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文涛的事情,宋知夏自然是不知道的,就连他和魏春燕一起被送去农场改造的事情,她也是后来听别人说的。婚期越来越近,她在忙着做新房的窗帘和结婚那天要穿的衣服。好在如今有了缝纫机,方便了许多。
江河最近也忙,天气越来越冷了,他每天除了上班,还要忙着去山上砍柴火。虽然分了家,但是老两口那边要用的柴火还是兄弟三个一起砍回来的,四奶那里也要准备,再加上他知道宋知夏怕冷,新房子的柴火自然也得备的足足的。这么算下来,确实够他忙的。
等两个人把各自手里的事情都忙活好了,已经快到腊月了,婚期定在腊月十六,宋知夏已经提前分别给宋建军和大舅妈去了信。大舅妈早早回了信,说一定回来,宋建军那边却一直没有消息,这让她心里难免有点忐忑。
收到宋建军的回信,已经是腊月初了,这次倒没有再继续反对她结婚,只说工作有变动,即将外调,手上有很多工作需要交接,实在抽不出时间过来。随信寄了一张汇款单过来,上面是一千块钱,让宋知夏自已看着买点东西,却没有说外调到什么地方去。
宋知夏看着信和汇款单,心里多少有点复杂,先是松了一口气,家里终于同意她和江河结婚了,但是宋建军不过来,她肯定也是有点失落的。不过好在她上次回去一趟,也算是看开了一些事情,很快就把那点失落放下了。
腊月初十那天,宋知夏特意收拾了一番,江河骑车接上她一起去领结婚证。虽然这时候领结婚证并不需要照片,但是领完证之后,两个人还是去照相馆里拍了一张,算是留个纪念。
说起拍照,还差点闹了个笑话。一开始摄影师是打算让两人肩并肩站着拍的,后来发现这两人身高差距有点大,非要站着拍的话,就很难肩并肩。后来没办法,只好拿了两张凳子过来,让他们坐着拍,这才显得差距没那么大。
因为这个小插曲,拍出来的照片里,宋知夏的神色显得并不是特别高兴,只是稍微弯了弯嘴角,江河拍的倒是笑的很开心,哪怕是黑白照片,都能清楚的看到他那一嘴大白牙。
大舅妈过来的时候已经是腊月十四了,这次是她一个人过来的,大舅给安排了司机送她。不知是不是赶路的原因,她看上去比上次来的时候憔悴了不少。
宋知夏有些担心,怕她身体吃不消,大舅妈却不当一回事,反而笑着安慰她,“年纪大了是这样的,不用担心,休息休息就好了。”
晚上大舅妈和宋知夏一起睡,躺在炕上,大舅妈犹豫了很久,还是问起了宋建军的事情,“你爸那边的事情,你都知道了?”
宋知夏神色有一瞬间的不自然,很快又笑了起来,“我知道呀,他写信告诉我了,不就是要外调吗?反正我本来也不在南城了,他调去哪里,对我都没有影响。”
大舅妈勉强笑了笑,又摸了摸她的脑袋,“小珍珠说的对,你已经长大了,马上也要有自已的小家庭,完全可以自已照顾自已了。”
这一晚,大舅妈和宋知夏说了很多很多,从如何处理婆媳妯娌之间的关系,说到怀孕生子,以及如何持家过日子,经营夫妻感情,事无巨细,好像恨不得一次能把一辈子可能遇到的事情都教给她。
一开始宋知夏还有点奇怪,但是想想自已马上要嫁人了,大舅妈肯定是担心她才会这样,也就不觉得奇怪了。哪怕大舅妈说的再多,她都乖乖听着,没有一丝一毫的不耐烦,直到后半夜,才止住话头。
第二天宋知夏醒的时候,大舅妈已经起来了,正在院子里和四奶说话,看到她起来了,就打趣她:“谁家的新娘子,这么爱睡懒觉啊?”宋知夏立马红了脸,跑过去搂着她的胳膊撒娇,“大舅妈~”
大舅妈笑着摸摸她的头脸,见她都快结婚了仍是一副不知世事的样子,心中忍不住一叹。从前他们看不上乡下,不愿意让宋知夏嫁过来,如今看来,嫁到这里来,也算是一件阴差阳错的好事了。
过了没多久,王桂香过来了,她是来请四奶和大舅妈去吃杀猪菜的。今年家里还是跟往年一样养了两头猪,交了一头任务猪之后,剩下的这头他们也不打算卖肉了,留出一部分办酒席,剩下的分成四份,明年一年的猪肉都有了。
“四婶子,她舅妈,你们跟我一起去吧,夏夏今天就不让她过去了,回头吃饭的时候,我给她端过来。”这里的风俗是结婚前三天双方不见面,所以王桂香才会这么说。
大舅妈其实没什么胃口,这会儿也不想去凑这个热闹,但是她人都来了,要是不过去,估计人家要说闲话了,就和四奶一起去了江家。
晌午的时候,大丫端着饭菜过来了,满满的两大碗,宋知夏有点吃惊,“怎么这么多?”
大丫抿嘴笑了笑,“小婶婶,有一碗是我的,三叔怕你一个人无聊,让我过来陪你一起吃。”
宋知夏心里发甜,脸上也笑的甜甜的,拉着大丫就进了自已屋里,“那好,咱们去炕上坐着吃,那里暖和。”一边说,一边摆好了炕桌。
大丫就这么和宋知夏面对面坐着吃了起来,一边吃一边拿眼睛去看宋知夏。宋知夏有些好笑,“你看我干什么?我脸上有东西?”
大丫赶紧摇头,“没有没有,小婶婶,我就是看你好看,皮肤也好,你舅妈也是,是不是你们城里人都这么白啊?”
宋知夏想了想,从自已碗里夹了一块肉放进大丫碗里,对她说:“那也不是,只不过城里人相对来说生活条件要好一些,又不用种地,所以才看着白一些。”
大丫听着很是羡慕,“真好,我也想做城里人!”她已经十三岁了,到了爱美的年纪。
宋知夏冲她笑笑,鼓励道:“当然可以,只要你好好读书,以后找个好工作,就能一直留在城里了。”
大丫听的眼睛大亮,用力点点头,“我知道了,小婶婶。”两个人说说笑笑的,吃完饭又凑在一起继续聊天,半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