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上乱成一团,七嘴八舌不绝于耳。
鸿胪寺官员出言呵斥,朝臣才悉数退出。
王承恩将诸臣反应看在眼里,冷哼一声,与蒋翰林一道欣然离去。
参考消息:
历代圣旨,一般由翰林院、或皇帝指派的专人传旨。
明朝自朱瞻基起,开始重用太监,宦官有了读书识字机会。
普通圣旨才变由太监宣读。
但比较重要的圣旨,仍按规制不变。
历代王朝限制宦官涉政,太监基本都目不识丁,根本无法宣旨。
电视剧上来不来圣旨一摊,太监开始字正腔圆宣读。
除明代电视剧符合事实外,其余朝代纯属扯淡。
。。。。。。
坤宁宫。
懿安皇后张嫣、贵妃田秀英等,正编撰着华夏日报。
几人眼圈微红,昨晚熬到丑时方入睡,今早不到辰时就起床。
昨天皇后叫上她们,说了圣上旨意,几人甚感不可思议,弄清楚后又都无比兴奋。
她们都饱读诗书,做起来并不生分。
按经厂送来的活字模块预估,两张纸排版完毕后,尚有部分空余。
一时没想好该编写何种内容。
美人们正挖空心思皱眉间,皇帝驾到。
一番后宫礼仪,崇祯拿起底稿。
边看边点头称赞,夸得美人们喜滋滋。
还顺手提笔,写了几个醒目标题,让众人目瞪口呆。
当皇后说出尚余有版面,暂未想好何种内容时。
崇祯寻思一阵,列出两条启事。
第一则,募兵信息,近日禁卫军(原四大营)于城中招兵,欢迎百姓踊跃报名,还列出相关要求及待遇。
第二则,招纳庄户启事,西苑及各皇室官地,大量招纳百姓,阐述了田租标准,官地未来发展趋势等等。
如此,版面就齐了。
崇祯大手一挥,两则信息,由内帑支付八钱银子广告费。
这还要收钱?
美人们有些不解,经皇帝解释后全都喜笑颜开。
将底稿让太监送去经厂,第一期刊印5000份,明日一早便可发行。
。。。。。。
内阁值房中。
若干份邸报、圣旨签署盖印完毕,数个内阁行走与通政使司的人正清点交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