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移而治不易者乱,能治众而禁不变者削。故圣人之治民也,法与时移而禁与能变。
——《韩非子·心度》
时代有了发展而统治方式一成不变的,社会必然危乱;智能普遍提高而禁令规定一成不变的。国家必被削弱。所以圣人治理民众,法制和历史时期同步发展,禁令和智能水平同步变更。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社会大变革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出现了孔子、老子和百家争鸣的局面。老子主张“无为”,孔子提出“仁”的学说,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实行“仁政”。韩非子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因此人们应该根据现实需要进行政治改革。
与其他学说相比,韩非子走得更远。他认为,任何事物都处在变化之中,一种认识、一种理论都要因时而变,只有在“时”中不断地变化和发展,才是唯一正确的致思取向。他主张管理之道是要随时间的推移而经常变化的,政事要根据时代变化,措施要针对社会事务。唯有不断变法,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易传·系辞下》
法家反对保守的复古思想,主张锐意改革。他们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一切的法律和制度都要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既不能复古倒退,也不能因循守旧。商鞅明确地提出了“不法古,不循今”的主张,韩非则更进一步发展了商鞅的主张,提出“时移而治不易者乱”,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要根据今天的实际来制定政策。他的历史观,为当时统治者的改革提供了理论根据。
废先王之教。
——《韩非子·问田》
以法为教。
——《韩非子·五蠹》
韩非子在《外储说左上》里讲了一个故事:宋国有个读人,看了一本古书,书上说:反复约束自己。读书人没有研究透这部书,就用重迭的带子把自己束缚起来。别人问:为什么这样做?他回答说:“书上是这样说的,当然要这样做。”这个故事说明:读书治学,不能望文生义。韩非子用这个故事讽刺那些对先王的言论并没有真正读懂,却夸夸其谈、自以为是的人,以及因循守旧的法古人士,他主张用创新精神来顺应时势的发展。
书曰:“绅之束之。”宋人有治者,因重带自绅束也。人曰:“是何也?”对曰:“书言之,固然。”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其实,用革新来改变现状的道理,是一种明智之举。变革是当矛盾不可化解,或是现实情况存在着许多弊端时,必须采取的一种举措。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一直强盛,当现象出现或面对困难压力时,就要采取革新的行为,以适应时势的需要,谋求自己的发展。
企业经营如同治理国家,唯有变者才能生存。除旧推新,创造新的对事业发展有利的方针方略,只有这样,才能使事业有所发展。世上有许多受模仿的人、因循守旧的人,很少有开辟新路的希望,因此在面对困难的局势下,很难有所转机。而思想活跃,敢于创新的人,则到处都会有出路,犹其是在困境中,他们往往能开创出一番崭新的事业。
我讨厌模仿。如果你要成功,你应该朝新的道路前进,不要走被踩烂了的成功之路。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
提起天津狗不理包子可谓家喻户晓,谁到了天津都要去尝尝鲜。“狗不理”包子的发明人是高福顺。1914年,15岁的高福顺来到天津“天地成”包子铺当学徒。他干活儿麻利、勤快,不管是揉面、剁馅,还是擀皮儿、包馅这些活儿,一点就通,一教就会。老板、师傅和一些包子铺的常客都很喜欢这个机灵鬼。
几年以后,在朋友的资助下,高福顺另立门户,自己开了一个包子铺,打出了“狗不理包子”的招牌。当时街上卖的包子大多是白面皮儿猪肉大葱馅儿,每个一两,一个铜子儿买俩,属于“穷人乐”的小吃。他独自寻思:如果自己也经营这种传统包子,肯定竞争不过那些老字号,一定要做出有独特风味的包子。
高福顺出生时家里很穷,因为养不起,刚出生几天就被父亲扔到荒草滩上。第二天父亲后悔了,把他抱回家。因为没有被野狗吃掉,父母觉得这孩子命大福大,给他起名叫高福顺,小名叫“狗不理”。所以,他发明的包子就以他的小名命名。
高福顺首先在选料上下功夫,要求所有的原料都必须是最好的。把当时天津市面上有的几种面粉拿来进行比较,选中了进口美国面粉。猪肉只用百十斤的嫩猪,老母猪肉就是再便宜也不能要。酱油只用“万康”牌的,这种酱油以东北大豆为原料,发酵期长达百天,舔上一点儿满口生香。就连用量很少的酱豆腐也不能凑合,只选用浙江绍兴特产。狗不理包子的面皮儿是半发面的。这样蒸出来的包子雪白透亮,皮薄而有咬劲儿,不会出现塌帮、跑油、掉底的现象。
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
——《管子·正世》
有一次,高福顺上街采购猪肉时,顺便买了些猪骨头,砸碎后熬了一锅骨头汤。全家人围着桌子吃汤泡馍,那骨头汤香味扑鼻好解馋,他边吃边想:厨师烧菜时总爱放点儿高汤,人家烧出来的菜味道就是不一样。我要是拌肉馅时加点儿骨头汤,味道准保错不了。于是他将汤锅放在灶火上继续熬,把它熬成白色的浓汁,冷却成膏后再用它调馅,果然肉馅变得软嫩滑爽,鲜美异常。
包子本是中国百姓多年一贯制的家常食品。高福顺灵机一动,往肉馅里加了骨头汤,再加上别的措施,将它摇身一变,便成为名噪四海的美食狗不理包子。可见,对司空见惯的旧事物进行加工改造,是开发新产品的重要途径。
我们处在一个变革不断、创新频仍的时代,科学技术在飞速发展,企业经营环境处在不断改变之中,国际国内市场了发生着不断的变化,这些都不断地向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应对这一挑战的秘诀就是不断创新、勇于变革,这样才能不断地适应市场,赢得竞争的胜利。
我们面对的世界,不是一个固步自封的世界,而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界,而这种竞争,主要是创造力和创造性的竞争。现实的情形是要么革新、不断创造,要么就是死亡和破产。
不愿用新式疗法的人必见新灾,因为时间正是伟大的改革者。
——培根
固步自封的人总以为成功的经验和作法是经受过实践检验的,可借用、遵循仿照的价值最大,自己另起炉、容易砸锅。这样一来,生机和活力不存在了,走向失败的速度也就更快了。所以,领导者在企业经营上固步自封尤为要不得。在当今激烈竞争的市场上,没有一项产品能永远占据市场,甚至专利也有期限。企业要想持久地占领市场,必须把产品开发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只有产品不断更新换代,才能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市场需求,以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和产品周期不断缩短的趋势,否则,难免会在竞争中败北。
在急剧变化的年代,变是惟一不变的真理。纵观世界万物,无不处在变化之中,时代和社会不断变化更新,人们的消费心理也在不断改变与更新,如果抱着老皇历不放,无论做什么都“以不变更万变”,社会如何发展?生意怎样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