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我不妨把实情告诉你。我来这里办一件事,随身携带这些票券很不方便,便问过几家金库,要租他们的保险箱,但租金却都很昂贵。所以我就到贵行将这些东西以担保的形式寄存了,由你们替我保管,况且利息很便宜,存一年才不过6美分……”
经理如梦初醒,他十分钦佩这位先生的做法实在太高明。
精打细算的民族特色更让犹太商法在世界商场上所向无敌。日本麦当劳快餐店的创办人藤田田先生(姓藤田、名田)曾在东京盟运总部打工,他发现有一位美国士兵每逢假日常香车美人到各处游玩,但这位美国士兵的收入不可能支付如此高档的消费。藤田经深入探究后发现,这位美国士兵是位犹太人,平素省吃俭用,将司令部配发的日用品转售他人获利,汇积成一笔资金后再借贷给急于用钱的军队同胞。为了避免造成呆账,这位犹太士兵于司令部发饷当天就收回贷款,如此周转循环,犹太士兵当然就比一般寅吃卯粮的同胞富有了。
藤田从此对犹太商法大开眼界。1971年,藤田在日本率先推出麦当劳汉堡,非例假日时间每个汉堡降价为六十五日元,假日则卖八十日元。精打细算的犹太商法为见贤思齐的藤田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使犹太商人得以精明并越来越精明的诸多原因中,有一个极为重要且独具犹太特性的因素,这就是犹太人包括犹太商人对精明本身的心态。
世界各国各民族中都不乏精明之人,这是毫无疑义的,但其对精明本身的态度却大不一样。中国人不可谓不精明,能精明到发明“大智若愚”的程度,可以说精明已臻于极境。然而,正是从“大智”需要“若愚”中可以反窥出在中国人的心态中,精明是一种适宜于在阴暗角落中生存的物种,多多少少有点像个丑角。中国人的典故中多的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的训诫。而犹太人则不同。犹太人不但极为欣赏、器重和推崇精明,而且是堂堂正正地欣赏、器重、推崇,就像他们对待钱的心态一样。在犹太人的心目中,精明似乎也是一种自在之物,精明可以以“为精明而精明”的形式存在。这当然不是说,精明可以精明得没有实效,而是指除了实效之外,其他的价值尺度一般难以用来衡量精明,精明不需要低头垂首地在宗教或道德法庭上受审或听训斥。下面这则笑话可以说最为生动而集中地展现了犹太人的这种心态。
美国和苏联两国成功地进行了载人火箭飞行之后,德国、法国和以色列也联合拟订了月球旅行计划。火箭与太空舱都制造就绪,接下来就是挑选太空飞行员了。
工作人员先问德国应征人员,在什么待遇下才肯参加太空飞行。
“给我3000美元,我就干。”德国男子说,“1000美元留着自己用,1000美元给我妻子,还有1000美元用作购房基金。”
接下来他们又问法国应征者,他说:
“给我4000美元。1000美元归我自己,1000美元给我妻子,1000美元归还购房的贷款,还有1000美元给我的情人。”
以色列的应征者则说:
“5000美元我才干。1000美元给你,1000美元归我,其余的3000美元雇德国人开太空船!”
由这则笑话透露出来的犹太人的精明,用不着我们多说了。犹太人不须从事实务(开太空船)而只须摆弄数字。而且是金融数字,就可以享有与从事高风险工作者同样的待遇,这正是犹太商人经营风格中最显著的特色之一。
令人意外的是,这不是其他民族对犹太人出格的精明的一种刻薄讽刺,而是犹太人自己发明的笑话。
平心而论,犹太人并没有盘剥德国人,德国人仍然可以得到他开价的3000美元,至于是从有关委员会那里拿到的还是从犹太人那里拿到的,这在钱上面并反映不出来。至于犹太人自己的开价,既然允许他们自报,他报得高一些也无可非议,怎么安排纯属他个人的自由,就像法国人公然把
妻子与情人在经济上一视同仁一样。所以,在这则笑话中,犹太飞行员的精明又没有越出“合法”的界限。
而且说实话,仅就结果而言,任何一国的飞行员要处于这种“白拿1000美元”的位置上,都会感到满意的。
但无论在笑话中还是现实生活中,他们都不会提出这样的要求,甚至连想也不会想到,因为这种“过于直露的精明”在潜意识层次就被否定了:他们会为自己的精明而感到羞愧!
但从这则笑话本身来看,我们丝毫感觉不到犹太人有为自己精明得“过分”而羞愧的意思,只有一种得意,一种因为自己动了如此精明甚至精明得无法实现的念头而“洋洋自得”的心情。至于是否“过于直露”这种考虑,丝毫不能影响他们的精明盘算,更不能影响他们对精明本身的欣赏。他们把精明完全看作一件堂堂正正甚至值得大肆炫耀的东西!可以说,对精明自身的发展、发达来说,没有什么东西比这种坦荡的态度更为关键、更为紧要了。犹太商人可以说就是在为自己卓有成效的精明开怀大笑声中变得越来越精明的!
犹太民族的笑话大多都是精明的笑话,而现实生活中的犹太商人更多的是精明之人,而且还是同样对精明持这种坦荡无邪态度的精明之人。
大名鼎鼎的犹太富商哈同是来上海的犹太人中唯一由赤贫而至豪富的人,他的精明在上海也是妇孺皆知的,几乎成了一种传说,还被看作犹太商人的典型。
1901年,哈同独立开办了哈同洋行,专门从事房地产业。哈同做生意时的精明以及他对精明的心态,从他计算地租房租上就可以看出来。
哈同出租一般住房和小块土地的租期都较短,通常3-5年。租期短,既便于在需要时可及时收回,又可以在每次续约时增加租金金额。在哈同的地皮上,哪怕摆个小摊子也得交租。有个皮匠在哈同所有的弄堂口摆了个皮匠担,每月也要付地租5元。哈同每次向他收地租时,总是很和蔼地对他说:“发财、发财。”但钱是一个不能少的。
哈同计算租金的时间单位也与众不同。当时上海一般房地产业主按阳历月份收租,而哈同却以阴历月份订约计租。大家知道,阳历月份一般为
30或31天,而阴历月份为29或30天,所以阴历每3年有1个闰月,5年再闰1个月,19年有7个闰月。所以,按阴历收租每3年可以多收1个月的租金,每5年可多收2个月的租金,而每19年可多收7个月的租金。
还有,哈同发达之后,曾花了70万两银元建造了当时上海滩上最大的私家花园,名之为“爱俪园”。为了便于管理园内职工,哈同对职工的职责和等级作了明确的规定,并让账房间制作相应的徽章。但即使这样一个表明工作职责的徽章也要职工自己掏钱购买。每个徽章的制作成本仅为5个铜板,“零售价”却为4毛!
哈同的这种精明可说是已到了极境,连每个月为29天还是30天都要算计一番。但反过来看,这样的精明固然需要一定的算计能力,但毕竟又用不了多少聪明,真正需要的恐怕还是一种心态,一种对于精明本身的心态。随便什么地方,不但要想方设法地精明,而且一旦有了精明的点子,便理直气壮地付诸实施,而不顾别人会怎样想。可以说,当时的同行采用了哈同收小租的办法而没有广泛采纳他按阴历计租的办法,既是一个不如哈同精明的表现,更是一个不具备哈同对精明的坦荡态度的表现:当其他民族的商人为了自己是否会显得过于精明而犹豫不决甚或将精明的点子搁置一边时,他们同犹太商人的距离就拉开了,他们在同犹太商人的交易中处于下风的必然处境也就决定了。
知识决定命运
曾几何时犹太人不断地被驱逐、追杀,他们的财富被任意地掠夺,然而抢不去的是他们获取财富的知识。正是因为他们拥有这样无往不胜的法宝,才一次次的东山再起。知识已经成为犹太人生活中最宝贵的东西了。
在世界任何地方,犹太人凭借着自己拥有的“可以随身带走”的知识,跻身于知识要求高、流动性强的各种行业,特别是金融、商业、教育、科技、律师、娱乐、传媒等行业。在华尔街的精英中近一半有犹太血统,律师中30%是犹太人;科技人员中一半以上是犹太人,特别是在IT行业,犹太人也非常出色,犹太人执掌着《纽约时报》、《华盛顿时报》、《新闻周刊》、《华尔街日报》以及美国三大电视网ABC、CBS、NBC的帅印,时代华纳公司、米高梅公司、福克斯公司、派克公司也都是犹太人开拓的。在美国前400名巨富中,犹太人占了近三成。这些数字的列举可能显得枯燥,但我们不得不感叹犹太民族神秘的知识力量。知识在这个古老民族中竟然能焕发出如此巨大的力量,是知识拯救且复兴了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