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拐角遇到幸福 > 第七章 打造幸福心境风雨过后可见彩虹(第3页)

第七章 打造幸福心境风雨过后可见彩虹(第3页)

杨怀保一个普通家庭出来的孩子,然而父母的重病缠身、弟弟的年幼,使这些繁重的生活琐事都压在了他的身上。他从12岁起就成了家庭的顶梁柱,一路走到如今,由于那些生活的磨难,使他比同龄人更加坚强和懂事。

杨怀保上初中时,他的母因病丧失了劳动能力,这无疑是使这个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对于年幼的杨怀保来说,生活的磨难才刚刚开始。读高中一年级时,他的弟弟也开始上学。多病的父亲来到县郊的一个建筑工地上干活,才干了几天,膝盖便被钢筋砸伤。由于没有到正规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父亲的脚落下了后遗症,丧失了干重活的能力,一家人的生活陷入绝境。学校在获悉杨怀保的家境后,决定免除他3年的学费。

在父亲养病的日子里,杨怀保上高二了,家里想办法给他借来了200元钱。杨怀保把账一算,每天伙食费等一切开支不能超过2元钱,才能把这个学期读完。于是,杨怀保每天早上买好一天的6个馒头,早上吃一个馒头,喝一碗稀饭,中午就去学校餐厅盛一碗免费的汤,和着3个馒头吃,剩下的两个馒头晚上吃。那时候,正值长身体的年纪,杨怀保常常因为饥饿而体力不支。

然而,即使如此恶劣的条件,杨怀保还是坚持下来了。高三那年,当别人都在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冲刺的时候,他利用课下的时间和父亲去县城附近帮人收割油菜和小麦。那段时间里,杨怀保下午放了学便骑自行车带父亲到地里,一直干到凌晨1点多。拿工钱的时候,杨怀保惊喜地发现,一个晚上自己跟父亲居然可以赚60多元。

即便干活耽误了他很多宝贵的学习时间,他依然考上了湖南省的湘潭大学,成为村里第一个大学本科生。高考结束后的第4天,杨怀保独自一人来到西安找工作。在班主任老师的催促下,杨怀保揣着打工挣来的1200元,走入了湘潭大学。

在大学的每一天,当别人都在享受初来大学的闲暇和娱乐时,杨怀保却一下课就穿梭在校园里,寻找着可以赚到生活费的工作。2004年春节,回到告别半年的家中,杨怀保发现父母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正在长个子的弟弟也十分瘦小,他们都需要人照顾。杨怀保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大吃一惊的艰难决定:带着家人上大学。租房子、给弟弟找学校、帮父亲找份力所能及的活,杨怀保终于把一切都打点好,将父亲、母亲和弟弟都接到了湘潭。

为了挣钱养家,学习之余,杨怀保四处寻找打工的机会。2004年暑假,杨怀保在长沙一口气找了3份工作:白天骑上自行车,沿街推销口香糖,同时利用空隙兼做某大学的招生工作,晚上则到学生家中做家教。每天杨怀保清早出门,一直要忙到晚上10点多。一个暑假下来,他赚了5200多元钱。

2006年,杨怀保成功应聘到TCL公司。然而,因为父母需要人照顾,他最终忍痛把远方的工作辞掉了,做出了考研究生的决定。

短短二十几年,杨怀保却经受了其他年轻人所从来没有遇到过的苦难,然而他丝毫没有向生活的磨难低头。走到现在,他已经跨越了最困难的时期,相信以后的路会越来越好。苦难成就人生。罗曼罗兰笔下的约翰克利斯朵夫也是一个苦难的宠儿,从出生到死亡,这个坚强的行者从未因磨难或是诱惑而改变自己心中坚强的信仰。

苦难是必经的磨难,这不仅仅是一条人生哲理,更是一条人生信仰。有了这样的信仰,无论受到多大的磨难,你都能坚强地走过去。像一首歌中唱的那样:阳光总在风雨后。走过迷雾,阳光就会普照大地。

苦难是一所大学,凡成大事业者都是从这所学校合格毕业的学生,经历了苦难的磨炼,你才能够更加强壮。很多人当看到成功人士的光环时,便开始埋怨人生不公,这些人只看到了美好的一面,却没有看到他们也是从风雨中走过来的。没有经历风雨又怎么能看到美丽的彩虹?停止抱怨吧,敢于接受苦难的磨炼才是成功者该有的气魄。

苦难是必经的磨难,这不仅仅是一条人生哲理,更是一条人生信仰。有了这样的信仰,无论受到多大的磨难,你都能坚强地走过去。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上苍赐予梅花沁人心脾的芬芳,同时也给了它必须经受寒冷的逆境。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逆境是芬芳的前奏,逆境是成功的前提。我们要乐观地看待逆境的出现,不要躲避它的历练,记住一点:逆境是上苍的礼物。

当我们出生在人世间的哪一瞬,上苍就赐予了我们很多礼物,包括生命、语言、美貌、健康,当然还有逆境和磨炼。或许你会问磨炼也能称得上是礼物吗,里面都是一些痛苦和泪水,回答是肯定的。逆境让你更加深刻地理解人生,更加真切地体会生命。正是因为这些逆境的存在,你的人生才充满力量和斗志。

在地球上,有这样一种飞蛾,它的名字叫做帝王蛾。能称得上是蛾中之王的它们,具有比其他飞蛾更大的体型,它们的翅膀也比普通的蛾子更加有力。当帝王蛾出生前,它们被裹在严实的蛹中,它必须把翅膀从蛹中硬生生的拽出来。这个过程是痛苦的,如果经受不起它的磨炼,就会遭到优胜劣汰的结果:有的蛾子因为受不了疼痛而停止挣扎,最终将会困死在蛹中;有的蛾子则在不停地往外拽自己的身体,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磨着自己柔软的的身体,虽然很痛苦,可是却为它锻炼出了强健的翅膀。经历过这样的逆境之后,他们就具备了上苍赐予的神奇力量,成为蛾中最优秀的品种。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有一段非常著名的描写:“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从这段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凡成就事业者,都是从逆境走来的人。他们接受了上苍安排的逆境,勇于和它抗衡,才能得到后期的发展。

庸人制造逆境,贤才扭转逆境。逆境有时候便是上苍帮助你摆脱庸者的身份而悉心给你安排的。有的人不但不给予感激和接受,反而谩骂命运无情,社会不公,真是十足的愚人。法国画家库尔贝的一生几乎都是在逆境中度过的。然而,他的巨作《浪》却至今依然打动观阅者的心魂。

逆境出人才。在外留学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他们放弃了国内的安逸的生活,独自一人面对国外的种种困难,在那样的逆境中得到了很多的成长。在外留学时,几乎每一个人都有过辛苦打工的经历。他们白天上课,晚上去干活,还要忍受一些本地人的歧视和欺辱。从码头上扛大包的人群中,从餐馆中忙忙碌碌的人群中,从工地上扛水泥的人群中,都时常有他们的身影。有一位朋友回忆国外的那段生活时,说道,厉练,国外的每一天都如地狱般历练。那时候,由于语言不通,给生活带来巨大不便。上课也总是听不明白,需要课下花费十倍的精力重新温习。由于肤色不同,总会遭到谩骂和指点。一天赶三份小工,为了稀薄的收入,早上很早就得起来去送报纸。恍惚记得那时候,每天只能睡三个小时。当然,走过了最黑暗的路,现在便是收获的季节。

逆境才是磨炼意志的环境。在温室中如何健康成长,依然是缺乏一些生命的元素。逆境让人的生命更加完整。人的潜力是无限大的,很多时候我们在顺境中是不能把它们发挥出来的。这时候逆境就派上了用场,它可以刺激我们的斗志,激发我们的潜力。看中国的历史,多少名留历史的人都是从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走来的,正是这些经历才有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结果。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成功不会来的那么简单,它的前序就是那些令很多人退缩的苦难。

真正地理解这些苦难的意义,才能敢于直面惨淡的逆境。逆境是上天赐予你的礼物,虽然外表可憎,但是金玉其内,不要拒绝,勇敢地接受它吧!

你的苦有多大,它后面的甜便有多大

苦是人生不可缺少的钙元素,如果你没有吃过苦,说明你的人生不是完整的,学会吃苦,懂得如何吃苦,你便能够从中收获巨大。苦,虽然折磨人,但是同时也是锻炼人的最直接的方法。吃苦是一种资本,因为不经历一番寒彻骨,怎有梅花扑鼻香?只有尝过了人生之苦,收获的果实才能更加甘甜。

一个在温室中长大的孩子,没有风雨的锻炼,没有烈日的烘烤,很容易一走出温室就经受不起外界的恶劣条件而被击垮,这种精神上的缺钙现象同样告诉我们,适当的吃苦是必须的。苦,锻炼了人的心智,磨炼出人的意志,使人能更乐观地憧憬着美好,境由新生,路便越来越好走。

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吃苦是福,是成就一番大事业前不可避免的前奏。

据说在亚马逊平原上生活着一种雕鹰,这种鹰被称为亚马逊平原的“飞行之王”。然而成为飞行之王的路是不平坦的,必须经历一段其他鸟类从未吃过的苦头才行。当小雕鹰刚学会飞翔不久,它的母亲便把它的翅膀上的大部分肋骨弄断,然后把小雕鹰叼到山顶、树梢等高处,再从上往下扔,强迫小雕鹰忍痛飞翔。困境中的小雕鹰有强烈的求生力,它的受伤的翅膀依然可以扇动,这时候由于骨骼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受伤的翅膀在充血中得到历练,当它痊愈后,那双翅膀就如再生的凤凰,充满神奇的力量。但是如果有好心人,把小雕鹰带回家,把它的伤口包扎好,让它慢慢养伤,那么它就躲开了吃苦的经历,但是当把它重新放回到平原上的时候,它就无法再飞高了。吃苦是福,吃苦才给了小雕鹰一双神奇的、充满力量的翅膀,

人生是幸福和痛苦的复合体,我们无法给谁保证他的人生全是甜蜜,相反我们却可以肯定每一人的人生都是幸福和痛苦的混合。幸福可以给你美妙的感觉,而痛苦却可以给你异于常人的翅膀。

世界著名画家凡·高的一生可谓是历经万般苦难,从《凡·高传》中字里行间,我们都可以深刻体会到这位伟大的画家的伤口和疼痛。这个世界上或许没有人可以真切体会他的苦痛。我们难以想象,是什么样的痛苦可以让他自己忍心用剃须刀片割下了自己的一只耳朵;我们更难以想象,是什么样的苦难可以让他在麦田中竟然对着自己的胃部开了一枪,而且是不致命的一枪。两天之后,这位画家才在剧痛中去世。

或许他早以精神崩溃,或许他早就厌烦了这个苦难的人生,然而苦难却又同时给了他旷世的创作灵感。这位年轻的画家在他短短的37年的生命中,却奉献出了震动世界的名画。他早期的画喜欢用荷兰画派的褐色调,但他天性中存在的热情使他抛弃荷兰画派的暗淡和沉寂,并迅速远离印象派,因为印象派对外部世界瞬间真实性的追求和他充满主体意识的精神状态相去甚远。在他的画作中,不是以线条而是以环境来抓住对象。他重新改变现实,以达到实实在在的真实,促成了表现主义的诞生。

历史证明,这位生前一直不得志的画家,在其死后若干年终于得到了承认。他的一个作品《加歇医生的肖像》如今已被拍出了8250万美元的天价。这是作者的苦难赋予它的价值。

作家史铁生虽然失去了双腿,然而他却用心灵和鼻尖感动了一代人。在他最青春得意的年纪时,他却失去了双腿,这种苦难是一般人无法忍受的。然而,史铁生坚持走过来了,并且成为了一名作家。对于苦难,他这样说:“我越来越相信,人生是苦海,是惩罚,是原罪。对惩罚之地的最恰当的态度,是把它看成锤炼之地”。

吃苦是难免的。这苦有轻有重,无论命运给你安排了哪一种,你都无从抗拒。但是要相信命运是公平的,你的苦有多大,它后面的甜便有多大。不要害怕吃苦,要从另一个角度来审视苦难,接受苦难。当你克服它的时候,就是你自由翱翔的时候。

苦难是每一个人都不想面对的,但是当它出现在我们的生命中时,我们又无法逃脱,这时候我们就需要换个方向来看待它——吃苦是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