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改变你一生的态度英文 > 第9章 超越自己永远不要安于现状(第3页)

第9章 超越自己永远不要安于现状(第3页)

胜利属于超越自我的人

超越自我是对自身能力或素质的突破,这不仅仅是心理潜能的激发,更多的是人性的完善、境界的提高或智慧的凝结。

人在改造自然、构筑社会的过程中,会逐渐形成一些规范、感觉和认识,这些经验和教训的结果是有利于个体适应环境并且与环境互动协调的。但是由于人的认识层次不够,信息(或联系的刺激在人脑中的反应)不足,人往往会片面,这是谁都不能避免的。片面带来的规范异化、认识异化(成见)或本能误导对人适应环境是不利的,甚至成为人存在和发展的障碍。突破就是针对异化和误导而来。

比如羞怯,这是人的自我收敛、自我保护意识的体现,是积极的,有利于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但是,过分的羞怯,或已经成形的不分场合、不适时宜的羞怯却常常成为人前进或地位、关系拓展的障碍。克服羞怯的口号因此而出。

超越自我一般都要通过自我调节才能顺利实现,特别是心态的调节。

有时候,自我超越和自我调节并不能很严格地区分。自我调节可以看是短期的行为,以暂时应对心灵的失衡与变化。自我超越的效应则更倾向于长期,那不仅仅依靠心理调适,还融合了充分的知识、条件,是心态的更好,是水平、境界、资源和能力的更高。可以说,自我超越少不了自我调节,因为个体需要磨合,不断调整、不断感觉,与自然和社会相应;但是自我调节未必能够促成自我超越,因为自我超越要复杂得多,那往往以自我突破为表现,再上一个台阶。

超越自我需要人积极不懈的努力。Gopla研究发现,坚持和积累比素质和技巧都重要得多。水滴石穿的道理是通用的。我不否认天才,但是效率也可以通过学习改善;对于同一件事,效率高能进展快,但如果坚持和积累不够,离成功也许就只是一步之遥。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智力和能力的差并不大,知识和技巧也差不多,这时自我超越的重点,更应该倾向于坚持和积累。

史蒂芬?霍金(StephenHawking)於1942年1月8日生於牛津,那一天刚好是伽利略逝世三百年。可能因为他出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代,所以小时候对模型特别著迷。他十几岁时不但喜欢做模型飞机和轮船,还和学友制作了很多不同种类的战争游戏,反映出他研究和操控事物的渴望。这种渴望驱使他攻读博士学位,并在黑洞和宇宙论的研究上获得重大成就。

霍金十三四岁时已下定决心要从事物理学和天文学的研究。十七岁那年,他考到了自然科学的奖学金,顺利入读牛津大学。学士毕业后他转到剑桥大学攻读博士,研究宇宙学。不久他发现自己患上了会导致肌肉萎缩的卢伽雷病。由於医生对此病束手无策,起初他打算放弃从事研究的理想,但后来病情恶化的速度减慢了,他便重拾心情,排除万难,从挫折中站起来,勇敢地面对这次的不幸,继续醉心研究。

20世纪70年代,他和彭罗斯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并在1988年共同获得沃尔夫物理奖。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不会随时间减少。1973年,他发现黑洞辐射的温度和其质量成反比,即黑洞会因为辐射而变小,但温度却会升高,最终会发生爆炸而消失。

20世纪80年代,他开始研究量子宇宙论。这时他的行动已经出现问题,后来由於得了肺炎而接受穿气管手术,使他从此再不能说话。现在他全身瘫痪,要靠电动轮椅代替双脚,不但说话和写字要靠电脑和语言合成器帮忙,连阅读也要别人替他把每页纸摊平在桌上,让他驱动著轮椅逐页去看。

霍金一生贡献於理论物理学的研究,被誉为当今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的著作包括《时间简史》及《黑洞与婴儿宇宙以及相关文章》。虽然大家都觉得他非常不幸,但他在科学上的成就却是在他在病发后获得的。他凭著坚毅不屈的意志,战胜了疾病,创造了一个奇迹,也证明了残疾并非成功的障碍。他凭着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科学研究的热诚,可以超越自己,超越一切。

“原来,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是自己的怯懦使自己胆寒。我恍然大悟。”

能够超越别人的人不一定能超越自我,能够超越自我的人才是真正的胜利者。

最难超越的人是自己

困难就像坚冰,能战胜自己的人才可以用热情融化它。

一个人勇于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人,一定是一个能够战胜已经、超越自己的人。人生的征途中,不可能不遇到困难。然而,面对着困难,我们只有先战胜我们自己,我们才有可能不断地将困难克服。

美国《运动画刊》上登载了一幅漫画,画面是一名拳击手累瘫在练习场上,标题为《突然间,你发觉最难击败的对手竟是自己》。这个标题实在耐人寻味。

在日本有一个学业成绩优秀的青年去报考一家大公司,结果名落孙山。这位青年得知这一消息后,深感绝望,顿生轻生之念,幸亏抢救及时,自杀未成。不久传来消息,他的考试成绩名列榜首,是统计考分时,电脑出了差错,他被公司录用了。但很快又传来消息,说他被公司解聘了,理由是一个人连如此小小的打击都承受不起,又怎么能在今后的岗位上建功立业呢?这个青年虽然在考分上击败了其他对手,可他没有打败自己心理上的敌人,他的心理敌人就是惧怕失败,对自己缺乏信心,遇事自己给自己制造心理上的紧张和压力。

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我们发现一部分人失败了,而另一部分人却成功了,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前者是被自己打败,而后者却能打败自己。美国有位叫凯丝·戴莱的女士,她有一副好嗓子,一心想当歌星,遗憾的是嘴巴太大,还有暴齿。她初次上台演唱时,努力用上嘴唇掩盖暴齿,自以为那是很有魅力的表情,殊不知却给别人留下滑稽可笑的感觉。有一位男听众很直率地告诉她:“暴齿不必掩藏,你应该尽情地张开嘴巴,观众看到你真实大方的表情一定会喜欢你的。也许你所介意的暴齿,会为你带来好运呢!”

一个歌唱演员在大庭广众之下暴露自己的缺陷,首先是要用理智说服自己,还要有勇气打败自己。凯丝·戴莱接受了这位男听众的忠告,不再为暴齿而烦恼,她尽情地张开嘴巴,发挥自己潜能特长,终于成为美国娱乐界的大明星。

一个人要挑战自己,靠的不是投机取巧,不是耍小聪明,靠的是信心。世界著名的游泳健将弗洛伦丝·查德威克,一次从卡得林那岛游向加利福尼亚海湾,在海水中泡了16小时,只剩一海里时,她看见前面大雾茫茫,潜意识发出了“何时才能游到彼岸”的信号,她顿时浑身困乏,失去了信心。于是她被拉上小艇休息,失去了一次创造纪录的机会。事后,弗洛伦丝·查德威克才知道,她已经快要登上了成功的彼岸,阻碍她成功的不是大雾,而是她内心的疑惑。是她自己在大雾挡住视线之后,对创造新的纪录失去了信心,然后才被大雾所俘虏。过了两个多月,弗涪论丝·查德威克又一次重游加利福尼亚海湾,游到最后,她不停地对自己说:“离彼岸越来越近了!”潜意识发出了“我这次一定能打破纪录!”的信号,她顿时浑身来劲,最后弗洛伦丝·查德威克终于实现了目标。

人有了信心,就会产生意志力量。人与人之间,弱者与强者之间,成功与失败之间最大的差异就在于意志力量的差异。人一旦有了意志的力量,就能战胜自身的各种弱点。

人生最难超越的人是自己。有位作家说得好:“自己把自己说服了,是一种理智的胜利;自己被自己感动了,是一种心灵的升华;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种人生的成熟。大凡说服了,感动了,征服了自己的人,就有力量征服一切挫折,痛苦和不幸。”

超越自我有方法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在获得一点点成绩之后,就开始沾沾自喜,沉湎于现状而裹足不前。记得歌德有句名言这样写道:“人生最重要的是要有伟大目标及达到目标的决心。”所以,我们要不断进取,实现新的目标,也就是要不断超越自我。

先来看这样一则故事吧。

有一位年事已高的僧人,在炎炎烈日下做工,有一个路人非常不解的问道:“师傅这么大年纪为什么还做这么累的工作?”僧人答道:“因我存在。”路人又问道:“又何必在太阳下做工呢?”僧人说:“因为太阳存在。”

不知你看完故事后从僧人的回话中悟出了什么,他的话有点深奥,但却说明了一个浅显的道理:既然生命不息,就应该不断努力,不断进取,去实现自我,超越自我。

那么,怎样才能超越自我呢?

首先,要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

21世纪是人才的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如果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那么拥有一份积极的人生态度是非常重要的。当每天重复着单调而枯燥的工作时,我们应保持一种乐观而积极的心态;当面对生活中的苦闷与繁杂琐碎时,我们应从容应对,泰然处之。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我们更应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去梦想成功带来的喜悦。

其次,树立成功的信心。

获得成功的欲望和将梦想变为现实的自信心,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威尔逊曾说过:要有自信,然后全力以赴。假如具有这种信念,无论任何事情,十之八九都能成功。只有树立了成功的自信心,才能更好地开创美好的人生。也许,我们真应记住拿破仑说过的话:“我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我志在成功。”

再者,经常自我鼓励。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曾做过这样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一个人受到激励后所发挥出的能力,是没有受到激励时所发挥能力的四倍。可见,激励对于一个人能力的发挥是至关重要的。

但是,在漫长的人生旅程中,只靠别人的鼓励是远远不够的。在实际生活中更主要的是靠自我激励。当我们怀疑自己的能力时,当我们的人生遇到失败与挫折时,不妨通过自我激励获得强烈的自信心,也许你会发现它像一支强心针,使我们更自信、更坚强。超越别人,不如超越自我。

在犹太人看来,人的生命由两部分组成,父母给予的以及自己赋予的,其实也就是先天和后天。先天只是出身,后天才是生命的实质,生命的实质必然要由超越来维持和升华——超越自我——超越出身——超越局限。

两人各拥有一条长10米的绳子,怎么让对方的绳子变短?用剪刀剪短对方的?还是用绳子加长自己的?不同的人的选择是不同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