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作为朝中重臣,读书人的那份迂腐气告诉他们,如果不说点什么,似乎有失身份。
无论君王对与错,反正都要发表观点,此乃臣子“本分”也。
兵部尚书张凤翼抢先一步,拱手道:
“启禀陛下,如此荒废朝政,老臣甚觉不妥,望陛下三思!”
崇祯望了他一眼,非常鄙夷。
装个锤子的清高,都八十几了,咋没摔死在路上!
按照历史轨迹,这家伙明年将被派往前线,一上任就开始吃慢性毒药。
直到建奴抢完准备回家了,他也差不多毒发身亡
博得一个善终。
当初原主真是眼瞎,让这种老不死的当兵部尚书,还一当就是五年。
本欲发怒,想想还是作罢,缓和些许,没啥好气地说道:
“张爱卿,你都这么大岁数,身子骨怎样?是否吃得消?
朕这般革新,好与歹,众卿心中自有计较。
你年岁大了,朕以为你应该去颐养天年,此等好事少驳为妙!”
张凤翼老脸憋得通红,想长长脸结果被数落。
皇帝好像也不想让他再当官儿了,弓着腰有点不知所措。
温体仁赶忙上前作揖:
“禀陛下,大司马乃出于担忧,一时思虑不周,望陛下明察!
陛下此番革新,并非荒废朝政,相反让臣子养精蓄锐,必然事半功倍,实乃体恤百官之善政也。
臣等感恩戴德,谨遵圣上旨意!”
其余诸臣纷纷拱手,算是附和默认。
“温爱卿所言,朕心甚慰!”
说完假惺惺点头,报以一个善意的笑容。
温体仁大喜,在皇帝抛出这个话题时,就已打算奉承一番,不想被张凤翼抢先,还说错了方向。
老家伙是他的人,就是太老了,有时候难免犯糊涂。
先前早朝,老温的几个喽啰被除,心里就慌乱了一阵。
皇帝那般暴怒,又强行推出言官上奏新制,顺手再灭他一员大将。
若再不于君前表现,真不敢保证未来怎样。
皇帝究竟给老唐看了什么,他心里是虚的。
反正笑脸相迎乃当下必须,表示稍后就去昭告百官,立即按新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