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仆骨烈阳对自已的认知和别人显然是有偏差的。
他听了父亲的话,先愣了一下,接着欢天喜地的接下了任务:“好的,父王,儿子一定会将这两件事都办理得妥妥当当。”
处理一些流民罢了。
他手握几千兵马,有什么难的。
流民若是听话也就罢了,不听话就杀。
只要杀的人够多,就不愁摆不平他们。
“很好,这是调兵符,我让平竹带你去西郊营,点齐两千人马。
再从府库中调拨十万担粮食给你,明日就出发,不得耽搁。”
仆骨拉朵说着,转身回到书房,从一个书柜的格子抽屉,出拿出一个调兵的令符给他。
待烈阳与文竹一同离开之后,闻讯赶过来的王妃洪氏冲到仆骨拉朵面前:
“王爷,我听说外面发生了大洪灾,你准备让阳儿去赈灾?”
“不错。”仆骨拉朵淡淡扫了她一眼。
“炎炎夏日,大灾之后往往会伴随着瘟疫,你这时候让阳儿去赈灾岂不是想要他的命?”洪氏一脸不可置信的看着他。
活了五十年的洪氏,见识显然非她那草包儿子能比。
“你不总是说烈阳是本王的嫡子,让本王多多给予重用吗?
如今真遇到了事,我第一个就想到了他,你不是应该高兴吗?”仆骨拉朵盯着她。
洪氏差点被气晕过去。
烈阳并不知道母亲的担忧,他点完兵马,在营区歇息了一日。
翌日一早,就带着两千兵马来到府库,将库房关已经点出来的十万担粮食装车,就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王妃洪氏派来的人,一路追到城门口,才将王妃思考了一夜写的信交到他手上。
烈阳接过信,压根就没看,直接往怀里一塞,就带着兵马往灾区去了。
暴雨已经停歇两日,但因之前下的时间太长,很多河流的水位都没有退下去。
路上到处都是泥泞,行动的速度非常缓慢。
加上天气炎热,一天路程下来,人马都十分疲惫
烈阳从一开始的兴致高昂,很快就变得烦躁不耐。
好在他还记得自已在父亲面前立下的军令状。
若敢在这个时候撂挑子,回去绝对没好果子吃。
三日后,烈阳和他的两千兵马来到了巫峡镇。
这个镇子也是受灾点。
只不过灾情不算严重,镇上已经汇聚了七八万灾民。
按理来说,一个不算富裕的小镇,突然汇聚了这么多难民,应该已经寸草不生了。
可巫峡镇的秩序却井井有条。
街道两旁和各处空地上搭起了许多的粥棚。
灾民们也不是一堆一堆的汇聚在一起躺在地上,而是分散在各处忙碌着。
有的在帮着熬粥,有的在帮着清整街道。
“好像是官兵来了,还带了不少粮食,应该是来济灾的吧?”
有眼尖的人看到前面浩浩荡荡过来的官兵,立即扯着嗓子喊了起来。
正在指挥人往各个粥棚前搬粮的少女转头一望,秀挺的眉毛微微挑了挑,抬步朝他们走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