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让东侯太一有些可惜的是,能引起他真正在意的人,一个都没有。
显然,那些真正的强者,都不会前来送死。
哪怕他们心里其实也都怒火滔天,想要救出赵雍、魏斯他们。
但他们更明白,这就是一个陷阱。
不管谁去都会必死无疑。
毕竟那已经是秦国的地盘,而如今威压天下、被公认为当世第一强者的秦王还在函谷关中,望着一切。
谁敢去、去多少人,几乎都是必死。
不过这还是止不住许多人的送死之举,前赴后继,似乎是为了自己心中的坚持、道义。
甚至很快,就快被剿灭的叛乱,其势力又大了一些。
好几个地方,再次掀起暴乱。
而在楚齐燕三国之中。
当消息传过去之后,无数人自然是更加愤怒。
暴军、残暴不仁等等的呼声遍起。
抵抗暴秦,似乎已经是万众一心。
就连熊旅、姜小白、燕职三人,都罕见的真正愤怒了。
目光冷漠的看向函谷关。
其他人也许只看到了秦王嬴政的暴戾残忍。
也许还有引诱其他三国余孽的想法等等。
但在他们三人眼里,却看见了函谷关中,那向他们看来的一双不屑、藐视、俯视的眼神。
他如此糟践赵王、魏王,打击他们君王身份不可侵犯的神威性,就是根本没把他们这些六国大王放在眼里。
明晃晃的告诉他们,你们不配与孤相提并论。
他们三人如何能不愤怒?
就连损失惨重、根本不宜动兵的燕王燕职,都咬牙抓紧了速度准备。
……
就在天下议论纷纷时,三月二十六日。
东侯太一不得不停止游行了,他和十四支大军中的八支,还有大批高手,都快速向前线而去。
因为楚齐燕三国、还有诸子百家的联合,终于完成。
于三月二十四日,正式出兵,赶往三国与秦国边境,白起、王翦、司马错三军所在的地方。
收到消息,八支大军分别向白起三军赶去,许多强者,包括主持三地政务的商鞅、张仪、吕不韦也向前线而去。
帝子受则于三月二十六日,亲自带领一些强者,彻底剿灭了所有叛乱
随后依旧赶回函谷关坐镇,调控大局,让剩下的六支大军,继续配合官员进行公审之事。
………
函谷关。
这里已经是一个小朝廷,帝子受就在这里,背靠咸阳、面临三地,主持着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