各项服务。
犹太商人如此乐于做善事,事实也是一种生意经。他们大量的捐资为所在地兴办公益事业,会赢得当地政府的好感,对他们开展各种经营十分有利。有些犹太富商由于对所在国的公益事业有重大义举,获得了国王的封爵,如罗思柴尔德家族有人被英王授予勋爵爵位;有些犹太商人还获得当地政府给予优惠条件开发房地产、矿山、修建铁路等,赚钱的路子从中得到扩宽。犹太商人热心捐钱办公益事业,归根到底是一种营销策略,为企业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博取消费者的好感,起到重大作用,对企业巩固已占有市场及今后扩大市场占有率将会产生作用。这种营销策略已广为人知和广为企业所应用,犹太商人高明之处在于100多年前已率先采用。
此外,犹太商人的经营策略把“以善为本”作为一项重要内容,除了与其民族的历史背景有关外,也是一种促销好办法。人是群居动物,人与人关系的运用,对事业的影响很大,政治家因得人而昌,失人而亡。企业家因供应的商品或服务,为人所欢迎而发财。可见,一切离不开人。犹太商人明白这个道理,在一切经营活动中,与人为善,把人与人的关系处理好,成为他们成功与致富的秘诀。犹太商人处世之道,是根据人类内心深处所潜藏的欲望予以利用。他们认为,人类的内心都有被人注目、受人重视、被人容纳的愿望。所以,与人相处,一定要记住这一点。不管是对你的长官、同事、下属或顾客、朋友及家人,要做到让他们知道你在关心他们的一切愿望。要实现这一目的的办法,是用善意的、亲切的、温和的态度与人交往。那么,对方也会以此相报,这岂不是达到了和谐相处吗?有了和谐相处的环境和气氛,互相之间就好商量和合作,做生意的条件也容易达成,这就是和气生财的道理所在。
犹太商人还认为,不能与人和谐相处,不能容纳别人的缺点和短处,是一个人乃至一个企业失败的根源。你以蔑视无情的态度对人,即使对方不是与你针锋相对,亦会对你敬而远之。这样,你会失去支持者或合作者,失去广大的顾客,你的生意便会成为无源之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