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抱了子恕去朝堂,珠帘后,她听着满朝文武议论纷纷,小世子仅仅一岁,该如何晋爵。
“启禀皇上,臣有本奏。”夏戈尔突然上期。
“夏卿,请讲。”子涵满不在乎的倚在龙椅上。
“不如册封大理王。”
一语惊天,满堂哗然。
这样一个骇人听闻的王爵,如同赵高之指鹿为马,锦瑟倒要看看谁要出声反对。
“一朝岂能有二主?这个封号,不妥。”太尉突然出列,说话腰板挺直,铿锵有力,丝毫不留婉转。
果然是他,看来子涵这一步走得很对,何紫燕之死,对这老迈龙钟之人打击果然很大。他是彻底下定决心要与王府做对了。但大理王这个封号,她很喜欢。她就要她的子恕做这个大理王,王于大理,就连子涵都要让他三分,任何人也不能欺压他。
她在红玉珠帘之后冷冷一笑,驳:“我以为,夏大人建议甚好。大理又成榆,‘榆王’之称又当如何解?既能有‘榆王’,为何不能有‘大理王’?”
“王妃这就是诡辩了!”太尉何智满脸通红,手中笏板横挥作响,“王妃与武王只手朝纲,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现在执意要扶一个‘大理王’,究竟是何居心?”
“只手朝纲,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何太尉好利的口才!”锦瑟由不得心下泛冷,“怕不是,太尉之女死于后宫,毁了太尉大人一生的经营,在找不到凶手的情况下,就将这么大的罪名扣在本宫的头上。进谗言,公告天下,诬陷本宫,怎么现在,还想在朝堂上为本宫定罪吗?何太尉这样重伤忠良,意欲何为?”
容纱珠帘,锦绣屏风,她看不太清何智此刻神色,却能听出殿上群臣的战兢私议。
“皇上,此妇当诛啊!皇上!”何智将白玉象牙笏在掌心敲打起来,神情悲愤。“皇后死于她手,而后又害死先皇,有后宫之婢女作证。”
“什么?”子涵突然坐正了身子,眸光不定,分明有杀意掠过。
第二七零话 再见君颜
作者:妖精媚儿
看着子涵的动作,锦瑟知他心意又变。
子涵知轩辕恪要回来,所谓的封赏也不过是为了堵上轩辕恪和她的嘴。现在有人这样奏本,只怕他又开始摇曳不定。
锦瑟此时无异于轩辕恪的左膀右臂,若能赶在轩辕恪回朝前除去,就等于剪除了轩辕恪在京的所有势力。就算他回京,也能和他一博。
锦瑟的心跳越来越快,极力稳住心神,沉声道:“太尉恼羞成怒,说本宫当诛,倒是拿出真凭实据来。就凭太尉一人的几句话,或者是几个人来诬陷本宫,这满堂的朝臣不会答应,就是天下万民也不会答应。皇上是一国之君,也不会偏听误信。”
何智却冷笑一声,昂首半步不退。“王妃可知道:汉高祖吕氏一死,诸吕尽诛;汉文帝窦氏目盲,老来丧子,众叛亲离;汉灵帝何氏遭鸩,兄死宦官之手;前车之鉴,需当谨记。”
“吕氏、窦氏、何氏,本宫何德何能能和他们相比,多谢何太尉口上留德,没拿王爷与本宫比作饿死在风雪中的严嵩、欧阳氏。你还没将满朝的文武比作鄢懋卿、王广、罗龙文。(这有点历史问题哈,明白的人……呵呵,暂别较真哦,因为前朝的那个权臣一时不太清楚,就用了这么两个权臣代替。等我查查。)”她这一番话也回敬的很是不客气,顿时硝烟暗长。
那何智闻听此言,冷冷一笑,却是一幅正中下怀的样子,上前一步,直到子涵面前举笏拜下,高道:“王妃此话正好,若为消除群臣疑虑,陛下不是幼年,臣以为,可以还政于君了!王妃也可将凤玺还与后宫了。”
此言甫出,犹如惊雷轰顶,炸了个水浪迭起。
锦瑟气得连连冷笑,“太尉说得好,那太尉告诉本宫,凤玺是谁交到本宫的手中,现在,本宫要将凤玺交到谁的手中?皇上可有中宫?”
正争执间,突然见内侍慌慌张张跑了上来,扑倒在朝堂上,“万岁,武王凯旋归来,殿外求见。”
闻听此言,锦瑟缓缓的放松下来,周遭一瞬间变得宁静,尽管朝堂上一片喧哗。
他终于回来了。
就在她无力招架时回来了。
子涵只怔怔一瞬间,遂高声扬呼:“有请王兄。”
锦瑟微微含笑,抱着子恕,轻轻耳语,“子恕,你的父王回来了,他回来了。”
锦瑟的目光穿过影影绰绰的垂帘,看着稳步走向朝堂的他。
他玄黑朝服上赫然绣满灿金九龙纹,王冠巍蛾,佩剑华彰。
直到朝堂之中,履剑上殿,见君不跪。
只颔首躬身:“臣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王兄不必多礼,王兄凯旋归来,实在是我朝之福。来人,赐座。”子涵正襟危坐,看样子,委实有几分怕轩辕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