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瞻拈须微微一笑,道:“你了个小小的羽林郎,却不畏权贵,秉公执法,难得难得。”
刘胤拱手道:“诸葛大人谬赞了,卑职也只是尽些份内之事。”
诸葛瞻含笑道:“你叫什么名字?”
“在下刘胤。”
明显地看到诸葛瞻眼神之中掠过一抹异色,不过很快就消逝不见了,他只是轻轻地点点了头,没有再多的表示,很快就离开了。
刘胤倒是一头雾水,从诸葛瞻的神情之中,分明看到他是知晓刘胤这个人的,但之后又装作漠然的表情,真让人好生奇怪。
自己从来没有和诸葛瞻有过什么交集,更未有过什么冲突,他缘何会如此?
诸葛瞻可是带着一代贤相诸葛亮的光环入朝的,诸葛亮病死五丈原的时候,诸葛瞻只有八岁,聪慧过人,诸葛亮都担心他早成,恐怕难为重器。十七岁的时候,刘禅将公主许配给他,任职骑都尉,此后一路仕途平坦,历任羽林中郎将、射声校尉、侍中、累官迁尚书仆射,加军师将军。景耀四年,诸葛瞻迁任卫将军兼行中都护、录尚书事。
录尚书事是一种加官,本身没有品秩,自西汉以来,尚书台权力渐重,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而尚书令身为尚书台的首长,却只有千石的俸秩,故而以公卿权重者为录尚书事。曹操诸葛亮顾雍都是以丞相兼录尚书事总揽朝政的。
现在蜀汉朝庭之中,拥有录尚书事头衔的,只有大将军姜维、辅国大将军董厥和诸葛瞻三人,也就是说蜀国的朝政是由这三个人共同把持的。诸葛瞻作为后起之秀,能在蜀汉朝中占据如此重要的一席,也是相当了不起的。
刘胤只是不知道这位位高权重的诸葛瞻倒底有什么想法会是此番表情,毕竟自己现在的地位和他差了可不是一级两级。
赵虎拍了拍胸口,刚才的一幕,几乎吓得他魂都飞了,一个小小的侍卫,居然敢顶撞新兴王,换到平时,那是他们做梦都不曾看到的一幕。方才赵虎还隐隐担心,生怕发怒的新兴王做出什么不理智的举动来,人家高高在上,弄死几个侍卫跟掐死几只蚂蚁没有多大的区别。
“刘郎官,你也太牛了,居然敢挡新兴王的驾,换作我们,气都不敢吭上一声,得罪了新兴王,可是绝没有好果子吃的。”赵虎惊魂未甫,不过他对刘胤倒是佩服地五体投地。
刘胤只是淡然一笑道:“我们只是按规矩来守门,没什么得罪不得罪的,做好自己的本分之事,他也未必能怎么样。”
赵虎摇摇头,道:“刘郎官,你敢如此做,可打死我们也是不敢。”
方勇方才听得明白,问道:“方才听新兴王称呼你做堂兄,难道你真是他的堂兄?”
刘胤还没有来得及回答,身后一人已是爽朗地大笑道:“那自然是真的,如假包换!”
刘胤回过头,笑着道:“五哥,你也来了。”
来的人正是刘谌,赵虎方勇如何不识得北地王,(未完待续。。)
第237章 涪城之战(三)
钟会的手中,毕竟有着十多万的大军,投鞭可断流,就算是用人来填,也足以填平这宽只有一里多左右的涪水。钟会下令再建浮桥,全部的舟桥部队立刻投入到了建桥之中,此次魏军就不光是建一座浮桥,而是同时兴建了四座浮桥。
东吴的蒙冲舰队,又出现在了东南的江面上,准备着故技重演,不过他们并没有性急地采取行动,而是观望着,等魏军的浮桥建成个七八成,再一鼓作气地将其摧毁。
胡烈心有余悸地对钟会道:“大都督,吴人战船犀利,浮桥根本就挡不住其一撞。”
钟会冷沉地盯着江面,嘴角上挂着若有若无的笑容,冷笑一声道:“本督自有安排,吴人战船敢来偷袭,保管让他们葬身鱼腹!”
钟会之所以有恃无恐,就是因为他的手中,还是有压制吴人战船的底牌。胡烈所率的先登营,是以骑兵和轻装步兵为主,在机动方面无与伦比,但在重型武器的配备上,自然就欠缺的多。
虽然蜀道艰难,许多超重型的装备魏军此次并没有携带,但象可拆卸的床弩,魏军还是带了不少的,邓艾偷袭阴平道时也曾携带过轻型的床弩,而钟会的手中,更是拥有着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床弩。
魏军的床弩与蜀军的连弩车研发方向上是不一样的,蜀军的连弩车是适合蜀中地形而建造的,轻便、机动、灵活、一发多矢是其主要的特点,在追求最大杀伤范围和杀伤密度的情形下。弩箭的射程和破坏力则要逊色了许多。
而魏军所采用的床弩为多弓单发弩。采用木杆铁翎的箭簇。虽名为弩箭,但实际上却是一种带尾翎的矛,有效射程可达千步,破坏力惊人,比起蜀国的连弩车来,魏军的床弩追求的是另一种极致。
对于战船这类“皮糙肉厚”的家伙而言,普通的弓箭只能伤及到船上的士兵,而对船体造不成太多损坏。但床弩不同,矛一样的弩箭可以轻易地洞穿船舰的舷板,对其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钟会以前在东南战区呆过,自然清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