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道法会元目录 > 道法會元卷之五(第8页)

道法會元卷之五(第8页)

???

右書十二字,付許旌陽者。凡行持緊急用。大批起怒意,付雷神行事。呼雷動雨,先坐片時,靜默呼吸,至數定,念家書祕呪,立應。非有急切危難大事,慎勿輕用。

祈晴經背上

陽動陽升

祈雨經背上

陰靜陰降

總用內號各隨祈禱移在其位作用出筆

天經家書座子

一二三

一玄二妙三至四信

道母傳經座子三箇,玄妙至信四字,及親書炁字經。

東極青書鍊度用

輔遒出經光

度神靈敷符

內函外護函

玉檢式出策役妙道

元始一炁萬神雷司

右檢付某神,宜充某院神將,如有功勳,將期榮薦,檢到奉行。結尾如前式。

上帝號令雷霆內旨

玉清上清太清

玉帝真王碧王

以上號令三界主者,五雷聽令,違者滅形。

玉誥六十二字

天元玉尺

五寸

清微令

令面令背

頂文底文

右令兩傍高六寸四分,頂拱起三分,橫闊二寸八分,厚九分。

九宸分治九霄之圖

清微正宗,自元始上帝授之玉宸道君、玄元老君,由是道君老君各傳二派,乃分清微、靈寶、道德、正一,師師相承,元元荷澤。至唐祖元君,願重慈深,博學約取,總四派而為一,會萬法以歸元,部隸三十六部七十二考召,至於鍊度登齋,章法莫不詳備。而符章經道,簡策詔令,散漫諸階,動盈篋笥,參學之士,未得要領,汗漫無歸。近世如洞淵張真人,化行四海,獨露孤峰,止以愛將神烈一階,授之學士。至於諸階雷奧,與夫鍊度奏章等法,雖間有得之者,亦鮮。究其旨,良以才難,不其然乎。五師祖真息熊真人,昔受道於雷淵黃真人,在蜀諸門人立石題名之後,其文雖備,而訣多口傳。宜真猥以菲材,叨承正派,暇日討論道法體用之旨,輒將師傳四派歸一宗譜,道樞元降祕文,列於篇首。其符章經道,簡策語令,取其切於用者,各以類聚。其諸階雷奧,止取三元神捷神烈天雷。嶽酆諸將之法,見於贊化,顯於當時者、各存其要。其鍊度登齋章法,止以玉宸為主。而行持進止之訣,撮其機要,逐一條陳,仍記諸仙宗旨,參序其間,編校成秩。甚至行移事節,各立限期,分三十品,著定檢文,以便發遣。顧泄露之罪,雖無以自文,然於初學之士,或可為神道設教之助,亦未必無小補。况兵?之餘,靈文散失,故每於同志之聞講學之際,不苟利名,略無斬惜者,所覬道化重興而宗風共振耳。豈意比年有參學者,本以無知,類乎謹愿,未嘗苦行,而得之不難,遂失之易,弗顧盟誓,視為閑文,輒被同袍詭計竊錄,從而除去序編姓名,妄將旨訣增减,掩為己有,轉以授徒。且夫道乃法體,法乃道用,體用一致,不外此心。所謂道外無心,心外無道,法皆心法,心通法通者,此也。彼盜道無師,是欺心矣,又以授徒,是欺天矣,初欲欺人而反自欺心。心而可欺,道法何在。以此行持,皇增罪戾。又安能動天地而感鬼神乎。昔景昇譚真人著《化書》,宋齊丘掩為己有。及《化書》既行,其盜竊之名竟不可掩。噫,稚子弄影,不知為影所弄之說,真人固已著之於書,齊丘豈不讀之而且冥行如是,况末世詭異者之妄為,又何足怪哉。教門高士,有志參真,當體列聖高明正大之心,而從師於道,毋為詭士暗昧盜竊之行而獲罪於于天。吾黨正宗法子,繼今而後,尤當保守靈文,毋蹈前車之覆。經云:有祕上天文,諸天共所崇。泄慢墮地獄,禍及七祖翁。聖訓明切,可不懼哉,可不戒哉。嗣派原陽子趙宜真書。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