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成忠从决定在仡伏山下建城起,与镇北军的将士们,一刻未停歇。
采石建城,挖渠引水,修整田地。。。。。。
吕广出谋划策,为了吸引人迁徙而来,便告诉周围的百姓,只要肯迁徙,肯加入农田的开垦,城池的建设,便可以给他们免费的土地。
渐渐地,队伍中已经不止有镇北军的身影,还有了不少从不远处迁徙而来的居民。
突厥的族人多数已经跟着队伍迁徙离去,周边留下来的,大多都是奴隶,祖祖辈辈备受压迫的奴隶。
他们替家主放牧,养马,种植,采石,采矿。。。。。。
常年里都做着最繁重的活儿,却得不到一丁点儿的善待。
当他们怯怯懦懦探头探脑的出现在城池周围时,没有哪个人身上是不带着伤痕的。
眼里的恐慌与期盼是交织在一起的。
镇北侯只用了一顿热粥,便让这些人,回去招呼其他人加入了城池的建设。
他们这些人,虽然耕种却不能在家中存一颗粮食,奴隶便是那些部落贵族的私产。
身为奴隶,也不会有什么工钱,赏钱之类的,身上甚至还有奴隶主家的特殊烙印。
镇北军入城之后,奴隶主们跑了,他们趁机夺了不少的牲畜。
但镇北军安定下来之后,将荒滩草原上的牲畜都入了城,他们渐渐没了口粮,观察了镇北军许久,才前来试探。
原本是想,能做活换口饭吃也行。
可镇北军说,只要他们加入建设城池,不但有饭吃,往后还能分地。
那地不是给奴隶主的,而是给他们这些人的。
有了地,他们便不是谁的奴隶了,那个当大官的还说,都给他们良籍!
良籍便是他们靖国的老百姓,是平民了。
镇北侯看着这些干劲高涨的百姓,心里也很是欣慰,吕广的主意果然最是有用。
当然只有人还远远不够,吕广还建议百姓们,集思广益,推荐好的开荒办法,实用的耕田农具。
但凡有被采取的,便可以在分地的时候,多分一到五亩地。
春日的来到,田野之上便有了希望,绿草的嫩芽长出来的时候,原本城池周边的那些耕田,已经被收拾好了,部分农渠也可以引水了。
种子播种下去的那一刻,所有人都看到了这座新城池的希望。
*
江云娘得知崔家公子,崔明远遭遇刺杀殒命的消息,心中一阵狂跳。
不敢声张,立刻给婆母写了信,询问是否要实话告诉清芳。
而且她还怀疑,这场刺杀是皇帝所为。
皇帝是肯定不会愿意放弃顾家的,去年她们也听到了风声,说是皇帝有意封顾家小女儿为皇后的传言。
当时是因为清芳已有婚约,所以此事再没有被提起过。
但江云娘觉得皇帝没有那么容易放弃,如今再结合崔家公子的殒命来看,她觉得不是偶然。
必定是人祸!
目的还是顺理成章的将清芳放到他身边去,让顾家掣肘,不得不与他那肮脏溃烂的王朝捆绑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