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立即能采取行动的人,才能够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造就自己的成功;也只有立即动手的人,才会将自己的主意付诸行动,才可能让主意变为现实,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可见,行动的作用非同一般,立即行动的态度是每一个成功者不可或缺的。
行动改变一切
成功者的路有千条万条,但是有一条路却是每一个成才者的必经之路。这就是行动。行动胜于一切。
革命先驱李大钊曾经说过:“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事实上,每一位成才者都为自己的梦付出过艰辛的劳动。徐悲鸿的画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他那勾勒得栩栩如生、呼之即出的《奔马图》成为现代美术史上的珍品,无疑他是成功的。钱学森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理论奠基人,被选进《世界级科技与工程名人录》。无疑,他的一生也是相当辉煌的。但是,你知道为了这份辉煌,他们付出了多少劳动吗?徐悲鸿临摹了三十年中外名家大作!
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有辉煌的梦,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为自己的一生书写辉煌,这是为什么呢?当然,其中的原因很多很复杂,也许很难一下说得清。但是,行动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要素,没有行动就没有成功,更不可能辉煌。有的人想得很多、很绚丽,却不爱把这些想法与行动结合起来。结果,美丽的梦幻成了肥皂泡,一触即破,自己也成了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庸才。
我们知道,路需要一步步地去走,饭需要一口口地去吃,纵使你有再灿烂的梦,也需要从迈步开始。
“坐着说,何如起来行?”如果你已经发现了自己的目标,有了自己的梦,那么就从现在开始行动吧,从今天开始。
汽车制造是一个需要想象的职业,只有不断将产品创新,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岿然不动。
当年,福特公司的老板亨利·福特决心要制造出一辆与市场上普通的汽车不一样的——V8型汽车时,他要求公司的汽车工程师在引擎上铸造八个完整的汽缸,而工程师认为那是不可能会实现的。那些拥有一流技术的工程师对这个要求完全无法接受,异口同声地回答道:“总裁先生,我们宁可去绕着地球走一圈,也不会去做这个根本不可能会做到的事情!”
总裁说:“不用担心!你们放心去做!不管你们用多长时间,都必须绝对完成任务,这可是关系着公司美好未来的!先生们,我诚心地祝福你们!但是,如果你们想就此失业,我也会诚心欢送。”
看出总裁是认真的,那些工程师不禁摇了摇头,无奈地去做那件他们认为根本无法完成的事。
过了半年,福特的要求还是没有任何起色。那群拥有一流技术的工程师仍然固执地认为那是不可能会发生的事。
年底公司做统查的时候,工程师们很无奈地告诉总裁,这真的只是一个梦想,不可能会实现。
总裁说:“你们只要尽心地去做就可以了,我相信,我要求你们做一定能帮我开拓新的市场,而且,你们一定要做出来,否则,我就要另外请人了。”
工程师们只好继续研究了。
有一天,老天终于垂青了这帮可怜的工程师,让他们找到了怎样制造V8型汽车的诀窍,打破了当初他们认为不可能的事的预言,并且给汽车公司带来了无限的市场空间。
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公司总裁,是因为他的坚持!
每一次的成功,都是智力与努力共同创造的,不同的时代,智商的作用不尽相同。在古代,主要依靠体力;而到现代,尤其是进入现代知识经济时代后,脑力劳动成了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智商在创业过程中占有很大的地位。
只有对市场行情作过充分的了解后,智商才能用到正点上。让人们很难捉摸的商场变化,也有着一定的规律:产品出现了供不应求,势必就会造成物价上涨;物价上涨产品的数量就会增加;当产品超出一定的范围,又会导致供过于求;造成物价下跌,企业也就不得不减少产品的生产,从而又会导致供不应求。而想把握好市场的规律,首先,要预见未来的市场趋势,选择正确的投资决策。
当然,了解了市场变化的规律,并不代表一切都成了,要想获得成功,还要把思想转化为行动。在人生的旅程中,一旦了解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就要马上采取行动、制定对策,打破陈旧思想,不轻易被人为因素影响,敢想、敢做、敢行动。勇于创新,积极地利用你的智商,从容应对,用你的眼光去观察。你或许就会发现市场并不像想得那么神秘,一切都有可能!
实现梦想,行动是关键
一个人,眼光不能太短浅,观念也不能一成不变,认清事实真相,不要自欺欺人,要深入地去分析观念的“根源”。例如,很多错误信息不仅对认清事实没有任何帮助,还会打断你的思绪,会让你犯下无法面对现实、不即时行动的错误。只有认清事实,付出行动,才是管理的精髓所在。不要期盼下一个目标、下一个计划,不要非得把计划做得“万无一失”,只要当下认清了事实,那就努力去做吧!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梦想,每个梦想听起来都很美好,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没几个人能真正对梦想做到坚持不懈、全力以赴。多数人都喜欢谈论自己的梦想,喜欢把它当成口头禅,在自己枯燥贫乏生活中添加一份“调味剂”。很多的人带着梦想活了一辈子,却从未想过要去尝试着实现。
世界上,只有人类才会梦想,并有机会把梦想转化为现实。生活也因梦想而精彩,梦想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向往。
你为什么不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你可能会有很多借口。例如:想去度假,但是没有足够的钱;想学外语,没有足够的时间;想独自创业,又觉得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等。大多数人对梦想为什么没有成功,或是自己为什么还没有去行动,不愿从自身找原因,而是把这些原因都归结成是一些外在原因,找借口为自己开脱。自己依然过着平庸的生活,让梦想安静地躺在大脑的某个角落。
其实,你的梦想是否能得到实现,尽管也存在一些外在因素,但真正能够让你实现梦想的还是主观因素。一个人要想实现自己的梦想,必须有敢舍的勇气和坚实地行动。一个人想为自己的梦想奋斗,就一定要有所放弃。如果你既想登上高耸的险峰,又想慢步在舒适的平原,那就注定不能实现了。
一旦确立了自己的梦想,就一定要马上采取行动,只在心理想想是不会成事的。把事情做成的前提是你要全身心地做,例如一个人想开车又不会开,那最好的办法就是马上去驾校学习。
因此,想实现梦想,行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只有行动才是最好的原动力。有一个学生曾说,他以后要像徐霞客一样做个旅行家,走遍全世界,去感受一望无际的大海,去体会雄浑起伏的沙漠,去探索金字塔的奥秘,去追寻高耸在云雾里的喜马拉雅山的神秘。
但他只是在脑里幻想,他说他现在没有足够的金钱,等到哪天成了百万富翁他就会去做。
那问题就有了:如果这辈子没有成为百万富翁还会不会去旅行?如果你很老了才成为百万富翁,你还能走得动吗?
最好办法就是即时行动,就算现在再艰苦也要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梦想是不会等待的,尤其是不能建立在其他条件的基础上。很多人正是因为一辈子陷入了“这个必须先做”的定势思维,才会一辈子都只在原地打转,生活也过得也不精彩。
当你拥有了梦想,那要拿出敢舍的勇气和坚实的行动,走出弥漫在岁月里的迷雾,让自己活得更精彩。
只有行动,才有机会知道结果
凡事谨慎是为了避免可以避免的错误,可以少一点挫折和损失,但不等于不敢冒险。当遇到严峻形势时,人们大都习惯于小心谨慎,保全自己,当然,这种条件反射很正常。但这种谨慎要是失去信心的支撑,就会变成害怕失败的精神枷锁,结果老是将注意力集中于怎样才能缩小自己的损失上。自信者终会战胜害怕失败的心理,而自卑者越谨慎,就会越害怕,最终被自己的恐惧心理击垮。
有时,有把握要做,没有把握也要做,只要适当地考虑到探索创新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敢做可以有利于你的进取,使你少走弯路。如果你怕这怕那,则会将困难和挫折有所夸大,必然会阻挡你的进取,使你最终失去看到事情结果的机会。
那天是个周末,刚刚读大一的林飞在《北京青年报》上看到一家电脑公司的招聘启示。他们公司需要三名电脑编程人员,而且可以兼职。这正好适合他。
于是第二天趁下午没课的时间,他就去了位于西直门的那家电脑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