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史那洪也看到了薛仁贵和他们约定的信号了。两股狼烟就表示飞虎军行动成功了。
按说在南宁松赞接到粮库遇袭的同时,薛仁贵也应该接到消息的,为什么比起南宁松赞接到消息晚了4个多小时呢?
原来,杜荷派出信使,来寻找薛仁贵的部队。薛仁贵的部队是移动的,不在一地停留,因此,信使寻找他们就耽误了时间。
阿史那洪和诺曷钵等人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全军,将士们精神大振,很快就做好了反击的准备。
南宁松赞在组织攻城的时候,就已经通知亲信,悄悄地准备撤退。此时,他看到了狼烟,也听到了城里的欢呼声。他猜想一定是吐蕃军粮道被截断的消息,被伏俟城里面的人知道了。
他果断命令,留下副帅率领攻城的部队断后,他率领骑兵部队迅速撤离。
城楼上,一直在观察敌军动向的阿史那洪,看到了吐蕃军的骑兵离开,告诉了诺曷钵。
诺曷钵立即下令出城追击。
在伏俟城里的军队和薛仁贵的加击下,5万名吐蕃军的步兵被包围了。
看到自己被主帅南宁松赞抛弃,吐蕃军步兵军心大乱,在坚持了2个小时后,副帅战死,大约4万名吐蕃人投降了。
南宁松赞跑得很快,他下令放弃一切辎重,一路向南狂奔,收拢沿途留守的吐蕃军队。南宁松赞已经判断清楚了唐朝人参与了战争。他十分果断,直接退出了吐谷浑的国土。
战争结束了。
第二百六十章 大国战略一
诺曷钵收回了国土,就像做梦一样。现在的他对大唐十分感激。他请求唐军暂时驻扎吐谷浑,他跟随着唐斐前往鄯州和梁王李见面。
临行前,他倒是没有食言,和唐斐结拜为兄弟。唐斐没有推辞,他为了大唐的利益,也没有那么多顾忌,他相信梁王殿下一定会同意他这样做的。
半个月以后,诺曷钵会见了梁王李。
在会见梁王之前,唐斐专门就诺曷钵面见梁王殿下的礼节问题,叮嘱了他。他说道:“兄弟,你既然已经决定向大唐称臣了,那么面见梁王殿下就以臣子的身份觐见吧。”
诺曷钵说道:“兄长说的是。”
通过这次的战争,诺曷钵见识了大唐的强大,他是真心和大唐交好的。
其实,近几年来,吐谷浑与大唐的冲突就不多了。大唐平定了草原,收复了西域,国力大盛,诺曷钵是看在眼里的。这次,有这样一个机会,他决心牢牢地抓住。
鄯州梁王临时官邸。
李听说诺曷钵到来,亲自到大门外迎接。
“臣诺曷钵参见梁王殿下。”说着,向李躬身施礼。
这个礼节是李必须接受的,这代表着大唐的尊严。正式礼节过后,李笑道:“诺曷钵可汗,你我年岁相差不多,不妨以兄弟相称吧。”
诺曷钵当惯了可汗,俯首称臣真是不习惯,看到李客气,他笑道:“也好,显得亲近。”
这时,他看到李身后站着一位身穿唐军军服,没有穿盔甲的女兵,刚毅中透着妩媚,不由得多看了一眼。
进入客厅,李等人不是像外交谈判那样正式安排位置,而是围着一张茶几,与诺曷钵对面坐着。阿史那晴负责给他们倒茶。唐斐急忙站起来说道:“感谢王妃了。”
阿史那晴笑道:“唐大人不必客气,请坐。”
唐斐为诺曷钵介绍到:“这位是梁王妃,突利部阿史那公主。”他不能够直呼阿史那晴的名字,就这样介绍到。
诺曷钵的妃子不少,却没有阿史那晴这样飒爽大方的类型,他由衷地赞道:“梁王妃好英武,梁王殿下好福气啊。”
阿史那晴大方地说道:“谢可汗夸赞。”随即坐到了李的身边。
李说道:“我听到很多人说,可汗在作战中亲临一线,与吐蕃人浴血拼杀,这份胆气,实在是令人钦佩。”
唐斐在一旁帮腔道:“是啊,臣亲眼所见,可汗非常英勇。那次伏俟城被一股吐蕃人突破后,就是可汗亲自带人将他们赶下了城去。”
能够亲临前线作战的君王,这个时代恐怕只有以前的李世民和这位诺曷钵可汗了。这是他的骄傲所在。提起这个话题,诺曷钵可汗心中得意,情绪很高。
诺曷钵可汗和梁王等人谈话,觉得很轻松的惬意,他很享受眼前的这种气氛。对梁王的亲和力很有好感。
不久,他们谈到了今后的局势,他对于吐蕃是否会再次进攻,有些担忧。
李说道:“可汗不必担心,吐蕃经过了这次战争,损失同样巨大,他们没有能力同时对吐谷浑和大唐进行战争。如果我所料不错的话。松赞干布很快就会遣使前往大唐,重申友好关系的。
吐谷浑也将迎来一个相当长时间的安定时期。这也是吐谷浑发展的良好机遇。”
诺曷钵见识了唐军精良的装备,唐斐也给他介绍了大唐工商业发展的情况,他对此十分感兴趣。他说道:“殿下,吐谷浑这次损失巨大,要恢复元气需要很长的时间,希望你能够帮助吐谷浑尽快发展起来。”
李说道:“这样的话,我有个提议,在前往长安觐见皇帝陛下之前,我先陪着可汗去趟云州,感受一下那里全面发展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