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老大这样的家庭,原本是村里条件最差的人家,现突然就建起了高墙大院。
不仅那几户见不得别人好的人家会嫉妒眼红,就算一般人家估计都有些别样想法。
“没事的阿爷,不招人嫉者是庸才,你孙女有本事,不怕别人眼红嫉妒。
再说了,就算眼红也只是一时的,等他们慢慢习惯了就只会羡慕。”许靖姚笑了笑。
做人不能太高调不假,可她总不能为了担心别人眼红,再去建栋茅草屋住。
许松石……
他以前怎么不知道他家大孙女……
嗯,这么有魄力?
“阿爷,这些事都交给你了,我让大哥和我一起去镇上找大夫。”
“去吧,安哥儿对镇上熟,让他帮忙找个好大夫回来给你娘治腿。”许松石按下心思,摆了摆手。
许靖姚和许安一起出了家门。
前往镇上的路上,许靖姚问了一句:“大哥,你夫子知道你被霸凌之事吗?”
“知道,就是他让我回家先避几天,说他去处理这件事,如果能处理好,会在参加县学考试前通知我。
如果处理不了,就让我等三年后的机会,千万莫要颓废。
不过我已经恳请夫子不要插手这件事,夫子虽然有秀才功名在身,但周家不是夫子惹得起的人家,我不希望一个好夫子因我而遭受意外。”许安道。
许靖姚……
还真是难得一见的好夫子遇到了有情有义的好学生。
算是某种意义上的双向奔赴。
正胡思乱想间,一道熟悉的声音传来:“大丫头,安哥儿,你们去镇上吧,上车。”
唤他们的是许松槐。
他这辆牛车每天会去两趟镇上,有时拉人,有时载物,拉人一人是一文钱。
“好的三爷爷。”许靖姚也没客气,手放在车辕上微一借力,就跳上去和他坐在一起。
许安则上了后面的车板。
车板上已经坐了五个人和几筐货。
其中三人是村长家的,即村长的妻子,儿媳妇和五岁的小孙女。
另外两个是拿了些鸡蛋和杂货去镇上卖的。
“杨阿奶,吴婶,肖伯娘,三余叔。”许安和车上的人打了声招呼。
“安哥儿,来,这边坐,这位置舒服些。”几人挪了个最舒适的位置朝他招手。
村长的妻子杨氏用看自家孙儿一般的亲昵目光看着他:“安哥儿,你看着瘦了点,用心读书的同时别忘了照顾身体。
你这时候回家是听说你大伯家房子塌了么?”
许安会读书,模样又生得好,加上礼节周全,在许家村是妥妥的别人家的孩子。
鲜有长辈不喜欢他。
许松石家出了徐铁树这么个人憎鬼嫌的败家儿子,在村里的口碑还那么好。
除了他们的为人确实不错,和许安也有莫大的关系。
只要家里有人在私塾上学的,都知道许安功课有多好,多得私塾夫子的喜爱。
村里人都认为许安至少有成为秀才的潜质,说不定比秀才走得更远。
一旦功成名就,以这孩子的品行,全村都会跟着受益。
出于这样的心理,自是要和他的家人打好关系。
“嗯。”许安含糊应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