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烟散尽,大明舰队的战舰伤痕累累,甲板残破不堪。
朱由检站在旗舰的甲板上,眉头紧锁,目光深邃地看着眼前的一片狼藉,心中涌起一股无名的忧愁。
海风呼呼地吹着,带着咸湿的气息,他能看到破碎的木板在甲板上随着船身的晃动而微微颤抖,那断裂之处参差不齐,像是狰狞的伤口。
远处的海平面上,阳光有些刺眼,照在战舰的伤痕上,反射出斑驳的光影。
“陛下,将士们士气低落,很多人都在议论接下来的路该如何走。”严悦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她身穿铠甲,铠甲相互碰撞发出轻微的叮当声。
她神色坚定,却也难掩内心的焦虑。
她走上前,轻轻拍了拍一名垂头丧气的士兵的肩膀,那士兵的盔甲带着海水的凉意,透过铠甲能感觉到他微微颤抖的身体,她试图安抚他。
士兵们围在一起,低声的议论声像嗡嗡的蚊虫声。
海风偶尔吹过,带起阵阵海浪拍打在船舷上,那声音如同沉闷的鼓击,一下下撞击着人们的心,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压抑的气氛。
朱由检深吸一口带着海腥味的空气,走下甲板,脚步踩在木板上发出咚咚的声响。
他来到士兵们中间,“大家辛苦了!”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那声音仿佛有一种魔力,顿时让周围的人安静了下来。
士兵们抬起头,看着这位年轻的皇帝,眼神里有疲惫也有期待。
“我们确实面临着巨大的困境,船只受损严重,物资短缺。但请大家相信,我们不会就此放弃!”朱由检的话如同一记重锤,敲醒了每个人的心。
严悦站在他身旁,握紧了拳头,能听到她手指关节发出轻微的响声,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就在这时,一艘小船快速靠近,船头站着一名穿着朝服的使者。
小船划水的声音在寂静的氛围里格外清晰。
使者拱手行礼,声音刻意压低,但在安静的环境下还是能清楚听到:“陛下,何提督有旨,要求您立即停止海上扩张,回朝述职。”朱由检的目光从使者身上扫过,冰冷而坚定,那目光像是能穿透人心。
周围的将士们闻言,愤怒和无奈交织在心中,人群中发出一阵骚动声。
“这何提督,分明是怕我们立功,故意来找茬!”刘大海怒气冲冲地说道,年轻的脸庞涨得通红,声音带着愤怒的颤抖。
朱由检缓缓转过身,看向使者,语气平缓但不失威严:
“本朕自然知道回朝述职的重要性,但此时,海上的战事尚未结束,敌人的威胁仍在。请使者回去转告何提督,朕会尽快处理完手头的事务,回朝面圣。”
使者皱了皱眉,显然对朱由检的回答感到不满,但他不敢多言,只得恭敬地行礼后离去,小船离开时划水的声音逐渐变小。
朱由检转过身,看着周围的将士们,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大家听好了,我们要继续前进,打通海上航线,为大明的未来铺路。无往前方有多少困难,我们都要一往无前!”
士兵们被朱由检的话感染,纷纷高声应和:“属下愿追随陛下,不辱使命!”那声音响彻在海面上。
就在这时,严悦轻轻拉了拉朱由检的衣袖,衣袖的布料在手指间滑动,她小声说道:“陛下,我们接下来怎么走?”
朱由检微微一笑,拍了拍她的手背,能感受到她手背的温热,说道:“一切有我,你放心。”
他转身看向远处的海面,阳光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他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心中已有定计。
而就在众人以为朱由检会强硬对抗朝廷时,他却突然宣布:“传令下去,明早舰队返回京城。”
将士们的表情瞬间凝固,空气中弥漫着不解与疑惑,一时间安静得只能听到海风的呼啸声。
朱由检的决定,究竟会带来怎样的变局?
朱由检的目光炯炯有神,仿佛早已看穿了一切,而他的下一步,将如同惊世之举,改写历史的轨迹。
朱由检的决定犹如一颗深水炸弹,在舰队中炸开了锅。
士兵们面面相觑,谁也没想到,这位在战场上如同战神附体的皇帝,竟然会选择“战略性撤退”。
“陛下这是要搞哪一出?难道是想回京城和那些老顽固掰头?”刘大海挠着头,满脸不解。
严悦也是一脸懵,她习惯了朱由检的“莽”,这突然的“怂”让她有些不适应。
然而,朱由检的脸上却带着一丝神秘的微笑,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你们懂什么,这叫反其道而行之,兵法精髓懂不懂?!”他对着众人抛了个“你懂的”眼神,然后吩咐道:
“赶紧收拾,带上咱们的战利品,回京城,给那些老顽固们开开眼!”
舰队掉头,船身转动时发出巨大的嘎吱声,浩浩荡荡地向着京城的方向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