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大才,不知为何取子顺,而不取伯顺乎?毕竟子顺并无兄长。”
韩明好奇的问道,满脸疑惑。
“呵呵,公子既知伯仲叔季,授看仲康与子顺似乎颇为好斗,仲康的‘仲’为次,而‘伯’则为前,自然不易取伯也!”
沮授呵呵一笑,缓缓说道。
“先生大才!”韩明顿时恭敬拜道。
不得不说,沮授不但有才有智慧,还懂人情世故。
这不,旁边那许褚看向沮授的眼中都多了些欣赏。
“要是能同公与先生比酒就好了,当与公与先生醉一场。”许褚沉思着,眼中充满笑意。
“公子客气也!”沮授谦虚一笑,淡淡道。
“先生,此次前往涉县与武安迎敌,不知五千老兵与一万五千新兵可战否?”韩明轻声问道。
他和郭嘉商议过,带五千老兵,可立于不败之地,带一万五千新兵,是为练兵。
他可是记得,刘备打黄巾时,就在幽州用少量兵马大败五万黄巾。
这可是刘备前期的高光时刻,可惜刘备名声不显,还不会贿赂小黄门,导致只做了个县尉,连县令都不是,甚至县长都不给。
但黄巾贼寇的战斗力确实不强。
黄巾打的仗,大多是人海战术。
可战之兵很少,老弱妇孺很多。
不足为虑!
“冀州大敌不过袁绍与公孙瓒,区区黑山贼,五千老兵足矣!”沮授不以为意的说道。
几万黑山贼而已,根本上不得台面。
“黑山贼劫掠冀州,会不会是渤海所为?”韩明好奇地问道。
他和郭嘉都有猜测,但不能确定,因为黑山贼那情况,劫掠冀州太合理了。
“眼下,初讨董结束,冀州有大功于天下。如此,黑山贼亦怕联军群而击之!自不想这时候攻冀州。但若是得到渤海那位的保证,攻冀州自然不在话下。且冀州有战事,得利者渤海也!他,又怎会错过乎?”
沮授不动声色的说道。
“果然如此!”韩明点点头,看来眼下的郭嘉对人心的拿捏还是不如老练的沮授。
但想想韩明也就释然。
郭嘉年纪不过二十,还在年轻,甚至不少书都还没看完。
历史上郭嘉在家闲赋七年才出山,可能那七年都在看书。
当然,也可能二十岁的郭嘉也学得差不多了,但肯定是没有二十七岁时老练。
“先生之才,不下管仲乐毅也!”韩明笑吟吟的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