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回放杨斌的爸爸妈妈都是做建材生意的,他们都是高中学历。为了让杨斌受到良好的教育,妈妈在杨斌3岁时就把他送进了市内一所知名的幼儿园,后来杨斌升小学的时候,妈妈还特意给他选了一所有名的私立小学。
为了能让杨斌受到良好的教育,妈妈可是花费了不少金钱和精力。为了让老师重视学习成绩一般的杨斌,妈妈给杨斌所在的班级买了一些音乐器材和一些教学仪器,花了将近10万元。妈妈认为她已经给杨斌创造了最好的条件,让杨斌好好学习。杨斌也应该理解妈妈的苦心,用成绩来回报妈妈。
但是,由于杨斌的生活条件太优越了,他逐渐失去了学习的热情。后来杨斌结交了一些社会上的朋友,慢慢地开始和他们一起逃课去泡网吧、玩游戏。妈妈平时给的零花钱,杨斌也都用来请朋友吃饭玩乐了,不够了就去妈妈那里拿。就这样,杨斌的朋友也多了起来,有人欺负他,他的朋友也会替他摆平。后来,由于缺课严重,成绩太差,杨斌被学校劝退了。妈妈这时候才发现杨斌的问题,心里很后悔不该给杨斌创造过于优越的学习条件。
就像杨斌的妈妈那样,现在的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投资”也是毫不吝惜,不计回报的。他们通常会托关系,找门路,想方设法让孩子进入最好的学校,好像进入了好的学校孩子以后的升学就有了保障。其实,这种盲目的教育“投资”是不理性的,这种做法也是不可取的。
通常情况下,妈妈都认为对孩子的教育投资是单向的,根本就没有想过回报的问题,并且,只要孩子需要,妈妈也会不惜血本地付出。然而,对孩子的教育投资,最贵的不一定就是最好的,学习成绩与学习条件也不一定成正比。
教育专家研究指出: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投资并非越高越好,高消费并不能带来孩子发展的高水平。只有讲究教育投资的合理构成,重视对教育投资的“软件”投资,注重教育投资的文化含量和对孩子的潜能开发,这样才能提高教育投资的质量,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
那么,具体而言,妈妈应该怎么做呢?
妈妈改变
1.注重“软件”投资,才能获得高收益
妈妈们都很注重对孩子的教育投资,但是大多只是注重了对孩子的“硬件”投资,却忽视了“软件”投资。我们所谓的“硬件”投资,就是指孩子的学习投资,包括孩子上学读书的所有费用,这些投资都是看得见的。“软件”投资,就是指妈妈对孩子的情感投资,包括孩子人生观的培养,优秀品质的形成以及孩子各种能力的培养。
越来越多的妈妈为了给孩子提供好的教育环境,在孩子的教育投资上从不小气,条件好的家庭就想办法把孩子送到重点学校,甚至让孩子出国留学;条件一般的也要让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其实,对教育孩子而言,“硬件”投资固然不可或缺,但“软件”投资更重要。妈妈注重对孩子的“软件”投资,孩子才更容易成才。
让我们看看郭翔的妈妈是怎么做的吧。
郭翔是个三年级的学生,他学习成绩很好,也深得老师们的喜欢。旦郭翔个性比较强,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和同学们发生冲突。
有一次在上体育课时,同学不小心撞了郭翔一下,把他撞倒了。郭翔的手擦破了一点皮,他很生气,虽然那个同学已经道歉了,可是郭翔还是不依不饶,并且和那个同学打了起来。后来老师狠狠地批评了他们俩,并且让他们回家各写一份检查。
回到家后,妈妈看到郭翔手上的伤,忙问是怎么回事。郭翔就把事情的原委详细地告诉了他的知心朋友——妈妈。可是妈妈告诉他,这件事是郭翔的不对。看到郭翔不解的目光,妈妈耐心地告诉他:“同学撞到你,并不是故意的,并且同学已经向你道歉了。当别人不小心伤害到自己的时候,不能记恨别人,应该用宽容的心来原谅别人。”“可是妈妈,那时候我的手很疼,我很生气,就忍不住和他打了起来。”郭翔小声地说。
妈妈见郭翔已经有些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于是继续开导他:“翔翔想一想,如果是你不小心撞到别人了,你希望得到别人的谅解吗?”“当然想了。”郭翔不假思索地回答。“所以啊,这也是你同学当时的想法。如果同学已经道歉了,你还是不依不饶的,别人也会觉得你不够大方……”妈妈的话还没说完,郭翔就迫不及待地说:“妈妈,谢谢你,我知道我错了,我这就给同学打电话,向他道歉。”说着,郭翔就去打电话向同学道歉了。
培养孩子,“硬件”投资固然重要,但是“软件”投资才起主导作用。试想,郭翔的妈妈耐心教给他为人处世的道理,他长大以后人际关系就会处理得比较融洽,这对他的生存和发展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这要比在学校多考几个学分有价值得多。所以妈妈不管有多忙,都要多陪陪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注重对孩子的情感交流,帮助孩子快乐地成长。
2.教育投资追求隐形回报——孩子潜能的开发
“妈妈不图你有什么回报,只要你能考个好成绩就行了”,这是妈妈经常对孩子说的话,潜意识中妈妈就告诉了孩子:妈妈对你的教育投资,只是为了让你考个好成绩。
妈妈也知道,对孩子的人生而言,学习生涯中的成绩固然重要,但是孩子要想持续性发展,潜能开发更重要。在学校,老师比较注重教给孩子解题的方法,而不重视培养孩子解题的能力。在老师和家长这种浮躁而又急功近利的做法背后,孩子的潜能就被压抑了。
因此,妈妈注重孩子潜能的开发是很有必要的,这是妈妈在孩子教育投资中获得的隐形回报,也是妈妈不容忽视的教育投资回报。
让我们来看看淑曼的妈妈是怎么教育孩子的吧。
妈妈认为淑曼有成为作家的潜力。淑曼从小就喜欢看课外书,这给她写作文带来了不少的好处。从一年级开始,淑曼写的作文就让老师大加赞赏。那时候老师布置作文从不规定题目,让孩子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于是,淑曼每次都是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由于经常受到表扬,淑曼的作文写得越来越好了。三年级快结束的时候,淑曼已经能写500字的作文了。
可是,自从升入了四年级,一到写作文的时候,淑曼就会表现出厌烦的情绪。妈妈耐心地询问,才知道原来现在老师让写的作文都是限定题目的,并且对字数也都做了严格的要求。淑曼的思维受到了限制,写的作文也不像原来那么流畅了。
于是妈妈慢慢地启发和引导淑曼,帮淑曼打开了思路。在妈妈的指导下,淑曼又感受到了写作文的乐趣,也更愿意写了。有一次,老师让写一篇周记,题目是——《我的理想》。淑曼在作文里面就写道:“我不想再沉沦,因为我知道,我生命的日历,早已被我白白地撕掉了许多。我现在应该有新的起点,新的目标,新的理想。我不会再浪费时间,我会用行动来证明我的与众不同,用我对他人的理解与宽容来赢得别人的尊重。”老师都不相信小学四年级的淑曼能写出这么深刻的作文来。
其实,这还得益于淑曼的妈妈教子有方,在引导淑曼写作文这一方面,妈妈一直想方设法让淑曼保持对写作文的乐趣,是真正的写作文而不是编作文。
淑曼的妈妈做得很好,她能够根据孩子的潜能来教育孩子,这样对孩子的投资才更合理,教育投资的回报也将会是可观的。
总之,妈妈应该走出教育投资的误区,合理安排对孩子的教育投资,选择最适合孩子的教育投资,这样妈妈才能收到应有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