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看到有门,就又让工匠们制作了一批海船的模型,时不时地诱惑李治。李谈起发展大唐海军的愿望,李治自告奋勇地要担任海军研究所长。
这天,李治求见长孙皇后。
李治说道:“母后,儿臣想担任海军研究所长。”
长孙皇后笑道:“好啊,治儿出息了,母后没有意见。”
李治说道:“担任了研究所长,就要离开长安,到南方沿海地区去了。”
长孙皇后舍不得他离开,可是长孙皇后是个聪明人,她知道,李迟早要当皇帝的,李治能够等到他的重用,未来就有保障。
再说了,李治是亲王,他今年16岁了,到了18岁,也会离开长安的。与其如此,不如让李给他安排,这样能够保持兄弟情义,对李治来说,是个好的选择。
长孙皇后知道李不是个心胸狭窄之人,对于李成乾、李恪、李泰、和李佑他都能够容下。李治和李一向关系很好,李不会是故意针对李治的。
她想了想说道:“好吧,治儿,大丈夫志在四方,你就去吧。”
李给李治配的副手,一个是黄琪。黄琪精明干练,可以为李治处理各种事务,确保李治把精力放在科学研究上。
另外一个副手是唐逊,现任杨州道造船大使。唐逊是唐朝贞观年间造船的顶级高手,能够自制造船图纸,有组织管理造船业的经验。
尤其是自制造船图纸这一点,就十分了不起。欧洲直到一千年后的1633年,才有人能够自制造船图纸。
大唐海军研究所成立了,李治任所长,黄琪任副所长。李治在工部和工业学校挑选了大批学生和工匠,离开长安,前往扬州。
扬州滨江临海,水运发达,自古就是南北交通的重要枢纽。自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以来,扬州一跃成为隋唐时期全国的漕运、盐运中心,更是海上丝绸之路一个对外开放的国际港口。(这里的扬州,不是指现在的扬州市,是包括扬州市在内的很大的地区。)
最关键的是。扬州是唐朝最大的造船基地之一。
经过李的提议,晋王李治的封地,由河东道改为扬州。
长孙皇后十分感激李扬州是全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
大唐目前没有统一的海军,水军分属于各道管辖。李想整合海军,统一编成北方舰队和南方舰队。
海军司令的人选,他决定启用程处默。程处默今年已经28岁了,大唐一等伯爵,从三品将军,身份和忠诚度都没有问题。再给他配上一个副手就行了。
李从百度上搜寻,发现了一个有名的海军将领人才。
这天,栎阳(今陕西临潼北)县丞刘仁轨,正在和县令闲聊。不久前,朝廷进行人事调整。原本呼声很高的刘仁轨,却没有得到升迁。
县令认为刘仁轨是个人才,为刘仁轨抱不平。刘仁轨说道:“县令大人,您今年才30岁,就已经是县令了,我今年已经是不惑之年了,仕途上也就这样了,后年就该退休了,已经没有什么想法了。”
正在这时,一个衙役进来报告,说东宫来人了,县令和刘仁轨急忙出去迎接。
来人是东宫太子的一名亲随,他说道:“哪位是刘仁轨刘大人?”
李世民接到了太子的报告,对于成立海军研究所,以及整合大唐的海军,他没有意见,对于刘仁轨他还是熟悉的。刘仁轨担任(今陕西临潼北)县丞,还是他亲自提拔的。
刘仁轨原是县尉(公安局长),陈仓户曹鲁宁自恃品秩高,豪纵无礼,无人能止。刘仁轨对其好言相劝,令其不可再犯。可鲁宁不但不收敛,反而变本加厉,刘仁轨遂将其投入狱中。
鲁宁在狱中不思悔改,对刘仁轨横加谩骂。刘仁轨一怒之下将鲁宁乱杖打死。岐州(治雍县,今陕西凤翔)官员见状,急忙上报朝廷。
李世民闻知此事,大怒不已,他对刘仁轨的胆大妄为有点好奇,于是派人将刘仁轨押至长安,当面质问。
面对李世民刘仁轨毫无畏惧,神色自若地说:“鲁宁对臣百般羞辱,臣实在是忍不住就杀之了他。”
当时魏徵在唐太宗身旁,见刘仁轨处事刚正,便对唐太宗说:“陛下知隋为什么灭亡吗?隋朝末年,刁民强横而欺凌官吏,就是鲁宁这样的。”
李世民听了魏征的话后,转怒为喜,于是提升刘仁轨为栎阳(今陕西临潼北)县丞。
这天,长安城来了一位很特别的客人。
第三百一十二章 波斯国王
这天,外交部长唐斐来到东宫,向太子李禀报说,波斯国王伊嗣埃三世来到长安,要求见太子殿下。
李查阅资料,研究波斯国王伊嗣埃三世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他查阅了大量的相关的资料,突然发现一个问题,令他大吃一惊。
历史上唐代全盛时期疆域面积在1600万平方公里左右,版图西北到达咸海,直接和今日伊朗接壤,称陇右道;北边到达贝加尔湖,为今日俄罗斯的赤塔地区,称关内道;南部包括全部越南,称岭南道;东北远达今日俄罗斯的朱格朱尔山脉(包括库页岛),称河北道。
恒罗斯之战是唐玄宗时期,大唐与阿拉伯帝国(大食帝国)之间的一场殊死决战。发生在恒罗斯,持续五天左右,最终大唐失败。
此战之后,唐朝逐渐失去了西域。而后连续反应,导致之后的中国一直在衰退。可以说恒罗斯之战,对中国历史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场世界级战争,也是兴衰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