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这该如何是好?”
听完董涣的一番分析,高慎的眼中也满是慌乱之色。
当然,他所惧怕的并非是天子、也不是王潜,而是那一万五千名“北军”以及二十万的民夫。
在过去的时候,高家之所以能够屹立不倒,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以往的朝廷财政不足,每逢羌乱的时候,无论是兵源还是钱粮,几乎都会依仗他们这些地方势力的支持。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朝廷明知地方势力的危害,那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眼下,朝廷居然派出了与地方毫无瓜葛的北军,并自筹了钱粮,明显是不想再依靠他们了。
换句话说,就是他们这些人没用了,朝廷要秋后算账了。
“高家主。”
董涣开口说道:“朝廷的大军,距此尚有些距离,依在下之见,应当立刻通知东羌诸部,使其尽快起兵,并让那些羌人往金城、陇西、武都等地而去!”
“先生的意思是,祸水西引?”
听到董涣的计策,高慎不禁神色一动,立马联想到了盘踞此凉州三郡的南派豪强。
虽然同为关西的地方势力,但这诸多地主豪强之间,却也并非铁板一块,而是有着鲜明的南北之分。
南派势力,主要盘踞于董涣方才提及到的凉州西南三郡。
而北派势力,主要集中在三辅以及凉州的北地、安定、武威等北部郡县,乃是后来迁移至此。
在过去的时候,整个关西,都属于南派的势力范围,但后来光武帝刘秀中兴之后,便派遣了大批关中和关东的官吏到关西任职,并在此扎根落户。
这些来自关中和关东的官员,为了各自后代家族的发展,自然免不了要从南派势力手中争夺相应的资源。
也就是说,如今的北派势力,完全就是从南派势力身上生撕硬扯下来的,两派之间,可谓是矛盾重重。
“不错!”
董涣点了点头,沉声道:“使东羌诸部向西南三郡而去,不仅可以将朝廷大军引走,还能借东羌之手,去削弱那些南派中人的势力,可谓一举两得!”
“好,好办法!”
听完董涣的讲述,高慎顿时连连叫好,当即说道:“多谢先生指点,鄙人这就派人,去通知其他家族,然后通知东羌诸部尽快起兵!”
“高家主切莫高兴太早!”
董涣开口叫住高慎,沉声道:“吾计虽好,但也只能解一时之渴而已,那东羌诸部,决难抵挡段颎及北军的追击,一旦东羌诸部被灭,那么朝廷便会立马调转刀口,对您和其他家族!”
“先生切莫担忧。”
高慎笑着摆了摆手,自信道:“只要朝廷大军能被引走,那我高家定会无恙!”
“哦?”董涣眉头一动,“莫非高家主已有覆灭北军之良策!”
“那是自然,我等的依仗,可不止有东羌诸部,还有北……”
高慎一脸得意的说着,话到最后,突然意识到了什么,赶忙话锋一转,道:“还有北部郡县的诸多家族,我等皆在关西经营数代,名下田亩无数,各自手下、家奴加起来足有数十万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