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以为,天命占其三,人为占其七。
天命所归,加上开国君王励精图治,则王朝欣欣向荣。
然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后世子孙坐享其成不思进取,则盛极而衰!”
次辅钱龙锡拱手。
崇祯微微点头。
钱龙锡到底经历过大起大落,很多事算是有较深的认知。
“陛下,我朝自太祖立国至今267年,臣以为,已到陛下所言300年周期之末端。
当今大明病入膏肓,应祛除毒瘤刮骨疗伤,再施以猛药治之,否则大厦将倾也!”
兵部左侍郎王业浩,一语惊艳四座。
啧啧,有些大臣心中咯噔。
王业浩说的每句话,无不映射着大明恐不长久,这厮就不怕皇帝降罪?
大家陷入沉寂之中,天子表情平淡,无任何异样。
钟炌也好,钱龙锡也罢,说得都有一定道理。
只是都太笼统,没有一个明确概念。
倒是王业浩说得更贴切一些,皇帝来了点兴趣。
“王爱卿,你继续说。”
“臣。。。。。。臣。。。。。。”
或许是意识到方才有点出言不逊,王业浩泛起丝丝惶恐。
崇祯苦笑,说道:
“朕改制弹劾规制,革新上朝制度,陈演说朕限制言路,想必朝堂诸公仍颇有微词。
朕要的乃务实之人,那种腐朽心怀不轨者,只能被青史鄙夷。
朕要让诸位看看,什么才叫真正的言路,王爱卿但说无妨!”
“遵旨!”
王业浩眼前一亮。
大明在历代王朝中,言路算最开明之朝。
不过大逆不道的词汇,还真不敢咋说,可皇帝都这般姿态,就顾不了那么多了。
“陛下,臣以为,大明之顽疾乃吏治、财税、土地、内忧外患等叠加所致!
最关键一点,读书人误读圣贤书,将天下万民中的民,误解成陛下所言之乡绅地主!”
王业浩高声应对,接着一气呵成:
“秦二世有陈胜吴广起义,成为大秦催命符。
黄巢满城尽带黄金甲,让盛唐走向覆灭,二者与我朝当下何其相似!
陛下惩治原庸碌内阁,惩处意图谋反之勋贵商人,是为刮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