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佑丞刚至乾清宫门口,那身形圆润的来喜公公便满脸堆笑,疾步迎了上来,随后将他引至偏房之中。
“殿下,您且在此稍候片刻,陛下正在清浊,等这事儿一完,便能召见您了。”
来喜公公微微欠身,脸上挂着恭敬又不失亲切的笑容,小声说道。
萧佑丞神色平静,微微颔首。
“不知屋内是哪位大师?”
来喜动作娴熟地提起茶壶,为萧佑丞斟了一杯茶,热气腾腾的茶香瞬间在屋内弥漫开来。“是五台山的法渡大师。”
五台山,萧佑丞沉吟片刻,便陷入了沉思,太子皇兄与母后的牌位都设在了五台山。
“多谢来喜公公告知。”
不多时,屋内的诵经声逐渐微弱,最终缓缓停了下来。紧接着,偏房的门“吱呀”一声被推开,几位身着素色袈裟的和尚鱼贯而出,抬手向屋内做了个请的手势,示意萧佑丞可以进去了。
萧佑丞整了整衣冠,稳步踏入殿内。刚一进门,便撩起衣摆,双膝跪地,恭恭敬敬地行了个大礼,声音清朗而有力:“儿臣参见父皇,愿父皇圣体安康,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来吧。”皇帝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温和地看着眼前这个已褪去稚气,愈发沉稳的儿子,轻轻挥了挥手。
“此番差事办得甚为妥当!朕心大悦,你想要何赏赐,只管开口,朕一概应允。”皇帝端坐在龙椅之上,声音洪亮,透着几分嘉许。
萧佑丞闻听此言,微微躬身,刚要谢恩,却忽地察觉到一道锐利目光直直落在自已身上。
略作犹豫后,抬起头,目光诚恳而坚定地望向高台之上的父皇。
“父皇,若儿臣能有所请,唯愿在启程回颖川城之前,能与母妃见上一面。母妃纵有千般不是,可终究是生育儿臣、含辛茹苦将儿臣养大之人……”
说到此处,萧佑丞的眼眶微微泛红,声音也有些许哽咽。
皇帝坐在高位,威严之气原本扑面而来,此刻听了这番话,神色稍有缓和,冷哼一声道:“朕如今春秋已高,这朝堂内外、军国大事,能倚重的唯有你了。从明日起,你便留在上京,莫要再提回颖川之事。至于你母妃,念在你一片孝心,往后每月许你探视一回,她犯下大错,实在是罪有应得,莫要因她误了前程,你且记住了!”
“儿臣谢父皇恩典!”
皇帝端坐于龙椅之上,冷峻的面容之下,心底悄然泛起一抹暖意。
这两个儿子和皇后一般,心地纯善,品性仁厚,这么多年来,自已费尽心血悉心栽培,如今看来,倒也算没有白费这番苦心。
不过,皇帝转瞬之间眼神又变得凌厉起来,仅有良善可远远不够,想要稳坐江山,关键时刻,还得有果敢决绝的狠劲儿。
想到此处,皇帝微微坐直了身子,看向萧佑丞,缓声道:“你如今也到了谈婚论娶的年纪,你母妃既已无法为你操持这些琐事,朕这个做父皇的,自然得多费些心神。现下上京城里有几家闺秀颇为出众,不论是才情还是样貌,都属上乘。朕已吩咐下去,过些时日,让你姑祖母出面,邀这上京城里适龄的闺秀们入宫赏赏花、聚一聚,届时你也去瞧瞧,从中挑个可心的姑娘。”