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太好了,你认为大食数字如何?”
“陛下,大食数字通俗简单,便于快速计算书写。”
“爱卿所言极是,朕这两本书便是以大食数字为蓝本,作了些加减运用之术。
只要教学得当,孩童学起来并不困难,朕要交个差事予爱卿。”
“请陛下训示!”
“爱卿当过教谕,懂得教授之法,此两本数学书分为上下册,可教学孩童一年。
故朕要你尽快熟悉此书,把官地所有教书先生先教会,实时监督引导,此乃格物之基础学科!”
“臣遵旨!”
“朕打算未来要将大明往科学格物引领,单靠写文章,大明如何长久发展!”
“臣。。。。。。”
宋应星心中大喜。
若是那样就太好了,他知道格物的益处,可惜历代王朝均不重视,不禁激动万分。
“朕把天下所有格物之学称为科学,这也是设立科学院之初衷,爱卿的大作,也该早日让其问世!”
“陛下怎知臣在写作?”
宋应星满脸惊异。
皇帝被问住,他看过史书当然知道,可宋应星哪晓得他是穿越者啊,随口道:
“爱卿擅长格物,想必会有所着作,朕就是猜的。”
宋应星非常感动:
“禀陛下,臣确有相应手稿,包揽天下诸多农、工及冶炼之术。
现已完书近八成,臣一定加紧编写!”
历史上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的确还要两年才能问世。
可惜那本书诞生于乱世,后来还被螨清焚毁。
直到民国期间,有华夏学者在日本发现此书,才知道明代竟然有如此经典的百科全书。
崇祯之所以话随口出,便是想到了这些,如今可不能再埋没华夏精髓。
“宋爱卿,你可广寻志同道合之人,既可分担你官地事务,同时也能早日出书,若有难处直接找方正化!”
“微臣谨记!”
“方大伴,你记住了吗?”
“奴婢遵旨!”
说完,方正化朝宋应星作揖。
“对了,朕提醒你,书籍尽量使用白话文,不必全部写完才印制。
爱卿可以先出一两册,如此岂不更早惠及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