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染没有追究他们没有卖身契能卖人这事,而是又甩出二十两银子,问清楚了那富商的衣着相貌。
然后林晓染就带着薛大妮去了鹭江码头。
此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江边码头上一片寂静,只有几家铺子还开着门,码头里虽然停靠了几条小船,但已经没有往江南去的大客船了。
林晓染问了码头上一位管事,管事说往南方去的客船一个时辰前就出发了,她来晚了一步!
林晓染一拳就擂在一个木桩上,木桩那么坚硬的木头都被她打出一个深坑,看得管事一愣一愣的,眼睛瞪溜圆。
林晓染知道时间紧迫,就将码头里的几个小船的船夫叫出来。
“我有急事想要去江南,能不能麻烦你们谁送我一趟,我给一百两银子的船资。”
几个船夫互相看看,都摇了摇头。
一个年岁最大的船夫道:“姑娘,我们这些小船跑不了长途,我们都是往对岸运货的船,你要是想上江南得等明天的大船。”
“两百两银子!”林晓染加了价码。
几人还是摇头。
“五百两银子!”林晓染再度加价。
这时那位老船夫有些意动:“姑娘,咱们船小,装不下多少粮食锅灶,所以我得先去铺子里买些干粮和清水带上。如果能买到干粮和水,我就连夜送你去江南。”
“好,我也去买些干粮!”
林晓染转头对薛大妮道:“大妮姐,你赶马车回平安村,我去江南找孩子们。”
“姑娘,让我跟你一起去吧,你一个人去那么远的地方我不放心。”
“不行,家里还有那么多人呢,你回去给他们说一声,要不然他们惦记着。”
好说歹说,林晓染将薛大妮劝了回去,然后她就去烧饼铺子买了二十个烧饼,灌了一水囊的清水。
然后她给了老船夫两张一百两的银票,余下的船资回程再给。
此时老船夫也买了半袋子的干粮和两水囊的清水。
这家铺子还算仁义,人脸那么大的芝麻烧饼五文钱一个,清水不要钱,随便灌。
二人准备就绪,就登上了小船,船头挂了一盏灯笼,小船在一团昏暗的橘黄色光晕中,摇摇晃晃顺流南下。
而薛大妮站在码头上,一直看着,直到小船看不见踪影了,才赶着马车回了平安村。
晚上行船危险性很高,所以小船行驶地非常缓慢,几乎就是随着水流在前进。
幸好大周朝吏治清明,江上并没有水匪拦路打劫,所以只要掌好舵,别让小船被风浪掀翻就行了。
此时已经进了八月,夜晚的江风已经很凉了,林晓染从空间中拿出一件薄的白色锦缎斗篷披上。
坐在船头摇橹的船夫,一边行船一边同林晓染唠起了家长里短。
这位老丈姓张,今年四十六岁,家中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还有两个孙子一个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