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套经济运行方式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已经得到了验证,大家消费越多,将来到手的收入也就越多,支付的很多成本在收入增加的过程中就抵消掉了。
叶子书看到这种情形,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如果全国有25亿人购买,就能将投入的资金赚回来,剩下的部分就是纯利润了。
至于国外的购买者,就没有这样的优惠条件,而且越到后面购买,好的房子也会越少,之前购买的房子,有很大的升值空间。
海洋之星具备了一座城市的所有功能,医院、学校、商业设施就不用多说了,还有自己的码头、工业体系和农业生产体系。
这意味着只需要依靠外部的原材料,这里基本的物资供应基本上能够自给自足,只需要向外购买必要的其他商品就可以了。
这么做的目的,就是减轻运输压力,想要维持如此庞大的人口居住,全部依赖外部供应很难,基础物资必须要自给自足。
这上面配备了非常完善的资源回收系统,既不能给海洋造成太多的生活垃圾,又能废物利用,进一步减少外部资源的供给。
可以说,海洋之星其实算得上是天渊之城的预演项目,有了建造海洋之星的经验,有助于将来设计更完善的天渊之城。
别看海洋之星平时漂浮在海面,实际上它是可以全部沉入海底,在此之前,只需要将城市穹顶系统打开,就可以将上面部分给笼罩住。
鉴于进入海底危险系数比较高,一旦发生事故,将是难以挽回的灾难,除了穹顶系统之外,还配备了星舰上使用的伪空间防护系统。
只是伪空间防护系统毕竟太过于高端了,正常情况下是不会开启的,只有在穹顶系统出现问题的时候,立马接管,避免海水进入。
设计上经过叶子书设计的穹顶系统,想要发生事故的概率实在是太低了,只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增加伪空间防护系统,就能确保万无一失。
除此之外,伪空间防护系统也是避免有人攻击海洋之星,虽然大概率是没有人敢这么干,但是事实总是难以意料,多一种手段总没错。
毕竟花费这么多钱建设海洋之星,也不差这点钱安装伪空间系统,大钱都花出去了,小钱就没有必要省。
按照目前的预售情况来看,万城基业投资1500万亿元,大概率是能收回来,说不好还能净赚不少。
实际上海洋之星的设计使用寿命非常长,达到上千年都没有问题,之所以产权定位99年,主要是怕紧急使用的时候,需要将海洋之星的资源回收。
建设如此庞大规模的海洋之星,除了赚钱以外,更重要的还是资源储存,等到真正需要资源的时候,立马就可以作为原材料使用。
如果是按照以前的方式来拆解如此庞大的海洋之星,光是拆解就需要不知道多少年,中间还需要将拆解后的材料分类提纯,同样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
但是现在有了专门的彷生微生物,资源回收利用就没有那么麻烦,就算如此庞大的海洋之星,在微生物的侵蚀下,也只需要一年时间,资源就能分门别类回收回来。
如果将来继续使用的话,超过99年产权,就需要签订延期合同,大概率国内民众不需要续签费,或者是以非常低廉的价格续签。
果然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面,国内民众陆陆续续有增加了2亿套预订量,国内总预订量达到了3亿套,销售出去450亿平方米的面积。
而国际上也有大批的有钱人购买这上面的房产,只是数量就要差得多,不过购买豪宅的也不在少数,毕竟哪个国家都有一些有钱人。
国外销售出去1000多万套,销售面积为20亿平方米,一年的时间总共销售出去470以平方米,还剩下30亿平方米。
剩下的房产并不着急销售出去,随着我国人口政策的开放,接下来几十年内,国内的人口会呈现快速增加的趋势,剩下的房产可以留着慢慢销售。
也可以作为旅游旺季出租,毕竟酒店数量终究有限,在旺季的时候,可以拿出闲置的房子出租,也能赚一笔钱。
海洋之星水面建筑并不复杂,不会有太多的高楼大厦,一般最高也只有10层建筑,但是水面以下,却是一幅高楼大厦的景象,只需要倒着看。
之所以这么设计,目的是让海底的房子,尽可能观赏到海底景观,可以看到鱼儿在他们的窗户外游来游去,是一种非常新奇的体验。
当整座海洋之星深入几千米,甚至上万米的海底,原本错综复杂的地下城市,同样会被穹顶系统给包裹住,从外面远处看有点像飞碟。
可以说,海洋之星、空中之城这种级别的工业产品,是普通人能够轻易接触到的顶尖之作,星舰不是普通人能够随意观看和游览的东西。
所以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海洋之星和空中之城,都不会缺少游客和投资者,未来在海洋之星上面购买房产,将是富人的标志之一。
为了能够吸引全世界的投资者,政府还开了绿灯,表示海洋之星不需要完全遵守国内法律,管理方式和法律制定,将完全交给万城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